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華
摘 要 目的:分析社區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狀況。方法:整群分層抽樣,調查中小學生近視發生率、近視程度。結果:中小學生總體視力不良發生率為48.14%,小學生為29.18%,初中生為72.00%,視力不良發生率中學生高于小學生。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隨年級的增高而上升(χ2=63.10,P<0.05)。結論:需要加強干預,控制和降低中小學生近視發生率。
關鍵詞 學生 視力不良 發生率 用眼衛生
中圖分類號:R179/R77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20-0046-02
我們分析了2013學年中小學生健康體檢中視力檢查結果,以了解社區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做好學生視力的保護工作,分析結果如下。
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
整群抽樣,選取上海市長寧區虹橋社區內兩所小學(一至五年級)和2所中學(預備年級至初三年級)。以年級為單位,分層整群調查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2 638名學生。其中一年級至五年級小學生1 470名,預備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學生1 168名。
視力檢查
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醫務人員攜帶體檢器材進入學校體檢。參檢醫護人員均進行統一培訓。視力檢查采用統一的燈箱對數視力表,懸掛時5.0行與被檢查者雙眼持同一水平高度;檢查距離為5 m。判斷標準:被檢查者單側裸眼≥5.0為正常,單側裸視力<5.0為視力不良。近視程度分類標準:4.9為輕度視力不良,4.6~4.8為中度視力不良,≤4.5為重度視力不良。
統計學處理
采用2013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指定的軟件系統錄入數據,SPSS軟件統計分析,統計差異為χ2檢驗。
結果
視力不良總體情況
受查學生共2 638名,視力不良1 270名,總體視力不良檢出率為48.14%。其中小學視力不良學生429名,視力不良率為29.18%;中學視力不良學生841名,視力不良率為72%。總體視力不良率中學生高于小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5.31,P<0.05)。
不同年級視力不良率
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隨年級的增高而上升(χ2=63.10,P<0.05)。小學一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15.73%,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有大幅度的增加,五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已達58.99%,初三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達到78.52%。
學生近視程度調查
3 討論
2010年我國學生體質調研結果,視力不良發生率7~12歲小學生為40.89%(城市48.81%,農村32.98%),13~15歲初中生為67.33%(城市75.94%,農村58.74%)[1-2]。本次調查,2013年虹橋社區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為29.18%,中學生為72%。2009年上海市長寧、寶山、嘉定區整群隨機抽樣中小學生視力調查,小學生與中學生輕、中、重度視力不良率分別為18.50%、12.15%、2.22%與14.96%、19.95%、5.58%[3]。本社區2013年中小學生輕、中、重度視力不良率分別為5.85%、12.59%、10.75%與5.05%、20.38%、46.58%。本社區小學生與中學生輕度視力不良率均低于2009年上海市以上三區,而小學生與中學生中、重度視力不良率均高于2009年上海市以上三區。
導致青少年視力不良率隨年級升高的原因與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學生升學壓力過大,用眼過度有關。學生日常讀書和書寫姿勢不正確,連續性和近距離用眼;課業負擔重,睡眠不足;缺乏體育鍛煉、戶外活動減少;較多使用電子屏幕,用眼疲勞,這都是造成近視的原因。
近視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4],學生近視在近代西方被稱為學校性近視(school myopia)[5]。預防近視是防治視力不良、保護學生視力的核心[6],需要加強干預,進一步控制和降低中小學生近視發生率。
參考文 獻
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 等. 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77.
阿爾肯, 阿不都瓦依提, 賀玉紅, 等. 新疆2010年維吾爾族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2): 286-288.
朱夢鈞, 朱劍鋒, 翟小妹, 等. 上海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與出生季節之間的關系[J]. 眼科新進展, 2011, 31(10): 962-963.
汪素美, 嚴雙琴, 徐葉清, 等. 馬鞍山市中小學生近視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5): 715-716.
鄭榮領, 金秀英, 李淑珍. 世界眼科近視防治史與視力保護發展歷程[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2): 309-312.
季成葉. 兒童少年衛生學[M]. 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126-127.
