沙衣拉古麗·蘇蘭曼
摘 要:我國少數民族大多位于偏遠地區,經濟文化比較落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在少數民族中職教育中,要結合少數民族的文化進行教學。根據少數民族的特殊情況和特點做好教學設計,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少數民族學生全面發展。該文針對少數民族地區,不同層次民族學生中職教育中語文教學的困難,解決策略以及職業語文能力培養方式等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少數民族 中職教育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154-01
我國有56個民族,一些少數民族因為地處偏遠區域,所以中職教育起步比較晚,嚴重影響了少數民族地區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無法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少數民族區域的學生要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素養,增強職業技能,全面發展,才能夠符合市場競爭的需要。
1 少數民族地區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在少數民族地區,很多的少數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和思想,并且根深蒂固,所以在少數民族地區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1.1 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溝通障礙
在很多的少數民族地區,很多少數民族學生都使用民族語言,普通話并沒有普及,即使有部分學生說普通話也不標準,無法用準確的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帶來了巨大的障礙。在中職教學中,不可能以教小學生的方式,從最基礎的漢字教起,而是主要對語文教材中的核心思想,情感態度、社會理解等方面進行教授,語言的障礙嚴重影響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效果。
1.2 思想性格上的差異
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因為有著特殊的文化背景,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響,所以在思想性格上有著不同的特點。部分學生缺少對別人的信任,思想偏激,脾氣暴躁,有些學生無法判斷什么是善意的玩笑,什么是惡意的諷刺。還有很多學生因為與外界接觸少,父母又沒有多少文化,所以思想極其單純,可是受到民族文化影響極其嚴重,這些學生對讀書沒有多少認識,很多人很小就結婚生子,棄學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因此,這些因素在少數民族地區中職語文教學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嚴重的影響了中職語文教學效果。
1.3 教學環境問題
我國少數民族很大一部分都處在偏僻地區,主要是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從而導致當地對教育不是很重視。在一些農村地區,教育經費的投入也不高,學生的學習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就沒有安全的校舍,更是缺少現代化教具,只有簡單的民房和普通的桌椅就構成了一所學校。缺少電腦多媒體教室等必要的設施,這給中職教育語文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2 少數民族地區中職語文教育問題的解決策略
很多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慢,貧窮落后,這是客觀事實,需要社會努力慢慢改變。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深受本民族文化影響,這需要老師逐漸引導,慢慢改變他們偏激的思想,逐漸走上健康的思想道路。面對少數民族地區中職語文教育中的問題,本人有以下建議和策略進行研究。
2.1 充分了解學生,獲取信任
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學生都對陌生人有著非常高的警惕性,并且有恐懼和躲避心里,所以中職語文老師在教學以前要充分的對每個學生進行調查走訪,了解學生的民族背景、家庭情況以及個人信息等。再根據調查結果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發揮自己的專長,在教學中能夠穿插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民族信仰等,拉近與少數民族學生的感情距離,獲得少數民族學生的認可與信任。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不斷培養學生的信心,正視自己的缺點,慢慢改變學生的錯誤思想,與少數民族學生融入一體,共同完成中職語文教學。
2.2 創造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少數民族的學生因為對陌生人恐懼和警惕,所以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思想,也很少與他人合作。所以在課堂上中職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對問題給予充分的時間思考,然后引導學生將自己思考分析的結果表達出來。雖然少數民族的學生經過思考分析的結果可能有偏差,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然后對結果進行修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懂得合作討論分析問題,自主思考,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能夠有效的加強中職語文教育的教學效果。
2.3 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方式
中職語文老師的教學方式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前要深入的了解教材,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合理的制定教學方法。單一的教學方式有局限性,只能適合部分學生,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上,要設計多種教學方式結合,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使學生在課堂中都能有所收獲,共同發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不同情況選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中,面對比較安靜的同學可以選擇使用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學習,這樣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就可以改變學生的性格,又加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只要學生邁出第一步,就要不斷的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
3 少數民族地區中職語文能力的培養
在我國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比較差,學校教學條件落后,如果想提高中職學生語文職業能力,需要對中職學生滿足未來崗位的實際技能進行訓練。首先要加強中職學生的寫作應用能力。在當今社會,文字表達是最基礎最重要的信息交流手段,所以要加強中職學生對寫作應用的掌握。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訓練學生熟練使用書信、通知、總結、求職信等應用文,還要針對專業訓練報告、總結、工作計劃、標書、合同以及調查報告等,保證學生能夠熟練使用未來就業中所需要的應用文。其次就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特殊的環境導致很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不能夠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所以在少數民族地區中職語文教育中,要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的訓練,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為以后走進社會打下堅實的語言表達基礎,促進交際能力的提升。最后要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知識積累比較少,知識面比較窄,缺少開闊的視野,所以在少數民族地區中職語文教育中,要不斷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文化儲備,提高修養,提高欣賞能力,開闊視野。通過語文教學能夠提高學生人文品味,使思想受到熏陶,調動人文情懷,提升審美感悟,加強自身內在修養。
4 結語
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還需要依靠少數民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然后改變少數民族地區的生存環境,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體制。相信中職語文教學能夠轉變少數民族學生的錯誤思想,培養出具有人文精神、民族特色和實用技能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華成.紅瑤地區鄉鎮內教師支教工作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
[2] 傅錦杰.語文教學應著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8).
[3] 徐進杰.中越邊境瑤族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