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不僅是培養青少年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重要場所,更是思想教育的主陣地。本文從強調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在分析當前中職學校音樂教育的現狀,提出了今后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音樂教育;學生;素質
中等職業學校不僅是培養青少年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重要場所,更是思想教育的主陣地。我國已經開始向素質教育邁步,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通過聽覺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以及社會生活,使學生具有對音樂美的感受、表現能力和初步的鑒賞、創造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教育作為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手段,是美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戰略任務中,會發揮其特殊的功能。
1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1.1 音樂教育是向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工具
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被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先學做人后學藝”的育人理念被廣泛滲透于教育教學活動中。目前,中職學校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音樂素養欣賞水平差,嚴重的音樂素養缺失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是很不利的。我們在進行音樂教育時,如通過學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曲,讓學生從中體會到雷鋒精神的可貴,我們作為當代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學雷鋒就是要學習他堅定的政治立場,結合時代特點、學生特點,用體現真、善、美的雷鋒精神凈化學生心靈,抵制歪風;用雷鋒艱苦樸素的精神改變學生的互相攀比心理和行為等。從而通過音樂教學來引導和教育學生開展文明班集體的創建,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道德境界,升華精神、情操,在校園形成道德高尚,文明誠信的良好氛圍。
1.2 音樂教育是向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疏導工具
職業學校的學生相對文化基礎較差,性格比較叛逆。對美的感知更為敏銳且更容易走向偏鋒。而音樂作為一門情感美學藝術,可以在音樂的教學實踐和體驗中,通過音樂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作用于人的意識,以情感規范學生道德與紀律等方面的教育,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音樂教師是美化青少年靈魂的工程師。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音樂教育需要情感的投入,需要音樂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它的可感知性是其他美育教育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同時,它還會起到輔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因此,音樂教育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2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現狀
2.1 教育觀念的偏差
在“應試教育”的大潮中,不僅普通高中的音樂教學得不到重視,在重視技能教育的職業學校里,音樂教育也是可有可無。這主要與長期形成的教育教學觀念有關,由于對音樂教學的不重視,音樂課形同虛設,從而造成學生在文化素質和精神文明方面教育的缺失。
2.2 教學設施的缺乏
由于對音樂教育的不重視,學校的音樂教學設施極不完備,沒有專用的音樂教室,沒有教學所需要的音樂器材,沒有訂閱與音樂教育相關的教育類雜志。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音樂教學工作,其教學效果是不難想象的。俗話說“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音樂器材的缺乏成為困擾當前職業學校音樂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
2.3 教學方法呆板
目前的音樂教學,教學方法單一,不關心學生課外的音樂需求,不重視豐富多彩的社會音樂生活。學生接觸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不是真正完整的音樂,導致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的喪失。所以,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但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這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單一有很大關系。
2.4 課外活動的缺失
當前,在學校的音樂教學中,缺少必要可行的音樂活動。實踐出真知,就算有了真知,也還需要再實踐,以深化和豐富知識技能。由于上述因素的影響,課外音樂活動無法開展,學生們所處的校園里,音樂的教育性、審美性、娛樂性不見了,音樂教學的現狀令人擔憂。
3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發展方向
3.1 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學改革的基礎。21世紀被稱為“創新教育”的世紀,世界各國都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積極推進創新教育。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同樣需要具有創新素質的音樂教師。音樂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拓寬學術視野,開展藝術與其他專業的跨學科研究。
3.2 編寫具有地方特色教學內容的教材
開發音樂校本課程,挖掘地方、學校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是音樂教學改革和發展的趨勢。學校應根據當地的環境、資源條件以及本校的師資情況等教育教學實際,采用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等方式,實施各種活動。如何開發音樂校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應該共同探討的問題,音樂教師可以利用節假日帶領學生深入農村、社區進行民間鄉土音樂的搜集和整理,組織學校各種有特長的團體隊伍深入街頭、社區進行文藝演出,為學生搭起社會大舞臺,讓他們一展自己的風采,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并發揮出良好的社會效應。
3.3 教學方法多樣化
教師要依據教學的目標和任務、教學的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師本身的條件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以音樂感受、情感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感受鑒賞音樂美、情感體驗外化等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通過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形成與完善音樂技能技巧和發展音樂表現力的方法等,做到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實效。
3.4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音樂社團活動
融音樂教育于學校的常規工作細節之中,可以打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音樂教育的普及。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藝術氛圍,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能夠使青年學生的思想、情感、情緒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融音樂教育于各種課外社團活動之中,可以拓展音樂教育的空間。應積極鼓勵成立各種音樂社團發展,定期在校園內開展演出活動,并積極參加社會上的文藝會演及各種文藝活動,讓學生成為文藝活動的主人。學生在文藝活動中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健康的文化心理,并在實踐中成為傳播“真、善、美”的使者。通過組織排練、舉行演出和參賽等一系列文藝活動,不但使學生的藝術水平有所提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修養,加強集體觀念及個人協調能力,為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供良好的途徑和平臺。
4 結語
加強音樂教育,不僅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認真分析、總結、探索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教學特點和發展規律,推動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應成為中職學校教育工作者當前或今后一段時間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 曹理,李樸珉.中學音樂教育[M].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
[2] 步根海,徐虹.音樂的力量[M].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3] 馬達.20世紀中國學校音樂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賀德高(1975—),男,中專講師,從事音樂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