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鳳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國普通高中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實驗,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對高中生物教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使高中生物教師能夠較快地適應新課改的教學,本文重點研究高中生物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下存在那些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與建議,為不斷改進與完善生物學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鉆研。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生物 教學改革 教學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1(a)-0177-02
新課程改革培養的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近年來,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面臨知識結構更新的挑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生物課教學質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新問題、新矛盾。本人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針對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與建議進行了初步探討。
1 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缺乏現代意識的培養
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缺乏現代意識,不單單是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是高中各科教學普遍的問題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不僅僅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時代發展要求的現代意識。由于高中教學受高考升學率的限制,生物教師往往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新課改下學生現代意識的培養,造成現代高中生缺乏現代意識的原因,再加上學校和家長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成績上,給當前的生物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1.2 教師自身能力不高
在新課改的教學實施下,高中生物課程教師自身能力不高,嚴重的影響了高中生物教學水平的提高。高中生物課程教師沒有深入理解新課改的涵義,也就無法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的主要任務,具體到生物課教什么、怎么教,研究怎么教有些模糊。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對高中生物教師的自身專業知識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過于注重將生物知識的教授,而忽視了研究、反思、學習、創新的能力,影響著關于生物科學思想、方法等的實現。
1.3 教學組織形式單一
生物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單一,缺乏變化,平時課堂教學往往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忽視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再加上教師不善于運用多種教法,不積極學習,知識過于陳舊,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會受到嚴重的挫傷,影響生物課堂教學效果,也跟不上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需求。具體來講,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重點,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沒有思考、發展的空間,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阻礙了高中生物教學水平的提高。
1.4 網絡教學資源缺乏
隨著信息化的蓬勃發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構建合理的教育信息網絡教學資源模式短缺,網絡教學資源網站模式建設沒有跟上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比如在線課件開發、聯機備課、學科信息發布、相互交流等功能的教學資源處于零基礎,對教學資源缺乏支持,對于課外習題的選擇上沒有實施新課改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大部分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也只是重點講解高中生物課程的知識點,網絡教學資源無法滿足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需求。
1.5 課堂沒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具體到實踐中,老師為了追求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積極努力的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得學生在生物課堂中表現的非常活躍,但是老師沒有根據不同的學生確立相應的學習目標,造成學生自發的盲目學習,從而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 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
2.1 努力培養高中生的現代意識
積極有效的培養學生現代意識,是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重要途徑之一。高中生物實施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授高中生物知識的同時,必須注重學生現代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真正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推動生物學的快速發展,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探究能力,增加學生對生物科學的深層理解,喚起學生的時代感,使其樹立生命科學意識。以培養適應現代生物發展的高科技人才。
2.2 提高教師的自身專業能力素養
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是教育深化改革的關鍵,也是高中生物教師搞好教學的先決條件,高中生物教師面臨新課改的嚴峻挑戰,首先是對生物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挑戰。不斷提高生物教師的自身專業能力素質,滿足全體學生發展需求,以適應生物新課程的實施。提高生物教師的自身專業能力素質應從科學理論知識和實踐實驗兩方面入手,領悟新課改下生物課程要領,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勝任生物課教學,指導和幫助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參與、親身操作實驗,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和尋求真理,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素養,為更好的適應生物新課改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實施探究式教學
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教師開展多樣化的探究式教學方法,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具有較強的探究性,作為高中生物教師要根據學科自身特點,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題材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集體討論、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與合作的能力等。通過老師的正確引導,學生能夠迅速的發現疑難問題,進而分析探究問題,提高探究的能力。在實施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學生探究真理的能力。
2.4 優化網絡教學資源
合理有效的優化網絡教學資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容忽視,在網絡信息時代,怎樣把生物的理論知識與實驗教學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把所有要教的生物學知識通過網絡以高效、快捷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網絡教學可拓展學生的求知面,網絡資源優勢在生物課教學中體現得尤為突出,如觀察動植物的結構,講解的在生動,畫得再逼真,學生也很難理解,網絡徹底解決了這個難題。在教學中教師敢于運用科學教具大膽創新,
2.5 調動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氣氛
調動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氣氛,也是提高生物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高中生物教學在行課改的實施下,做到以學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教授知識學生被動的接收知識的教學方式,造成課堂氣氛沉悶,教師必須改變這種教育觀念,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大膽的進行商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深入理解生物學知識,使學生在愉快沒有壓抑的課堂氣氛下自覺、主動的學習生物知識。
2.6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除了教授學生知識外,還要關心、愛護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比如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要多給與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如“這個問題你很有創意,這段時間進步的很快,我相信你是最棒的……”等語言,在生活中善于發現學生的情緒變化,高中生處在青春期,教師要及時的給與幫助與關心。學生會加倍的尊敬老師,使它變為學習的動力。
3 結語
總之,在行課改的實施要求下,高中生物學是一門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的綜合實驗課,應努力培養高中生的現代意識、提高教師的自身專業能力素養、實施開展探究性教學、合理優化網絡資源、調動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氛圍,積極努力的探究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并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吸收新觀念和新思想,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實現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課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 鄭彤珍.中學生生物課教學體會與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0(14):356.
[2] 張盛春.如何做好新課改下的普通高中生物教學[J].知識經濟,2011(5):162.
[3] 俞麗波.試論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2009(26):92-93.
[4] 張曉華.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體現新課改理念[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31):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