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 要:研究生通識教育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必須從意識思想、部門建立、制度建立、具體活動和課程的開展以及相關輔助設施等各方面結合起來,循序漸進,達到通識教育最終的目的,而不是流于形式。
關鍵詞:通識教育 研究生會 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a)-0153-01
要構建研究生的通識教育體系,就要解決研究生通識教育所面臨的問題。首先要轉變觀念,真正重視研究生的通識教育,同時必須把教育中心思想推及所有的課程制定、校園規劃,并選擇關于在所有環境中促進學生成長的一整套人格教育學理論—— 包括職業教育、智力發展、情緒引導和創意開發。
1 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和途徑
1.1 以文化素質講座和課程為載體,開設短期素質教育課程
可借鑒本科生假期期間小學期的做法,開設一些與當代生活有關的課程,涉及哲學社會科學、人文地理、自然科學與技術、美學藝術等方面,如當代藝術、現代科學基礎、電影文化、社會心理學、西方哲學與文化、營養與健康等課程,課程形式也可以是新穎的,如藝術可以通過研究沙拉盤、墨汁瓶、門鎖把的設計等而被教授。這些課程假定對當現實情況的學習,能更好地為學生的生活作準備;并且假定如果教授得當的話,它們完全可以擁有跟那些基于研究跟生活毫無聯系的問題和材料的傳統學科一樣的學術氣質。
打破以往的學科界限,以前瞻的視野完善學子們的知識結構,邀請來自理學、工學、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的知名教授就其研究領域的前沿知識與學生展開交流互動。他們結合自己的學術研究經驗分別從學科架構、學術素養、學科前瞻和學科應用研究等方面,解讀學科奧妙,分享研究心得,提升研究生科學精神與學科素養,為同學們從事學術研究和職業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促進創新型研究人才的培養和創新性研究成果的產出。
1.2 實施名著閱讀工程,建立閱讀指導和考核制度,強化研究生人文底蘊和科學素養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泵狙凶x,是獲取知識汲取人生智慧的最便捷途徑,作為讀者,我們只需沉下心,便可窺得作者一生的感悟與智慧。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不應當僅局限于專業學科知識的積累,還應當重視涉獵人文、自然和社會多領域的知識以提高個人修養,拓寬視野。名志研讀在研究生范圍內展開,可以充分發揮出研究生專業背景不同、地域特色鮮明的優勢,鼓勵學生與教師相互分享相互學習。
應充分利用圖書館、心理健康咨詢室、科學以及數學實驗室,文學藝術工作室以及素質拓展中心等,這些設施應該要被用來應對進一步引導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成年人的需要,使研究生在美學和審美、文化和信仰、經驗推理、倫理學自然科學等各方面的了解更為系統。圖書館可開展開放式系列講座,創辦形式較為固定的圖書館通識教育班,邀請知名學者來館做“通才導師”,積極開展書評活動。
1.3 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結合,提升研究生綜合素質能力
校園文化活動在培養研究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素質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創新活動形式,將研究生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結合,舉辦有專業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具體而言,就是研究生校園文化活動的舉辦要區別于本科生,需要堅持以研究生為本,活動的方向、主題、形式以及規模等都需要根據當前研究生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來定,要開展一些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校園文化活動。比如開展學術性活動,是有別于本科生校園活動的一個重要特點。一方面可以聘請前沿的專家學者到校講授課程,或者舉辦專家學者講座、學術論壇、讀書報告等活動,提供學術交流的平臺,拓寬視野,提高研究生學術興趣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設立研究生科研活動創新基金,??顚S茫剟顚W生科學創新,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
研究生中開展的通識教育,應該強調導師素養及其對學生的引導,注重文化的傳承和良好人格的塑造。在平時的交流和溝通中,幫助學生對現實保持開放、關注的態度,體察到社會的需求并富有創意和熱誠地發展相應的技能,樂于經歷一切。
2 結合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構建有效的通識教育評估體系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對研究生進行綜合素質測評是一項必要的管理環節,也是調動研究生學習科研積極性、提高人才綜合素質的一種有效方法。構建有效的通識教育評估體系,可以結合研究生綜合素質測評,將研究生通識教育效果分為五個模塊來評估:哲學社會科學素養、人文素養、自然科學與技術素養、美學藝術素養、實踐能力素養。為了保證活動的質量,可以按五個模塊成立審核專家組,進行課程分類審核,審議的主要依據:一是活動的目標應符合研究生的培養目標,體現學科交叉,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高;二是活動內容體系具有一定的系統性,相對比較成熟,符合通識教育活動類型設置要求;三是活動所面向的學生應具有必要的基礎知識;四是活動的指導教師應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
與此同時,還要對研究生通識教育活動方案制訂、實施和結果進行評價,著重對活動目標的可行性、計劃的合理性、實踐設計的科學性、活動內容的適應性、活動組織和實施的嚴密性、活動效果的滿意度等進行全面、細致的考查,從而發現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做出相應的改進,保障研究生通識教育的目標和理想的實現。
3 充分發揮研究生會在研究生通識教育中的主導功能,加強研究生“三自教育”
研究生會是研究生的最廣泛的群眾性組織,以服務廣大研究生為根本宗旨,全面及時地反映全校研究生的呼聲,代表的是全體研究生的權益和意見。本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三自”教育方針,研究生會在推進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學術、體育、文化、心理素質的培養,推進面向廣大研究生同學的科技、生活、信息等各方面服務的發展,在高校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人才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研究生干部是研究生會各項工作開展的最為重要的執行者和最為有效的實施者,是研究生會各級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會成員大多是各年級比較優秀的研究生,他們思想上進,綜合素質高,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和較高的工作熱情;他們就像一面旗幟,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借助研究生會的宣傳導向作用,在廣大研究生中開展通識教育活動,能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有效地開展通識教育活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陳聞.碩士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
[2] 陳媛.我國通識教育的理論誤區[J].復旦教育論壇,2003(6).
[3] 黃俊杰.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 黃錦坤.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