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操作訓練系統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教學實踐表明其可切實、有效地增強課程教學的吸引力,促使教學效果、教學效率等進一步提升,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高職;課程;教輔軟件;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課程教輔軟件在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等的作用上優勢較為突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占著重要地位,不可缺少,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手段?,F階段,隨著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具有高職特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一批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1]在課程教學一線逐步推行,如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教學練三合一教學模式等等,現行的課程教輔軟件存在的問題亦逐步顯現出來,如大多數軟件側重于教學練的某一環節,功能不夠全面,無法滿足新形勢下課程教學的實際需求,優越性沒能充分發揮出來,已影響到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大力度研發具有先進性、實用性的教輔軟件。為了適應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新的教學形勢,滿足課程操作訓練環節的教學需求,提出了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操作訓練系統(以下簡稱為操作訓練系統)的研發。
2 操作訓練系統的研發思路(The development idea
of operation training system)
2.1 系統的設計原則
操作訓練系統的設計原則是:遵循先進、務實的設計理念,以解決操作訓練教學環節中現實問題為前提,以提升教學效果、學習效率、拓展教學時空等為目標。
2.2 系統設計的指導思想
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為目的,堅決貫徹、推行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以操作訓練教學環節為主線,以學生為本,以最優化的方法實現教學所需的理念方法融合、功能融合、數據融合、界面融合、訓練情境融合。
2.3 系統設計的基本思路
(1)貫徹和推行案例式教學改革,按案例和模塊二維結構組織、疏理、整合課程教學資源并實現快速定位;用戶界面的設計與操作訓練場景(即真實的工作情境)深度融合,窗體可在其中隱藏、還原、移動,從而使操作訓練過程變得簡約、明確,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操作訓練的時間,提高操作訓練的速度。
(2)推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改革,在功能設計上力求高效、自主、開放、趣味,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專業、興趣、愛好選擇案例和訓練內容,并設計有教學演示視頻的鏈接點,學生可根據需要選擇播放,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自我訓練,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程序上緩解教學一線的壓力,最終達到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目的。
(3)推行分層式教學改革,課程案例設計面向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并可實時更新。在具體的教、學、練過程中,教師可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學案例,也可根據同班學生的不同水平安排多個案例進行教、學、練,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教學效果。
(4)為了避免網絡擁堵或網絡異常造成的困境甚至時間損失,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操作訓練系統同時支持單機運行。系統運行條件要求低,一般普通的PC機均可以安裝運行,非常便利,確保了系統的應用和推廣。
3 系統的設計與實現(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3.1 系統的功能設計
系統主要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主要功能結構圖
Fig.1 Structure figure of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3.2 系統數據庫設計
系統數據庫主要對象組成如圖2所示。
圖2 數據庫表對象組成
Fig.2 Composition of tables in the database
3.3 系統開發平臺
操作訓練系統采用C/S結構,系統在.NET Framework 4.0環境下開發,開發工具是Visual Studio 2010,編程語言是面向對象語言C#,采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是SQL Server 2008和Access2010等等。
4 系統測試及應用效果(System testing and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操作訓練系統從2011年起就開始在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訓室安裝測試,運行穩定,授課教師和學生滿意度較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全院各專業各班級的公共必修課,受益學生數呈逐年遞增趨勢,在課程操作訓練環節,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得以大幅提升。在課程教學實踐中,使用了本操作訓練系統的班級學生學習情緒、學習興趣、學習自主性、學習成績等明顯高于沒有使用的班級學生,操作訓練系統有極佳的應用效果和極高的推廣價值。圖3是2014年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藝術校區部分班級參加全區統考機試成績比較圖,結果表明:使用本操作訓練系統教學的班級機試統考成績遠遠高于沒有使用的班級。
