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毅
摘 要: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過多年的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建設和發展,探索出一條成功的信息化建設之路,實現了南京市勞動保障工作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服務方式上的全面創新。本文著重介紹了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資源數據庫為基礎,以業務一體化為要求的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的成效及經驗。
關鍵詞:勞動保障信息系統 統一資源庫 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a)-0024-02
勞動保障信息化建設,事關勞動保障事業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這些年來,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信息系統的建設中,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將業務服務與規范促進相結合,技術支撐與宏觀支持相結合,當前應用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探索出一條成功的建設之路,實現了南京市勞動保障工作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服務方式上的全面創新。
南京市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在2000年至2003年間,經歷了三次升級,期間主要完成了網控中心主機移植升級、社會保險和就業服務業務數據庫的統一,基礎數據庫平臺和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就業管理等應用系統建設,成為南京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管理與服務的一項重要基礎支撐工程,2006年6月,為適應南京市勞動保障工作職能、服務范圍、管理需求日趨增加的形勢,經市政府批準,再次投資4000萬元,啟動實施系統第四次升級建設,使南京勞動保障信息系統更加成為一個多層次、多功能、高效率、低風險的覆蓋城鄉、服務全市勞動保障工作的信息化平臺,建成了以資源數據庫為基礎,以業務一體化為要求的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實現了全局業務經辦流程的優化及規范。
近兩年,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圍繞著統籌城鄉發展要求,進一步以社會保險市級統籌為契機推進全市統一軟件開發建設,實現了以系統資源有效整合為手段加快城鄉醫保網絡全覆蓋;以業務統籌為規劃大力拓展城鄉信息系統一體化應用范圍;以城鄉網絡平臺搭建為基礎不斷推進村級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及聯網應用。實現了“架構理念新、區域覆蓋廣、應用功能全、運行效率高、安全保障好、服務社會快、建設投資省、金保工程優”的總體目標。
1 統一資源數據庫的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的成效和經驗
南京市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建設依據國家金保工程建設要求,按照“同一數據、同一平臺、同一介質”的建設原則,進一步整合市級資源數據庫,以優化業務流程為手段,強化系統建設的前期規劃設計及后期實施,穩步推進業務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在促進全市業務流程規范,構筑業務經辦一體化,實現服務提升方面,以及完成數據的大集中、大共享,提高業務辦理的質量及效率方面,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1.1 資源數據庫建設成效及經驗
南京市歷經三次系統升級后,形成了社會保險系統數據庫、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勞動綜合業務數據庫三大相互獨立,信息缺乏共享的數據庫,其中單位信息表有7個,個人信息表有18個,導致單位及個人信息出現重復、不一致等情況,嚴重影響了業務經辦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整體性,2006年借助系統第四次升級的契機,以建立單位信息庫和個人信息庫為目標,以實現對各項勞動保障業務支撐為要求,建成了“統一入口、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分工維護、全程記錄、完全共享”的勞動保障資源數據庫,所有單位信息、個人信息整合建庫,確定了新的、唯一的勞動保障證號及社會保障卡號,這即保證了單位信息、個人信息在南京市勞動保障信息系統所有業務功能模塊中的數據記錄、狀態等的統一性和唯一性,也為實現全市勞動保障業務一體化及業務流程規范化、為大窗口、一站式服務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科學規劃,有序推進數據庫整合。南京市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在經過多次升級后,形成了7個單位數據表、18個個人信息表,需要進行有效整合,能既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又不影響業務的正常辦理,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信息中心在遵循金保工程對系統建設技術要求及數據指標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南京市勞動保障各項業務辦理實際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規劃設計,明確了資源數據庫建設目標、原則以及資源數據庫的數據范圍、指標定義,對各表情況進行分析比對,明確了數據整理合并的步驟及各數據表的優先級。在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劃方案,會同協建單位、業務操作人員有序的進行數據的比對、合并、驗證以及最后驗證數據的遷移。
二是明確職責,強化日常維護管理。資源數據庫完成整合建庫是基礎,重要的工作是日常的管理和維護,一方面按照數據唯一性及扎口管理要求,明確了監察支隊作為單位資源數據庫的管理部門、信息中心作為個人資源數據庫的管理主部門,為資源數據庫的正常運轉提供組織保證;一方面是強化資源數據庫的日常維護管理,建立了市、區(縣)、街道三級數據清理整合服務窗口,形成了資源數據與業務數據實時清理、整合的長效工作機制,確保了資源數據的質量和可用性。
1.2 一體化業務信息系統建設成效及經驗
南京市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在經過三次升級后,形成了社會保險系統、勞動就業系統以及其它綜合業務系統,系統間互不關聯,業務協作差,無法發揮信息系統辦理的優勢,通過資源數據庫的統一管理,將業務功能的處理與基礎數據分離,形成了以資源數據庫為基礎的樹型互聯關系,以單位及個人狀態變化驅動業務辦理,而在業務辦理時將形成的單位及人員狀態反饋回資源數據庫,為其他業務模塊提供實時、唯一的基礎信息,各業務功能模塊則根據單位或個人唯一的社會保障證號、社會保障卡號進行準確的業務聯動和信息共享,保證了相關業務辦理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全市勞動保障工作形成了以資源數據庫為樞紐的一體化業務經辦模式,建立起多層次的覆蓋全市的信息化工作平臺,提升了業務經辦的能力和服務水平,形成了面向全社會服務的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是認真調研,描繪一體化業務藍圖。勞動保障業務千頭萬緒,涉及不同的部門,不同的服務人群,業務流程復雜,因此在進行系統一體化規劃時,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信息中心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研,會同各相關業務處室按照各自承擔的工作職能,分別提出各應用模塊業務處理的管理模式、操作流程和控制環節,形成業務內部管理服務方式和業務操作流程的需求說明。在需求明確后,對全局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找到各獨立業務流程之間需要交互的環節進行總流程的銜接,按照個人、單位、業務三大類,完成了個人庫業務管理總流程、單位庫管理業務總流程和勞動保障業務管理總流程的編制工作,形成了系統的業務架構藍圖。
二是精心組織,逐步完善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涉及勞動保障業務的方方面面,涉及到部門間業務辦理的銜接要求,涉及到操作習慣的改變,因此在形成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積極組織業務部門對流程的各個環節,特別是業務部門之間銜接的環節進行了細致的論證,對業務操作口徑、操作內容進行了梳理,在優化業務流程的基礎上,滿足業務部門經辦業務的需要,對于矛盾突出的業務銜接環節,分步、分情況逐步實施到位,對于內容明確的則及時實施到位,并在系統正式上線運行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調整,對于新開展的業務在進行系統開發時則直接納入全市一體化業務體系,經過不斷的磨合與調整,南京市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呈現出業務流程清晰、權責明確、業務辦理規范、業務支撐能力突出的優勢。
統一資源數據庫的建立,提高業務經辦的準確性,為一體化業務信息系統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極大的促進了卡證系統的長足發展;一體化業務信息系統的建設,則為業務的有效銜接、提高業務經辦效率與能力、提升服務水平、規范全市勞動保障業務操作提供了支撐,如通過勞動合同管理模塊,實現勞動關系與社會保險關系的銜接和勞動力資源的實時動態管理,摸清了合同備案人數與參保人數差異性,為總結人員就業去向、再參保情況提供了分析依據,系統由單純的為業務經辦提供支撐向決策、分析層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勞動部.關于進一步加快實施金保工程的意見[Z].勞社部函[2004]262號.
[2] 勞動部.《關于全面實施金保工程,統一建設勞動保障信息系統的意見》的通知[Z].勞社部函[2003]174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