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以循環經濟理論和工業生態學為基礎,通過模仿自然界生態系統,在企業間搭建產業鏈,形成物質與能量的閉路循環流動,從而實現廢物零排放,其本質是一個企業共生系統。對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綜合評價可以為我國生態工業園區的規劃設計和決策管理提供新的理論和評價方法,并為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提供分析工具和理論支持。
關鍵詞: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模型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6-0088-02
園區,是政府或企業為實現一定的發展目標在空間上拓展的新型經濟主體,是微觀尺度的區域經濟的現代形式,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地域綜合體。園區有很多類型,其中工業園區是園區的重要發展形態,在多數情況下,園區都特指工業園區。循環經濟其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因此,工業園區與循環經濟結合后,稱之為“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按照園區不同的發展模式可以把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劃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具有明顯企業集聚特征的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這種園區以聯合企業型為典型形式,該園區通常以某一大型的企業為主體,圍繞大型企業所從事的核心企業構造循環經濟系統。二是具有行業特點的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三是具有區域特點的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這類園區一般存在多個行業,企業間的共生關系更加多樣化。
當前,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正成為世界各國工業園區發展的主流,引起了政府部門和學者的廣泛關注和重視。隨著對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研究深入,人們迫切需要尋找一條推進園區發展的重要途徑。開展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評價研究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能夠深化工業生態學的認識,豐富循環經濟理論,拓展評價理論和方法;與此同時,有利于傳統工業園區的升級改造,有利于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有利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一、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理論基礎
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理論基礎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生態工業園區相關理論,包括可持續發展理論、工業生態學、循環經濟學、生態經濟學、景觀生態學等;二是綜合評價相關理論,包括指標數據預處理、指標篩選、指標權重確定、評價模型構建和評價結果分析等理論和方法。
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研究有三大理論基石,即可持續發展理論、工業生態學和循環經濟學。三者一脈相承,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可持續發展理論是工業生態學和循環經濟學的基礎,工業生態學和循環經濟學是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發展和延伸。循環經濟學和工業生態學聯系十分緊密,循環經濟學的許多研究方法都是從工業生態學中借鑒和移植過來的。
關于綜合評價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另一類是對綜合評價方法的研究。后者是評價研究領域中最為重要且極具前景的研究方向。綜合評價面臨的常常是復雜系統,正確評價難度甚大,在評價方法方面有許多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尚待解決,除了綜合評價的指標篩選,綜合評價還涉及指標的標準化、指標權重的確定及綜合評價模型三個主要環節。
二、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是為了較全面衡量園區的經濟效益水平、資源和能源使用效率、生態環境效益和循環經濟特征,建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及資源的有機聯系。根據前述的指標體系設計原則,這里將評價指標體系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3個等級。其中,目標層綜合反映循環經濟的發展能力,代表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總體運行情況和效果;準則層分為相互聯系的四個方面,即園區經濟效益與發展、生態效益與控制、物質減量與循環、園區管理與能力;指標層用來表述準則層的具體變量,對其狀態的數量、強度等進行度量。
這里采用頻度統計法、理論分析法來確定所選擇的指標,再進一步咨詢有關專家意見,對指標進行綜合調整,最后綜合考慮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獨立性以及數據的可得性等等,確定所選擇的指標,共設計基本指標33項。
把上面各種方法結合起來,根據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確定了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
三、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模型與方法
評價模型離不開評價方法。評價方法是指將多個評價指標值“合成”為一個整體性的綜合評價值的方法。評價方法是體現評價對象特征的工具,是實現評價目的手段。評價方法與評價對象特性是否吻合,直接影響評價結果,不同評價方法會導致不同評價結果。因此,評價方法的選擇在評價模型的構建中十分重要。
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是一個物質循環、能量梯次利用、追求資源最優利用的工業共生體。從綜合評價角度分析,該園區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結構的復雜性。園區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由水資源、能源、物質等多個子系統組成,系統規模龐大;系統內外部關系多而且錯綜復雜,具有非線性結構。評價涉及的變量較多,數據采集工作量較大、難度較高。二是概念的模糊性。園區處于復雜的社會經濟系統環境之中,涉及政治、經濟、生態、技術、社會等諸多因素。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人們對其認識不盡相同。因此,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概念具有模糊性,園區的特征難以量化,需要采用一些定性指標來表示。三是要素的相關性。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園區具有橫向耦合、縱向閉合、區域整合、結構柔性的特征。因此,在設計評價模型時,需要考慮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性。鑒于上述情況,選擇合適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來構建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模型是十分重要的。經過比選,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模型,進而構建的總評價模型。
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構建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發展狀況綜合評價指標體系。endprint
第二步:收集現場數據為各評價指標附值并進行標準化處理。
第三步:采用主分量分析法,計算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經濟效益與發展指數、生態效益與控制指數、物質減量與循環指數和園區管理與能力指數的水平值,利用熵技術修正AHP法獲得的評估權系數,然后用加權求值法得出園區發展狀態的水平值。
第四步:根據計算結果,進一步評價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狀態,提出發展策略。
主成分分析法屬于多元統計分析中處理降維問題的統計評價方法。它利用多個變量之間存在著相關性,設計將原來的變量重新線性組成若干互不相關的綜合指標來代替原來的變量,并盡可能提取原來變量的信息來解釋原有變量的協方差結構。主成分分析的工作對象是一張樣本點乘以變量指標的數據表,目的就是在保證信息損失量最小的前提下,盡可能提取問題的主要方面,從而對多變量數據進行最佳綜合簡化。
主成分分析法特點是評價對象各變量包含的信息量是參差不齊的,變量與變量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相關性。主成分分析是對提取變量共性,利用降維分析技術,將多維變量系統轉變為一個低緯變量系統。其缺點是:要求變量間具有線性關系,否則所作的分析及結論會失去意義;樣本量較小,也會影響分析的準確性。
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計算步驟如下:
(1)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2)計算標準化數據矩陣X的協方差矩陣V,這時V又是X的相關系數;
(3)求V的前m個特征值
(4)求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
第i主成分的貢獻率為:
表明第i個主成分綜合
累計貢獻率為:
(5)求主成分
(6)評價排序
評價綜合值
參考文獻:
[1] 陳文暉,馬瑛.生態工業園區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探討[J].中國工程咨詢,2008,(10):11-14.
