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家亮
摘 要:大學語文作為一門在高校普遍開設的課程,近些年來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并出現了許多專門研究大學語文教學的論文論著。總體來說,大學語文教學研究需要從大學語文的課程地位、學習態度、教師素質、教材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指出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進步、創新之處以及不足之處,為大學語文教學指明方向。
關鍵詞:大學語文 教學 方向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133-01
大學語文作為高等院校的一門課程,是母語基礎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卻長久以來被邊緣化,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準確的定位,教師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近些年在國家教育部的大力提倡和有識之士的呼吁下,大學語文開始被重新重視起來,很多人對大學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批評和建議;隨著近幾年研究的深入,對大學語文教學研究形成了幾個主要的方向。
1 對大學語文價值定位的研究
對于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來說,如何定位大學語文價值,是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長久以來,大學語文被認為是高等教育中不甚重要的一部分,被很多人忽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認識到大學語文的學科性質、作用,沒有對大學語文做出準確的價值定論,因而,大學語文的價值定位成為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中的重點方向。
大學語文教學最基本的作用是加強學生的母語基礎教育,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書寫能力。通過對優秀文本的閱讀、欣賞和學習,培養學生對漢語的感悟、外化和綜合運用能力。但是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大學語文教學的價值還在于有更深層次的審美價值和人文價值。學生在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時,領悟到其中的語言藝術之美、人性人情之美、自然風光之美,感受到文學作品中帶來的精神震撼和對生活、生命的再認識,與此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開闊視野。因此,大學語文教學擔負著民族語言文字的學習,承載著優秀文化精神的傳播,是學生認知世界的一個窗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總之,大學語文價值定位的研究是不應被忽略的。
2 對大學語文教師素質的研究
在大學語文教學的環節中,教師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在大學語文教學研究過程中,對教師素質的研究經常成為一個熱點。從現今的教學實踐來看,由于對大學語文教學的不夠重視,教師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
在高校中,一般把大學語文作為一門公共課,缺乏有效的管理。有些高校的大學語文課程由一些非專業教師擔任,這無疑降低了教學水平和課程深度,使得這門課程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和意義。有些則是請文學院的各科教師擔任,但是這些教師往往攻讀某一方面,擅長精深的學術研究,所以對于要求綜合素質的大學語文教學來說,顯得并不恰當。
大學語文教學需要的是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師。首先,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寬廣的知識面,能夠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各個知識層面引領學生;然后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不僅能以豐富的學識吸引學生,還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穩重而不失活潑的口頭表達能力等等;最后,作為一名大學語文教師,還應該具有創新思維,時刻關注本學科的發展動向,積極運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推進大學語文的學科建設和改革,這樣,教師本人和大學語文學科才能共同成長。
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素質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校不夠重視。作為校方,應該設置專門的教研機構,提高教師的待遇,鼓勵和推進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大學語文教師的素質,提高大學語文教學的水平。
3 對大學語文教材內容的研究
大學語文應該用什么教材,具體教學內容是什么,成為近幾年教學和教材內容和改革的爭論焦點,也是大學語文教學研究的焦點。一直以來,大學語文教材內容大多是選取古今中外具有極大影響的文學作品,并對此進行分析和欣賞,很顯然,這種教材內容存在很大問題。
第一,教材內容選編存在比較嚴重的傾向性,很多教材選取了大量的文言文,對于現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則取之甚少。當然,這也是為了傳承民族文化的需要,但也從另一個方面束縛了學生的思想,無法開闊眼界;第二,在教材課程內容安排上,閱讀和和欣賞占了絕大部分,很少有實際的文字語言訓練和獨立的思考練習,這使得學生缺乏實踐訓練,無法真正提高語言文字水平,與實際生活脫節。
不過,現在很多人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大學語文的教材也呈現出多樣化的風格:一方面繼續堅持大學語文教材傳播知識,美德育人的傳統;一方面也注意和現實相結合,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盡可能與日常生活和工作聯系起來,反映濃郁的時代特征;另外,在教材的編排上,努力以提高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水平和增加學生的積極性為目的。
4 對大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研究
在大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方向中,對大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研究可以說是最貼近實踐的。大學語文教學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實現優秀文化和道德的傳播,在各種教學方法的實踐中完善大學語文教學的研究,是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大多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的興趣難以激發,而老師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于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成為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就是要反對那種老師講、學生聽式的教學方法,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盡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這也需要教師借助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將教學的趣味性和學術性有機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那種介紹文本寫作背景、分析語句、提煉中心思想式的中學語文教學方法應該摒棄,在大學語文教育階段,要允許學生有多種思維,多種見解;教師應該有所取舍,將精講和泛讀相互補充,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多種能力素質。
綜上所述,隨著大學語文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其研究方向開始走向多樣化和專業化,我們應該與時俱進,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結合大學語文教學的規律和特點,探究我國大學語文研究的方向和重點,提高大學語文研究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任美衡.當前大學語文教學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4).
[2] 石柏勝.近年我國大學語文教學研究綜合述要[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1).
[3] 付敏霞.素質教育視野中的大學語文教學研究[J].科教文匯,2008(7).
[4] 高競艷.對大學語文的定位和教學現狀的思考[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07(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