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榮
摘 要: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使得小學美術教育已然成為了小學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藝術欣賞能力和創造能力,而且在通過對美術的學習,孩子們可以借用美術這個載體來抒發或者傳遞內心情感。近幾年來學校和社會越發重視了對小學生的道德情感以及人文意識的教育,因此美術教育成為了其重要的教育途徑。由于教育改革的進程相對較慢,同時在教育和教學的方法等方面存在著很多不足,所以本就對目前我國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著手,探討美術教育的作用并提出自己對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意見。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情感教育
美術不僅僅是一門藝術,也是人類情感的集中體現,藝術教育能夠培養和提高人們的情感,而具體體現在小學教學中的只有音樂和美術。美術教育能夠激發孩子們的想象靈感和情感,在不斷的學習中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智力,而且還具有陶冶情操,塑造小孩完整健全的人格功能,當然這也是開設美術課程最根本原因。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1.目前小學美術教學的現狀
(1)師資力量匱乏。小學美術老師比較缺乏,同時美術專業的教師比例非常小,所以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大多數學校的小學美術教課任務,由有美術功底或者美術愛好的奇特學科老師兼任。(2)受重視程度不夠。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雖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找專家和國外同行批評指責,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深入人心,只是一味的主攻語數外,開設的美術課形同擺設,學校的重視程度較差所以美術教育工作很難開展。(3)社會認可度較低。因為美術在短時間內無法具有明顯的經濟價值,投資和回報不能相應的成正比,因此在整個社會層面均對于美術的認可度不高。
2.情感教育開展與提高教學質量相關性
情感是人際交往過程中態度的體現,而這種態度則需要語言來或者其他方式來傳遞,通過愉快的溝通能夠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情感的交流和教育能夠直接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良好的情感交流會使的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保持積極性,在這種積極性的驅使下,他們的對于所學到的知識會加快吸收掌握;如果孩子們的情緒變得低落或者厭倦,那么便會對所學的東西進行排斥,因而學習接受能力會大大降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孩子情感的教育,保證其能夠保持積極高效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
3.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美術教育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水平,同時也培養其綜合素質和能力。美術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完善和健全自身的情感基礎,近年來校園惡性時間的不斷發生引起了人們對學生心理教育的廣泛關注,因而更多的家長和老師認識到情感教育的作用,同時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各類人才的渴求達到了空前的境地,但是新時期人們對于人才的定義都是以健全健康的情感基礎為標準的,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開展情感教育對于小學生的心理情感的培養和發展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方法和建議
1.拓展師資隊伍
老師作為開展小學生美術教育的主體之一,所以在全國范圍內大力培養小學美術教育專業人才,致力于小學美術的教育工作,政府和學校應該加大對小學買書教師的報酬力度,全面提升師資力量。
2.營造和諧課堂教學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和諧溫馨的課堂氛圍能夠幫助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改變學習態度,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學任務不單單要體現孩子們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考評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情況,所以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老師必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每一項特長和技能的發展,盡可能的挖掘學生們的潛能。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美術課文《冰川與晚霞》的學習時,老師可以找出美麗的晚霞的圖片,和冰川的圖片完美的拼接,組成一幅唯美的夕陽下的珠穆朗瑪峰,讓孩子們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同時也可以通過音樂或者描述,讓學生在腦海里想象出音樂或者所描繪的圖案,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然后對于每一位學生的所畫出的實體進行點評和鼓勵。這樣會不斷的加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能力;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多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老師應該與每一位孩子真心交流,經常給予支持和鼓勵,提升對老師的認同感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應用多媒體技術
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也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便利,對于小學生而言,想象力不強再加上畫面感不強,因此多媒體的運用能夠填補這一缺陷。現在社會孩子們對于多媒體非常熟悉,同時他們也非常好奇信息科技所帶來的新奇世界,在美術課堂上播放便于孩子們理解的圖片或者視頻等,能夠最大程度吸引他們的注意,尤其是一些比較抽象,對于他們來說無法確切的想象的食物,利用多媒體的形式表現出來,更加直觀和具體。比如在上《光的魅力》時,在孩子們的印象中光是太陽光和燈光,但是具體要怎樣展示在作品里,此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有關光或者光電的圖片展示出來,從而傳遞出美術對于抽象事物的體現,拓展他們的認識。
4.引導思維,鼓勵創新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孩子們創新,美術創作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所以不要用慣有的思維定式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創作成果,并且應該鼓勵這種行為。比如在教授《我和我的小伙伴》時,應該讓孩子們將自己的小伙伴都按照自己的理解畫出來,并解釋每一個“伙伴”的特點,孩子們會想象到玩耍時的伙伴,放學一塊回家的小伙伴等,讓他們自由徜徉自己的想象空間,促進他們思維和想象能力的開發。然而思維和創造能力對于孩子們在學習其它學科時依然有很大的幫助,達到全面提升素質的目的。
三、結論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逐步推進,以往那種只重視美術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情感教育的需求違背了現代的教育的目的。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不單單是傳授簡單的美術知識和繪畫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育過程中對孩子們情感的培養,在教育改革以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的情況下,小學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開展更加的迫切和有必要。小學美術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開展能夠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提升對與學習的積極性,全面培養孩子們的綜合能力,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美術教育研究,2013,7(2):603-604.
[2]孫領小.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4,7(16):790-7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