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靜
摘 要:通過前些年擴招和新專業的申辦,各高職院校均開設計算機專業,但通過近年辦學,發現學生畢業時多數未能達到企業要求在軟件開發、測試等崗位就業,彰顯出專業和辦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本文通過將CDIO教學理念引入課程改革,來改善上述現狀。
關鍵詞:CDIO;高職;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四所大學探索研究而創立的,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即Conceive(構思)、Design(設計)、Implement(實現)、Operate(運作),倡導任務驅動模式,主張課程從具體實踐出發,然后上升至理論,最后再回到實際操作中來,以創作最終產品為教學目標。
CDIO教學模式的優勢體現在:
(1)以“構思-設計-實現-運行”這種模式,使教育有明確的專業目標和學習效果目標。更適合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為目標的高職類院校。
(2)學生通過一系列一體化的學習,真正體驗工程師的職業生涯經歷。對未來工作崗位深入了解,明確職業目標。在學習過程中也能不斷發現并改進自己的不足,朝對應的崗位目標努力[1]。
(3)精心設計的一體化學習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又加深基礎知識的學習,起到雙重影響。
2 當前我校計算機專業存在的問題(The current
issues exist in computer science in my school)
隨著信息化人才需求量的加大,以及國家提倡教育大眾化的趨勢中,本科、高職均不斷擴大招生,但每到畢業季,不是每個畢業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每年國家有幾十萬的畢業生沒有就業,也有大部分學生就業所做的工作與自己專業打擦邊球。究其原因在于,在企業需要和學校人才培養之間存在一條鴻溝,因此我們亟需改革目前教育模式,改善上述的問題。經教學實踐中總結分析,及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研究,目前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我們學校是金融類高職院,學生報考專業時多數報考金融、會計等熱門專業,計算機類專業(網絡、軟件等)錄取多數學生為服從調劑,本身自己并沒有想學習計算機專業,對該專業可能也不了解,甚至不感興趣。
(2)高職錄取的學生分數普遍不高,學習自主性差,基礎薄弱,通過與學生談心發現,有些學生消磨度日,就為了混張畢業文憑。
(3)計算機教學現在雖然都提倡項目化教學,但采用項目基本還是模擬的小項目,與行業中真正的項目開發有很大差距。在專業實習、崗位實習中聯系到一些企業,核心技術還是很少能讓實習學生接觸,基本干一些邊角的工作[2]。
(4)課程開設不合理。以軟件專業為例,軟件工程,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JavaScript程序設計,軟件測試理論,Android手機程序開發,其中程序設計類課程較多,學生反映學的很多很雜,但是沒有一個精的。導致有的學生提到代碼就頭疼,沒有系統的學習和實際項目開發,讓學生對未來職業迷茫。另外學校資源的限制,使課程不能像外面培訓機構那樣連上,一個項目分成很多零散的課程,分散在好多天,導致學生對項目沒有系統的思路。
(5)教師實踐能力有待提高。無論理論課程,還是實踐教學,均采用一些模擬項目,而不是企業有實際運營的真實項目,教師沒有真正走出校門,有軟件開發的實際經驗。
3 CDIO在課程改革中的應用(CDIO application in
curriculum reform)
3.1 修改教學計劃,改革教學模式
依據CDIO模式,修改教學計劃。專業申辦之初,教學計劃多是借鑒其他兄弟院校來編寫的,經過幾年的實踐發現培養學生知識學的很雜,到畢業時樣樣會點,卻樣樣不精,沒有一項過硬的技能能使自己走上滿意的工作崗位。本次教學計劃大規模修訂,依據CDIO理念,將課程開設也符合“構思—設計—實現—運作”的思路,一改傳統僵化的教學課程設置,在教學計劃修改中,重點刪減了數據結構、離散數學、組成原理等理論性強,更適合本科院校開設的課程,加大了實訓課的開設,程序設計實踐、軟件測試實踐、Android開發實踐等,在實踐課中以公司項目為載體,學生以團隊合作形式共同參與完成。
改革教學模式。將CDIO理念的各項標準滲透到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以教、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新時期則提倡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自主學習模式,并引入項目化教學。自主學習模式,要求教師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帶領學生參與企業項目開發,通過實際開發發現自己的不足,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目標;專業課教學活動一律在軟件實訓室進行,以往在授課教室一節,在實訓室一節,效果很不理想,到實訓室學生操作還是不會,往往要把在教室演示的過程重新來一遍,浪費了資源。在實訓基地建設(校內、校外)工作上,學校進行了大量的努力,促成與兩家軟件公司、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簽約。與公司的合作為學生崗位實習、畢業實習提供了為數不少的崗位,并且能在學生實習期間根據實習生對單位的貢獻,給予一定報酬。公司愿意將他們的項目提供給學校,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畢業后能夠直接適應崗位需求,實現零培訓上崗[3]。
3.2 校企合作辦學,為企業輸送人才
經多方努力,我們學校與北大3G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學生采用訂單式培養,由他們提供教材、項目、技術支持,畢業學生由他們安排實習和就業。課程主要是現在流行的Android手機軟件開發。我們的宗旨是能有效利用公司在軟件技術和開發工具上的優勢,將學生培養成適應軟件市場需求的高級藍領。課程開設上主要是Android程序設計,項目實踐,作為前導課程學生要學習Java,之后在Eclipse環境下,加載Android插件,在模擬器中運行Android程序。項目豐富,諸如手機通訊錄開發、圖片瀏覽器開發、多媒體播放器開發、天氣預報程序、導航與地圖,及一些游戲類程序的開發。因為現在手機基本都是Android系統,學生對這類課程也有興趣,當自己開發的一個哪怕很小的程序能夠運行安裝到自己手機上的時候,心中有程序員的成就感與滿足感。上屆畢業的學生已經有部分由北京3G公司安排到相應崗位工作,學生高瑩到某公司開發對日軟件外包項目,工作中表現突出被公司評為優秀員工,上學期我們也將一些這樣的優秀畢業生回來給同學們做講座,講解他們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和體會。endprint