(收稿日期:2014-06-09)endprint
摘 要 目的:分析社區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狀況。方法:整群分層抽樣,調查中小學生近視發生率、近視程度。結果:中小學生總體視力不良發生率為48.14%,小學生為29.18%,初中生為72.00%,視力不良發生率中學生高于小學生。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隨年級的增高而上升(χ2=63.10,P<0.05)。結論:需要加強干預,控制和降低中小學生近視發生率。
關鍵詞 學生 視力不良 發生率 用眼衛生
中圖分類號:R179/R77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20-0046-02
我們分析了2013學年中小學生健康體檢中視力檢查結果,以了解社區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做好學生視力的保護工作,分析結果如下。
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
整群抽樣,選取上海市長寧區虹橋社區內兩所小學(一至五年級)和2所中學(預備年級至初三年級)。以年級為單位,分層整群調查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2 638名學生。其中一年級至五年級小學生1 470名,預備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學生1 168名。
視力檢查
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醫務人員攜帶體檢器材進入學校體檢。參檢醫護人員均進行統一培訓。視力檢查采用統一的燈箱對數視力表,懸掛時5.0行與被檢查者雙眼持同一水平高度;檢查距離為5 m。判斷標準:被檢查者單側裸眼≥5.0為正常,單側裸視力<5.0為視力不良。近視程度分類標準:4.9為輕度視力不良,4.6~4.8為中度視力不良,≤4.5為重度視力不良。
統計學處理
采用2013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指定的軟件系統錄入數據,SPSS軟件統計分析,統計差異為χ2檢驗。
結果
視力不良總體情況
受查學生共2 638名,視力不良1 270名,總體視力不良檢出率為48.14%。其中小學視力不良學生429名,視力不良率為29.18%;中學視力不良學生841名,視力不良率為72%。總體視力不良率中學生高于小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5.31,P<0.05)。
不同年級視力不良率
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隨年級的增高而上升(χ2=63.10,P<0.05)。小學一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15.73%,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有大幅度的增加,五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已達58.99%,初三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達到78.52%。
學生近視程度調查
3 討論
2010年我國學生體質調研結果,視力不良發生率7~12歲小學生為40.89%(城市48.81%,農村32.98%),13~15歲初中生為67.33%(城市75.94%,農村58.74%)[1-2]。本次調查,2013年虹橋社區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為29.18%,中學生為72%。2009年上海市長寧、寶山、嘉定區整群隨機抽樣中小學生視力調查,小學生與中學生輕、中、重度視力不良率分別為18.50%、12.15%、2.22%與14.96%、19.95%、5.58%[3]。本社區2013年中小學生輕、中、重度視力不良率分別為5.85%、12.59%、10.75%與5.05%、20.38%、46.58%。本社區小學生與中學生輕度視力不良率均低于2009年上海市以上三區,而小學生與中學生中、重度視力不良率均高于2009年上海市以上三區。
導致青少年視力不良率隨年級升高的原因與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學生升學壓力過大,用眼過度有關。學生日常讀書和書寫姿勢不正確,連續性和近距離用眼;課業負擔重,睡眠不足;缺乏體育鍛煉、戶外活動減少;較多使用電子屏幕,用眼疲勞,這都是造成近視的原因。
近視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4],學生近視在近代西方被稱為學校性近視(school myopia)[5]。預防近視是防治視力不良、保護學生視力的核心[6],需要加強干預,進一步控制和降低中小學生近視發生率。
參考文 獻
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 等. 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77.
阿爾肯, 阿不都瓦依提, 賀玉紅, 等. 新疆2010年維吾爾族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2): 286-288.
朱夢鈞, 朱劍鋒, 翟小妹, 等. 上海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與出生季節之間的關系[J]. 眼科新進展, 2011, 31(10): 962-963.
汪素美, 嚴雙琴, 徐葉清, 等. 馬鞍山市中小學生近視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5): 715-716.
鄭榮領, 金秀英, 李淑珍. 世界眼科近視防治史與視力保護發展歷程[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2): 309-312.
季成葉. 兒童少年衛生學[M]. 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126-127.
