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朋
提 要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道路交通治理有重要的指導借鑒和推動作用。通過做好頂層設計,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基礎研究和人才保障工作,是實現道路交通治理科學化發展的條件。
關鍵詞 大數據;道路交通;社會治理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治理國家要有現代治理的體制和現代治理的方式。平安中國建設的新要求,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都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大數據思維,加強大數據研究應用,緊扣經濟社會發展,以頑強拼搏、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銳意進取、不進則退的機遇意識和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開拓精神,推動道路交通治理創新,進一步加強和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平安出行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
一、時代背景與發展
大數據是2013年最熱門的詞匯之一。大數據是收集分析巨量數據的能力水平,是人們獲取新認知、創造新價值的源泉,具有數據量巨大,種類繁多,價值密度較低,處理速度快且時效性高等四個特征。大數據技術,是指導我們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審視數據潛在價值,科學分析海量數據,獲得更好的產品、服務或深刻的洞見力,指導決策、推動改革的技術。
IBM執行總裁羅瑞蘭認為“數據將成為一切行業當中決定勝負的根本因素,最終數據將成為人類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薄度A爾街日報》將大數據時代、智能化生產和無線網絡革命稱為引領未來繁榮的三大技術變革。從國內看,國家973計劃已部署相關科研,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將大數據列為研究指導項目。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大數據首次出現,將與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共同引領未來發展。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大數據技術研究較早、基礎較好的主要有:山東省公安廳“警務云計算中心”建設,江蘇省公安廳“警務大數據”工程建設,廣東省深圳市交警部門“六位一體”智能交通體系,浙江省嘉興市公安局智慧警務云建設等。
二、重要作用
公路交通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市場資源配置的主通道。據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數字,我國汽車數量從2004年的2421萬輛增長到2013年的1.37億輛,十年翻了5.7倍,其中31個城市汽車超過百萬輛。2012年,我國貨物運輸總量412億噸,其中公路運輸貨運量為322億噸,到“十二五”末期,預計貨運總量將達455億噸。大數據是引領未來道路交通治理變革,加強道路交通管理,維護良好交通秩序,服務人民群眾的科學工具。
大數據技術是交通管理科學化的重要保障。美國前司法部長珍妮特·雷諾說:“數據和信息是執法工作當中制定戰略和決策的基礎”。大數據技術的基礎是數據,核心是預測掌控未來,主要方法是分析研判內在規律性。大數據強調數據的多樣性和混雜性,不過分強求數據的精確性,善于運用科學方法分析數據的屬性、特征、表現形式、未來發展等方面,在數據相互作用中把握規律、輔助決策、指導實踐。道路交通的人流、物流、車流量、高平峰通行等數據不斷更新,駕駛人、車輛信息、道路交通等數據持續增長,海量的數據是科學決策治理的戰略資源,對于提高管控措施的科學性和針對性,提升道路交通管理科學化水平,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是未來道路交通治理的重要依據和科學保障。
大數據技術是科技強警戰略的內生動力。傳統人海戰術無法適應未來發展,人民警察編制不可能無限增加。做好新時期道路交通治理,要牢固樹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戰斗力的思想,繼續深化科技強警戰略的部署落實,以大數據科學技術研究應用的內生動力,有力推動道路交通治理理念、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公安交警執勤執法的改革創新,不斷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大數據技術是服務群眾工作的重要抓手。隨著信息網絡時代的發展和自媒體技術的應用,截至2014年3月份,全國互聯網用戶已達8. 5億,新浪用戶5.4億,騰訊用戶5.8億,微信、微博等“雙微”平臺和移動終端成為群眾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公安交警部門在運用新媒體加強與群眾溝通聯系,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及時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執法規范化建設方面做了許多有益探索。比如江西交警建立的“雙微”平臺、全省交管服務告知平臺,高速交警執法回訪制,南昌交警“樂行南昌”微信公眾平臺等。做好道路交通治理工作,要在認真做好走訪群眾,交通宣傳等工作基礎上,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媒體平臺及時發布路況信息,開展交通宣傳,收集意見建議,回應群眾訴求,網上業務辦理,創造性地服務人民群眾,保障廣大交通參與者平安出行,著力構建和諧警民關系。
