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韓
摘 要: 高考命題堅持以能力立意為主導,體現素質教育要求,進一步突出對考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考查;它貫徹新課改、引領新課改。因此,如何制定科學復習策略,提高復習迎考效益,是每一個政治課教師都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從政治高考的有效復習入手,探索復習迎考策略。
關鍵詞: 高考復習 夯實基礎 能力培養 細節規范
推行新課程改革,意味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發展。新課改并不否定高考,也離不開高考,高考仍然是目前各高校選拔人才的最主要途徑。不但沒有否定,相反,新課改和高考“聯姻”了,因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題不僅堅持知識考查,而且注重考查考生的學科能力和政治素養,高考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反映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二者實現有機統一。既然存在高考,則必然有復習應對,制定科學有效的復習策略,提高復習效率,便成為擺在每位高三政治老師面前的課題。
如何做到高效復習,在高考中取得較大突破?筆者對近幾年教學實踐進行深入反思與總結,認為必須彈奏好復習三部曲。這三部曲分別針對不同復習階段,確立不同目標,采用不同教法,逐步培養考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以適應高考要求。
曲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基礎知識積累篇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再新穎的背景材料,再靈活的考查方式,歸根到底都是圍繞知識展開的。足夠的知識儲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沒有雄厚的基礎知識,如何培養調動知識、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勿論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就是這個道理。在復習的第一階段(即一輪復習,知識專題形式),必須注重對教材知識、時政知識和人文素養知識的積累,形成豐富的知識底蘊,備好“廚房下料”,否則即使是“巧婦”,也做不出一頓可饑之炊,只能望“題”興嘆。
曲二:“拙婦有米難為炊”——能力素養提高篇
由于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因此在高考命題思路中以能力立意便成了主旋律,命題不僅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注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政治學科的國家考試大綱和我省考試說明中都明確提出了能力考核目標與要求,即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高考不論以何種題型考查,都是圍繞考綱的目標要求命題,考查能力。在復習的第二階段(即二輪復習,時政專題形式)中要以考生各種能力培養為目標,緊緊圍繞這四種基本能力,以它為核心。基本能力提高了,解答各種題型的能力自然會“水漲船高”,否則便會出現“高知低能”現象。經常有考生抱怨說知識點會背了,但就是不會運用。沒有必要的能力,即便掌握了知識點,也只能是機械地死記硬背,而不會調動和運用。好比一“拙婦”,面對各種上好的配菜和作料,只能煮一鍋不具色香味的“大雜燴”。
能力是在訓練中形成的,只有通過訓練,才能把握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訓練應試心理。在二輪復習中要對考生進行一定量的綜合試卷訓練,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必須做到下列幾點:(1)深入研究近幾年的高考題(考試說明中的樣題多為近幾年的高考題),尤其自己所在地區的高考題,準確把握高考命題的基本方向。通過仔細研究高考題,可以對參考書和輔導資料中的題目進行甄別,從中取舍,把有限時間和精力放在關鍵性、針對性題目上,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這樣做到有效復習、高效訓練,避免“題海戰術”,提高考生學習效率。(2)加強針對性訓練及訓練后的反思。從歷年高考閱卷分析來看,考生在答題時出現諸如審題不清、答非所問、思維混亂、語言不規范等問題,其實這些問題在平時訓練中已經暴露了,這些問題都是因閱讀審題能力、分析思維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等欠缺所致。復習中要加強針對性訓練,提高能力。(3)及時對訓練習題和考試大綱或說明進行比照,查看哪些考點、熱點和命題角度及能力要求在這些訓練中未涉及或很少涉及,進而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補救,只有這樣才能在訓練中及時查漏補缺,切實全面提高能力。
曲三:“巧婦亦需用心炊”——細節規范強化篇
在高考中經常出現高知高能卻不能獲高分的反常現象,好比一巧婦在廚房中做出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但端上餐桌后并不能引起客人的食欲。究其原因,是上菜時端盤子的手指不小心插在菜里,而這一幕被客人盡收眼底。這其實是細節和規范問題,高知高能卻因為細節和規范上不到位導致不經意丟分,得不到高分也是必然的。這就需要在復習中加強細節和規范指導,尤其在復習的第三階段(三輪復習,強化訓練),必須給予有效的指導和強化,使之內化為習慣,這樣才能出現預期結果—高知高能獲高分。強化訓練,強行入軌。對于細節和規范的指導要在訓練中出效益,只能在訓練中出效益。僅是教師說教,不在訓練中落實,是不會有實效的。進行強化訓練,強行入軌,成功體驗并感悟升華,逐漸內化成自然習慣,對于細節,要指導學生從書寫開始,工整是起碼的要求,如能做到書寫既工整又漂亮則是最佳。此外,對字的大小、字距、行距都要提出明確要求,這樣的答案書寫看起來“眉清目秀”,使人賞心悅目,必然博得閱卷者的好感,增加印象分。再者,要注意卷面的謀篇布局,卷面整潔是最低要求。對于規范,主要是組織答案時語言表述規范,主要要求有以下幾個:一是語言的專業性,使用政治學科的專業術語進行闡述,忌口語化、通俗化,否則便失去了學科特色。二是語言的科學性,在使用專業術語答題時做到準確、嚴謹和具有邏輯性,否則便會出現思維混亂跡象,甚至出現科學性錯誤。三是注意語言表述的條理性、層次性,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這一點是很容易做到的,要求學生把答案的知識要點序號化、段落化即可。四是注意語言的簡潔性,切忌像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又長又臭,要像少女的裙子一樣越短越好。第五點,也是最為重要的規范要求,即句首理論,然后材料分析,這樣要求出于兩個目的:一方面便于把得分點醒目地提供給閱卷者,以獲取應得之分,另一方面做到分析論證有理有據,說服力強。做到以上基本要求,所答必然和參考答案高度吻合,得分自然提高一個檔次。
綜上所述,在高考復習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復習策略,分階段定目標,貫徹新課改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循序漸進地培養考生的綜合素質,做到有效復習、高效復習,在高考中一定會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