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
摘 要: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有著良好的促進效果。文章探討體育教學中運用心理測評法和實驗法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異常干預進行研究,指出體育干預教學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作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 高職學生 心里異常干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b)-0243-01
心理異常干預指的是由于一些難以解決的重大事件的存在或發生,使得人們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造成生活狀況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以及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讓當事人不能從痛苦不安的情緒中掙脫出來。此時,就需要借助心理異常干預的措施來緩解當事人的緊張不安,使他們能夠盡快從困境中掙脫出來。
1 研究目的
由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與復雜,情況極不樂觀,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低、并還伴有很多的不良反應,另外還存在著一定的適應障礙。為此,要求教育界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例如長期開展更多的體育及健康教育等相關課程。這些課程的核心內容是健康,在健康的基礎上進行全方面的素質教育,其中,自主合作學習指的是就某一特定具體的課程所提出的學習模式,并在具體課程中實施具體的思想理念,當然,一定的教學實驗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們將要研究的就是在體育教學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異常干預方法的前提下,細致的研究對學生心理健康、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影響。
2 研究方法和結果
2.1 心理測評法
所謂心理測試法指的是在運用心理測評系統的前提下,心理咨詢師所做的心理測評。其中心理測評指的是一種電腦化的測評工具,這種測評方法的應用領域極為廣泛,不僅包括不同的臨床評估,還包括企業的招聘、求職,以及人才的選擇和培養。該項實驗的研究主體是高職院校的學生,研究內容包括:在制定癥狀自評表、自我效能調查表的基礎上,研究學生的心理狀況。
2.2 實驗法
教學中的實驗法具體指的是,在一定科學假設為前提的基礎上,使用科學實驗的原理和方法來控制教育條件的一種方式方法。在首先確定了實驗對象(一個42人的實驗班,一個42人的對照班)的前提下,實驗步驟還包括:問卷測試(癥狀自評表、自我效能調查表的填寫)、教學干預(實驗前進行各項測試,試驗時保持各條件環境一致,試驗后對心理測試條件進行評價和反饋)。在完成任務上,相對于實驗班的共同承擔,對照班是只為自己負責即可。在社交技能上,相對于實驗班的重視訓練社交技能、團體技能,而對照班則是完全忽視社交技能。
2.3 研究結果
通過對以上調查研究所得的數據的研究,我們發現實驗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及完善,并且在解決問題和尋求幫助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轉變,另外,在改善學生焦慮狀態、提高自我效能方面也有著不小的成效。然而,對照組的學生在實驗前后的調查中卻沒有很大的區別。
3 有效體育教學對學生產生的心理作用
就高職中的體育教學而言,不僅僅與學生的體質增強息息相關,還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和增強。總的來說就是,體育教學有預防、改進的作用。體育活動是一項積極的實踐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并且多樣化的體育教學還能夠減緩學生的心理壓力。然而目前,我國的體育教學還不完善。為此,各高職學校急需為學生創造一個全面、完善的體育教學環境。
3.1 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健康的心理
體育課程大都具有激烈、辛苦、競爭等特點,這些都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意志力以及自立自強的勇敢精神,也就是能夠全面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多種多樣的體育教學可以讓學生從各種煩惱和消極情緒的禁錮中掙脫出來,變得更為積極和活潑,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開朗的心理狀態。
3.2 減輕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消除心理障礙
高職的體育教學實質上指的也就是學生體驗情緒的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學生能夠更為真實的反應出自身的行為和意志。就學生而言,他們在體育活動中能夠減緩自身的緊張情緒、還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自身的一些不良情緒。
3.3 體育鍛煉能夠調控情緒
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都是極為忘我的,他們能夠體會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快樂,那些是不能從生活和學習中體會到的快樂。學生在不同的活動鍛煉中,會不自覺的減輕自身的壓力。其次,通過體育鍛煉還能夠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合作與相互間的競爭,這些都是需要交流的,而交流的越多,對于彼此雙方的理解也就更為透徹,這樣朋友也多了,還鍛煉和增強了自我的溝通適應能力。體育活動還通過對業余生活的豐富來減緩了學生學習生活的壓力。
4 研究與展望
總而言之,通過對高職學生心理異常干預的研究我們發現,體育教育的實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項研究有利于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學模式。由于體育活動的特點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是有好有壞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活動,以便能夠更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體育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一個適當的范圍內進行鍛煉。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的實施直接關系著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要知道人才資源是我國極為寶貴的資源,只有在人才都能夠具備完善良好心理素質的前提下,才能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為此,我們必須全面了解和掌握實際情況,并實施科學有效的措施,來增強和完善學生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 靖橋.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體育教學的干預措施[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11).
[2] 王樂珍.“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干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20).
[3] 王毅.體育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優勢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4] 靖橋,張貴婷.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體育教學的干預措施[J].教育與職業,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