三、實現途徑
新形勢、新變化要求我們必須積極轉變治理理念,科學而謀、適時而動、應勢而為,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寓交通管理于服務中,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整合數據資源,科學預估研判,全力推動道路交通治理的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
(一)要加強頂層設計,實現資源整合
近幾年,一些省、市部署開展了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究應用,積累了寶貴經驗,為未來大數據技術公安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但同時也應看到,這其中還存在著系統不統一,兼容穩定性差,管理較為粗放,工作機制不健全,數據準確性、規范性不強,數據協作共享、研判利用率較低等問題。公安交警部門要全面分析道路交通治理的數據集合,做好經常性整理,加強督導檢查,確保數據的規范準確性。要加強頂層設計,理順體制機制,按照“統一規范、節約高效、服務實戰”的思路,結合本地實際,以數據防控體系建設為載體,制定大數據研究應用規劃方案,建立組織領導工作機制,加強與交通運輸、公路業主、治安、網監、信訪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數據共享、抄送通報、聯席研判等制度,實現數據的資源融合和高效利用。
(二)要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工作發展
公安機關交警部門的主業是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切實做好重特大交通事故預防,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道路的平安和諧暢通。要把大數據的理念、思想、方法融會貫通于道路交通治理的始終,堅持建、研、用一體化發展思路,將大數據技術與公安交管整體工作和具體實際相結合,進一步健全完善大數據運行應用工作機制,推動各項工作更好發展。
1.數據收集機制。做好數據收集是前提也是基礎,要整合視頻監控、緝查布控、流量監測、執法取證等系統數據資源,規范操作流程,爭取社會數據,嚴把收集質量關,科學整理分類,嚴明紀律要求,堅決杜絕虛假不實數據。
2.研判指揮機制。大數據中約有95%為非結構性數據,傳統處理模式無法或充分處理運用。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把各類交通數據及時匯總到云計算平臺,自動識別歸入數據倉,為研判預警決策,科學指揮調度提供參考。例如:北京市研判交通高峰數據,努力創新,在朝陽路試行潮汐車道管控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3.應急處置機制。針對節假日集中出行,重特大事故預防處置,交通肇事逃逸案偵破,重點車輛管理等工作,依托大數據技術,健全完善科學決策和應急處置機制,確保數據分析處理高效,警力快速反應,協同作戰,維護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
4.安全保障機制。要處理好數據使用和安全保障問題,建立內外監督機制,推動大數據法律法規健全完善,建立數據備份和異地災容系統,保護數據安全,制定規章制度,科學設置各崗位職級人員密鑰查詢權限,充分發揮大數據預測參謀作用的同時,嚴格保護群眾數據隱私權。
(三)要重視基礎研究,做強專業隊伍
隨著近十余年來招生就業制度改革和大學擴招,法律、計算機,通信等領域成為熱門專業,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性學科則少有人問津,研究廣度深度和創造性都顯不足。要按照“基礎與應用并重,基礎研究為本”的思路,積極爭取人事編制等部門的支持,有計劃、分步驟招錄一批專業素養好,學術成果突出,有研究發展潛力的數學、統計學、計算機、自動化等專業人才,鼓勵各崗位實踐研究,形成優勢互補的大數據技術科學共同體和年齡科學搭配的人才梯隊,為未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道路交通治理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隊伍保障。
四、結語
總之,世界正急速地進入大數據時代,我們要強化大數據思維,加強大數據頂層設計和研究運用,不斷推動道路交通治理創新,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平安和諧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參考文獻
1 V·M-舍恩伯格,K.庫克耶.大數據時代 M .盛楊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涂子沛.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 M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