[2] 夏青,梁鈺.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環境狀況評價與調控[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7,(10):70-77.
[3] 李勝.循環經濟園實證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4] 雷明.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0.
[5] 夏青.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1):155-159.
[責任編輯 王 莉]
第二步:收集現場數據為各評價指標附值并進行標準化處理。
第三步:采用主分量分析法,計算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經濟效益與發展指數、生態效益與控制指數、物質減量與循環指數和園區管理與能力指數的水平值,利用熵技術修正AHP法獲得的評估權系數,然后用加權求值法得出園區發展狀態的水平值。
第四步:根據計算結果,進一步評價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狀態,提出發展策略。
主成分分析法屬于多元統計分析中處理降維問題的統計評價方法。它利用多個變量之間存在著相關性,設計將原來的變量重新線性組成若干互不相關的綜合指標來代替原來的變量,并盡可能提取原來變量的信息來解釋原有變量的協方差結構。主成分分析的工作對象是一張樣本點乘以變量指標的數據表,目的就是在保證信息損失量最小的前提下,盡可能提取問題的主要方面,從而對多變量數據進行最佳綜合簡化。
主成分分析法特點是評價對象各變量包含的信息量是參差不齊的,變量與變量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相關性。主成分分析是對提取變量共性,利用降維分析技術,將多維變量系統轉變為一個低緯變量系統。其缺點是:要求變量間具有線性關系,否則所作的分析及結論會失去意義;樣本量較小,也會影響分析的準確性。
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計算步驟如下:
(1)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2)計算標準化數據矩陣X的協方差矩陣V,這時V又是X的相關系數;
(3)求V的前m個特征值
(4)求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
第i主成分的貢獻率為:
表明第i個主成分綜合
累計貢獻率為:
(5)求主成分
(6)評價排序
評價綜合值
參考文獻:
[1] 陳文暉,馬瑛.生態工業園區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探討[J].中國工程咨詢,2008,(10):11-14.
[2] 夏青,梁鈺.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環境狀況評價與調控[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7,(10):70-77.
[3] 李勝.循環經濟園實證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4] 雷明.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0.
[5] 夏青.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1):155-159.
[責任編輯 王 莉]
第二步:收集現場數據為各評價指標附值并進行標準化處理。
第三步:采用主分量分析法,計算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經濟效益與發展指數、生態效益與控制指數、物質減量與循環指數和園區管理與能力指數的水平值,利用熵技術修正AHP法獲得的評估權系數,然后用加權求值法得出園區發展狀態的水平值。
第四步:根據計算結果,進一步評價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狀態,提出發展策略。
主成分分析法屬于多元統計分析中處理降維問題的統計評價方法。它利用多個變量之間存在著相關性,設計將原來的變量重新線性組成若干互不相關的綜合指標來代替原來的變量,并盡可能提取原來變量的信息來解釋原有變量的協方差結構。主成分分析的工作對象是一張樣本點乘以變量指標的數據表,目的就是在保證信息損失量最小的前提下,盡可能提取問題的主要方面,從而對多變量數據進行最佳綜合簡化。
主成分分析法特點是評價對象各變量包含的信息量是參差不齊的,變量與變量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相關性。主成分分析是對提取變量共性,利用降維分析技術,將多維變量系統轉變為一個低緯變量系統。其缺點是:要求變量間具有線性關系,否則所作的分析及結論會失去意義;樣本量較小,也會影響分析的準確性。
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計算步驟如下:
(1)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2)計算標準化數據矩陣X的協方差矩陣V,這時V又是X的相關系數;
(3)求V的前m個特征值
(4)求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
第i主成分的貢獻率為:
表明第i個主成分綜合
累計貢獻率為:
(5)求主成分
(6)評價排序
評價綜合值
參考文獻:
[1] 陳文暉,馬瑛.生態工業園區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探討[J].中國工程咨詢,2008,(10):11-14.
[2] 夏青,梁鈺.煤炭資源型城市生態環境狀況評價與調控[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7,(10):70-77.
[3] 李勝.循環經濟園實證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4] 雷明.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0.
[5] 夏青.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1):155-159.
[責任編輯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