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卉
摘 要:本文通過研究晉商文化的發展歷程,以晉商選人、用人、育人、治人四個方面為切入點,分析了晉商制定出的一套符合商業發展規律的人才培養制度,希望通過這種分析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企業人才培養開發使用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晉商 人才培養 借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c)-0223-01
晉商之所以可以數百年常勝不衰,其精髓就在于組織管理,它不僅效地調節了紛繁復雜的勞資關系,還這有效地解決了人盡其才的問題。在企業的人才培養方面晉商形成了一套嚴格而又靈活的員工選拔、培訓、薪酬、激勵、任免和日常行為管理制度,能夠知人善用任人唯賢。晉商在用人制度方面所提出一個結論,就是“得人者昌,政界固然商界何不然”。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晉商對人才的重視程度。晉商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商業精神很值得我們去探索,對我們社會企業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本文通過剖析晉商選人、用人、育人、治人四方面的文化理念,希望通過這種分析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企業人才培養開發使用提供有益的借鑒。
1 選人
為了商號的發展壯大以及保持長時間興盛不衰,晉商非常注重人才的吸納和培養。他們不僅在挑選商號的掌柜時很嚴格,而且在對店鋪的員工和學徒的選用也是一絲不茍,慎之又慎。商號里的員工大多是從學徒做起。晉商選擇員工,規定很嚴,在年齡、身高、儀表等方面都有要求。例如,學徒的年齡必須在15至20歲左右,身高務必165厘米左右,五官端正,儀態大方,品質要高尚,有清白家世,擅長珠算,精通楷書,要懂禮貌,能吃苦,不怕出遠門等。有些商號招員工很苛刻,非本縣本土的人不要。僅有這些條件還不行,學徒要進入商號還必須有親朋擔保,并通過一番考核。考核內容一般是由商號經理當面測試,包括智力、文化等。這些流程結束以后,通過考核的人,就會在黃道吉日“進號”。晉商把對員工的培養和教育,看做是關系自身生存發展的大事。
2 用人
晉商經過對員工的選拔和培訓,使得員工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員工的主動性、責任感、歸屬感、忠心和道德覺悟等,都是在用人的過程中深化鞏固的。晉商在用人方面遵循“不徇情,不蔽賢、不遺久,敦古道也”的原則。晉商深知唯才是舉、適得其才、任人唯賢、避親不避仇的道理。如何用人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也是企業高層管理者的基本職能之一。晉商也深知其中的道理,他們的用人原則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掌柜則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行為準則來回報東家。雙方經過有限的管理、果斷的授權、良好的雙向溝通、充分的信任和重視等手段使商號實現了長遠性、整體性、全面性和戰略性的高度統一。晉商十分重視用人,而一旦選準了誰,就給其絕對發揮經營自主權。因為他們都清楚一個道理:自己所有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他們不僅要把自覺的能量發揮出來,而且還要讓他最大限度的發揮能量,這就是最大限度地給他自主自由。如《喬家大院》中的喬致庸在遭到朝廷圈禁后,不僅平時不去商號,而且賬期末有時也不去號里,只是讓掌柜拿著賬本去喬家堡的喬家深宅大院里來匯報經營情況,喬致庸只是聽聽而已。正是因為晉商的放權和信賴才使得他們比其他商人利潤豐厚,在取利和放手之間,成為一種響應,即:放權越多獲利越大。
3 育人
在育才這方面,商家有著智力投資,開辦商業職業教育的傳統。晉商的商號對員工的培訓,通常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職業道德方面的訓練,二是業務技能方面的訓練。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除了重心意、除虛偽、節情欲、敦品行、貴忠誠,還有鄙利己、奉博愛、薄嫉恨、幸辛苦、戒奢華等。有的商號,還特地把學徒派往繁華的商埠去參觀學習,實地考察其品行。業務技能訓練,主要內容包括珠算、習字、抄錄、寫信、記賬等,除此之外,還要學習蒙、滿、俄等語言,熟悉商品的性能,收集銀兩的成色等。山西至今化流傳著這樣的習商諺語:“十年寒窗靠狀元,十年學商倍加難;忙時心不亂,閑時心不散”;“快在柜前,忙在柜后;任由站相,貨有擺樣”。由此可見,當晉商的學徒是不容易的。晉商的許多著名的商號能夠保持數百年不倒,就是仰仗學徒制培養出的優秀人才,幫他們打天下,保天下。“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每一代都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使晉商商號保持良好的經營勢頭。所以,晉商商幫能夠維持數百年的輝煌,其學徒培訓制,實在是功不可沒。
4 治人
治人就是企業通過各種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對員工進行規范和約束。
首先,晉商商號由一套嚴格的商號制度和行會紀律,來約束員工言行。如商號處理各封號與總號之間的關系,業務經營原則、對員工的具體要求等,不論掌柜、伙計、學徒必須遵守。這是通過制度來規范約束人的,屬于內部約束。晉商商號的所有業務管理、員工待遇和經營紀律等方面的制度,都是由號規來確定的。商號的經營管理規章,俗稱“號規”。商號的號規,一般是以票號的名義制定的,也有的是以東家和大掌柜的名義聯合制定的。從內容上看,商號號規由一系列的措施和相應的管理對策和商號內人員嚴格的管理和工作紀律這兩部分組成。
其次,地處中國內陸的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里民風淳樸,尊禮尚儒。晉商在經營中更是激勵推崇“利以義制,名以清修”的“誠信義利”倫理道德。在長期的經商實踐中,晉商遵循誠信為本,反對坑蒙拐騙、缺斤短兩等商業欺詐行為,堅持童叟無欺,公平交易。在晉商業務發達之時,獲利自是十分豐厚。但晉商都普遍重視自律和節儉,力戒驕奢之氣。這對于創業者來說是容易做到的,但他們對后輩的教育也特別強調這些方面。對于傳統的勤儉持家,吃苦耐勞等都給予十分的重視。所有這一切,對于晉商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持續地轉達是十分有益的。
當今社會,人才培養己進入大眾時代,企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發展,而是傾向于追求高素質人才以提高企業文化,在教育制度大改革,企業激烈競爭,經濟高速跨越發展的今天,企業更愿意使用現成的人才而不注重培養現有資源;學校培養人才更注重理論的探索,而遠離了社會企業的需求,這之間產生了許多矛盾,造成了部分企業無人可用,而數量可觀的大學生就業困難,這個問題已經成為現在中國的一個社會問題,如果不合理解決甚至會影響到國家和社會的安定和諧,怎么才能讓人才體現更高的實用性和實效性,完成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節約教育與企業成本,形成一種“互惠互利”模式,通過深入研究晉商的人才培養模式,將會給當代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與培養方面帶來更多變革性的啟發。
參考文獻
[1] 喬昕.明清時期晉商處理勞資關系的兩大特征[J].工會論壇,2012,18(4):22-24.
[2] 郭立彬.晉商文化及其對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啟示[J].江蘇商論,2011(11):45-46.
[3] 王福蘭,劉榮明.論明清之際晉商的人格特征[J].經濟師,2010(1):209-210.
[4] 丁麗芳,劉建軍.晉商票號人力資源管理特色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2(2):72-74.
[5] 李春風.晉商的人才觀[J].晉中學院學報,2009,26(4):24-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