3.3 大力建設實訓實習基地
想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必須有好的平臺,強有力的實訓基地作為依托,才能培養出學生過硬的專業技能。校企合作是近年來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是校企合作的目標和宗旨,在實施過程中以就業為導向,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我校軟件專業與IBM軟件學院、北大3G工程師合作,也和一些軟件企業簽訂協議,由學生在課余時間應聘到測試小組,由教師領隊作為組長,幫企業的一些產品做測試,比較成功的一個案例是給比購寶網站做測試。另外蘇老師帶領學生給金融系開發了課程實踐平臺軟件,通過這種方法,學生的上課素材由原來的模擬項目變成了真實項目,通過項目融入課堂,學生可以從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累計足夠的專業技能和經驗。實訓室的開放,也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保障,擺脫了時間、人數上的限制。
3.4 打造實戰型人才的師資隊伍
計算機課程不像英語、數學一樣一成不變,有些教師可以說教課一把好手,但是長時間封閉在學校這個環境當中,對社會上IT行業的發展了解相對滯后。計算機教師必須走出去,接觸新的軟件、新的技術。
學校近年軟件招生縮減,正好老師可以從繁重的教學任務中解脫出來,更有利于自己專業技能的提高。可以用一學期甚至一年,到軟件公司掛職,參與到與企業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去,加強實踐經驗,緊跟技術發展步伐,時刻了解企業的需求,才能把握授課的方向。這就需要前面所說的校企合作,企業可以給教師提供掛職鍛煉的機會,或利用寒暑假到軟件企業應聘兼職,也是提升教師自己實戰能力的好方法。當然也可以教師自己找到相關公司應聘,更能檢驗自己的能力。
通過近年來學校安排,有的老師走出去半年,到大連東軟參加了軟件外包實際項目的開發,專業技術水平有了突飛猛進,回到課堂能將自己的親身經歷的項目融入教學,課講的更豐富、游刃有余。學校實施新的選課制度,選修該老師課程的學生數量猛增,得到一致好評。
4 改革成效(Reform results)
(1)充分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過硬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是學生未來成為一個軟件技術人員所必備的,通過CDIO模式教學改革,改變了以往學生散漫,無目的的學習狀態,學生參與到真實的項目中,了解了這個行業,激發了興趣,對自己未來有了定位和規劃,在課程實踐中,明顯發現學生創造性有了提高,不像以前老師說做什么程序就什么程序,說做成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老師演示,學生照搬。比如我們開設的Android手機程序開發,學生在開發一個通訊錄時,改進了以往通訊錄的性能,并加了私有保護功能。
(2)改善了考核模式
以往傳統的考核方式使學生學習的中間過程非常懈怠,往往臨近考試才突擊,用幾天時間,挑燈夜戰,復習重點,便可過關。引入CDIO教學模式后,軟件開發過程的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代碼編寫、實施維護各階段,剛好和CDIO的核心構思、設計、實現、運作對應起來。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提倡團隊合作,以分組形式組成團隊,對一個企業團隊的規模,選出組長,程序員,測試員,項目分階段考核,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在此過程中要保證每個成員有明確分工,相互配合完成項目。成績的認定包括中間各階段考核分,加項目最后完成的效果分,避免了以前老式考核的帶來的問題和缺陷。在考核過程中要參照企業績效考核方法和模式[4]。
(3)提高對口就業率
通過CDIO模式,將“構思—設計—實現—運作”的良性思維模式引入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開拓學生視野。以往畢業生就業崗位除一些頂尖的學生做軟件開發、網站開發維護,多數學生干著專業邊緣的工作,如軟硬件產品或設備的銷售推廣,電話銷售等工作。通過CDIO模式的教學改革,上屆學生對口就業率從以往年級的60%提高到83%,該數據希望通過未來改革過程中發現不足并改進,有望進一步提高。
5 結論(Conclusion)
將CDIO理念引入教學,使學生真正體驗未來職業,對未來工作崗位深入了解,能盡早明確職業目標。從而在學習過程中能不斷發現并改進自己的不足,朝對應的崗位目標努力。CDIO教育模式的采用,也使我們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設置和專業建設上有了強有力的指導,項目化、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專業技能,在就業質量和數量上均有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Centre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Technologies (C4LPT).
Top 100 Tools for learning(2013).http://c4lpt.co.uk/top100tools/.
[2] 王海瑞,李亞,張智斌.“計算機體系結構”課程教學建設與
改革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1(29):22-24.
[3] 李善壽.CDIO工程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的實施方法研究
[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2):33-34.
[4] 覃德澤.基于CDIO的計算機網絡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方案[J].
賀州學院學報,2011(2):110-113.
作者簡介:
聶 靜(1980-),女,碩士,講師.研究領域:數據庫開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