(收稿日期:2014-06-09)endprint
摘 要 目的:分析社區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狀況。方法:整群分層抽樣,調查中小學生近視發生率、近視程度。結果:中小學生總體視力不良發生率為48.14%,小學生為29.18%,初中生為72.00%,視力不良發生率中學生高于小學生。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隨年級的增高而上升(χ2=63.10,P<0.05)。結論:需要加強干預,控制和降低中小學生近視發生率。
關鍵詞 學生 視力不良 發生率 用眼衛生
中圖分類號:R179/R77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20-0046-02
我們分析了2013學年中小學生健康體檢中視力檢查結果,以了解社區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做好學生視力的保護工作,分析結果如下。
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
整群抽樣,選取上海市長寧區虹橋社區內兩所小學(一至五年級)和2所中學(預備年級至初三年級)。以年級為單位,分層整群調查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2 638名學生。其中一年級至五年級小學生1 470名,預備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學生1 168名。
視力檢查
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醫務人員攜帶體檢器材進入學校體檢。參檢醫護人員均進行統一培訓。視力檢查采用統一的燈箱對數視力表,懸掛時5.0行與被檢查者雙眼持同一水平高度;檢查距離為5 m。判斷標準:被檢查者單側裸眼≥5.0為正常,單側裸視力<5.0為視力不良。近視程度分類標準:4.9為輕度視力不良,4.6~4.8為中度視力不良,≤4.5為重度視力不良。
統計學處理
采用2013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指定的軟件系統錄入數據,SPSS軟件統計分析,統計差異為χ2檢驗。
結果
視力不良總體情況
受查學生共2 638名,視力不良1 270名,總體視力不良檢出率為48.14%。其中小學視力不良學生429名,視力不良率為29.18%;中學視力不良學生841名,視力不良率為72%。總體視力不良率中學生高于小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5.31,P<0.05)。
不同年級視力不良率
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隨年級的增高而上升(χ2=63.10,P<0.05)。小學一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15.73%,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有大幅度的增加,五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已達58.99%,初三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達到78.52%。
學生近視程度調查
3 討論
2010年我國學生體質調研結果,視力不良發生率7~12歲小學生為40.89%(城市48.81%,農村32.98%),13~15歲初中生為67.33%(城市75.94%,農村58.74%)[1-2]。本次調查,2013年虹橋社區小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為29.18%,中學生為72%。2009年上海市長寧、寶山、嘉定區整群隨機抽樣中小學生視力調查,小學生與中學生輕、中、重度視力不良率分別為18.50%、12.15%、2.22%與14.96%、19.95%、5.58%[3]。本社區2013年中小學生輕、中、重度視力不良率分別為5.85%、12.59%、10.75%與5.05%、20.38%、46.58%。本社區小學生與中學生輕度視力不良率均低于2009年上海市以上三區,而小學生與中學生中、重度視力不良率均高于2009年上海市以上三區。
導致青少年視力不良率隨年級升高的原因與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學生升學壓力過大,用眼過度有關。學生日常讀書和書寫姿勢不正確,連續性和近距離用眼;課業負擔重,睡眠不足;缺乏體育鍛煉、戶外活動減少;較多使用電子屏幕,用眼疲勞,這都是造成近視的原因。
近視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4],學生近視在近代西方被稱為學校性近視(school myopia)[5]。預防近視是防治視力不良、保護學生視力的核心[6],需要加強干預,進一步控制和降低中小學生近視發生率。
參考文 獻
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 等. 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77.
阿爾肯, 阿不都瓦依提, 賀玉紅, 等. 新疆2010年維吾爾族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2): 286-288.
朱夢鈞, 朱劍鋒, 翟小妹, 等. 上海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與出生季節之間的關系[J]. 眼科新進展, 2011, 31(10): 962-963.
汪素美, 嚴雙琴, 徐葉清, 等. 馬鞍山市中小學生近視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5): 715-716.
鄭榮領, 金秀英, 李淑珍. 世界眼科近視防治史與視力保護發展歷程[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2): 309-312.
季成葉. 兒童少年衛生學[M]. 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126-127.
(收稿日期:2014-0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