圖3 部分班級機試成績比較圖
Fig.3 Comparing figure of operating examinations of
some classes
5 操作訓練系統的特色及創新(Characteristic and
innovation of operation training system)
5.1 特色endprint
系統在課程操作訓練環節中應用,實現了點到點的教學練功能;系統前端應用程序界面設計新穎、別致、靈巧、簡潔環保、操作簡易,對學生和老師頗具吸引力;系統檢索能力快、準、精,存儲的課程案例豐富,展現的媒體形式多樣化,不但能夠顯示文本,還能鏈接和顯示相關點的圖片,及鏈接和播放相關點的教學演示視頻;系統功能強大,圖標隱藏一個后臺管理程序入口,可實現數據的實時更新等等;系統后臺采用Access 2010和SQL Server 2008雙數據庫管理系統,同時支持單機模式運行和C/S模式運行等。
5.2 創新點
5.2.1 實現了全面融合
系統實現了現代多種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融合、功能融合、數據融合、界面融合、訓練情境融合等多方融合。
5.2.2 高效、自主、開放
系統高效、自主、開放、趣味,在教學中各取所需,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循序漸進式地增強學生和課程的適應度,教學效果和效率明顯提高。
5.2.3 多模式集成
系統設計充分考慮到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多模式集成,功能增強,保障了操作訓練教學的正常開展,避免了采用單一模式教學時可能出現網絡不暢帶來的困境。
6 結論(Conclusion)
操作訓練系統具有先進性、實用性,系統的成功研發將推動課程教學手段改革向現代化[2,3]、信息化邁進,在教學手段的改革上有著示范作用。實踐表明,在課程教學中采用先進、實用的教學教輔軟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促使教學效果、教學效率、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最大幅度地提升。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盧紅學.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發展與創新[J].職業技術教
育,2010,31(13):49-52.
[2] 唐智松.論教學手段現代化[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1998(02):47-51.
[3] 姚義靜.論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效結合[J].教
育與職業,2010(15):191-192.
作者簡介:
廖燕玲(1965-),女,本科,副教授.研究領域:數據庫技術
應用.endprint
系統在課程操作訓練環節中應用,實現了點到點的教學練功能;系統前端應用程序界面設計新穎、別致、靈巧、簡潔環保、操作簡易,對學生和老師頗具吸引力;系統檢索能力快、準、精,存儲的課程案例豐富,展現的媒體形式多樣化,不但能夠顯示文本,還能鏈接和顯示相關點的圖片,及鏈接和播放相關點的教學演示視頻;系統功能強大,圖標隱藏一個后臺管理程序入口,可實現數據的實時更新等等;系統后臺采用Access 2010和SQL Server 2008雙數據庫管理系統,同時支持單機模式運行和C/S模式運行等。
5.2 創新點
5.2.1 實現了全面融合
系統實現了現代多種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融合、功能融合、數據融合、界面融合、訓練情境融合等多方融合。
5.2.2 高效、自主、開放
系統高效、自主、開放、趣味,在教學中各取所需,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循序漸進式地增強學生和課程的適應度,教學效果和效率明顯提高。
5.2.3 多模式集成
系統設計充分考慮到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多模式集成,功能增強,保障了操作訓練教學的正常開展,避免了采用單一模式教學時可能出現網絡不暢帶來的困境。
6 結論(Conclusion)
操作訓練系統具有先進性、實用性,系統的成功研發將推動課程教學手段改革向現代化[2,3]、信息化邁進,在教學手段的改革上有著示范作用。實踐表明,在課程教學中采用先進、實用的教學教輔軟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促使教學效果、教學效率、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最大幅度地提升。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盧紅學.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發展與創新[J].職業技術教
育,2010,31(13):49-52.
[2] 唐智松.論教學手段現代化[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1998(02):47-51.
[3] 姚義靜.論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效結合[J].教
育與職業,2010(15):191-192.
作者簡介:
廖燕玲(1965-),女,本科,副教授.研究領域:數據庫技術
應用.endprint
系統在課程操作訓練環節中應用,實現了點到點的教學練功能;系統前端應用程序界面設計新穎、別致、靈巧、簡潔環保、操作簡易,對學生和老師頗具吸引力;系統檢索能力快、準、精,存儲的課程案例豐富,展現的媒體形式多樣化,不但能夠顯示文本,還能鏈接和顯示相關點的圖片,及鏈接和播放相關點的教學演示視頻;系統功能強大,圖標隱藏一個后臺管理程序入口,可實現數據的實時更新等等;系統后臺采用Access 2010和SQL Server 2008雙數據庫管理系統,同時支持單機模式運行和C/S模式運行等。
5.2 創新點
5.2.1 實現了全面融合
系統實現了現代多種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融合、功能融合、數據融合、界面融合、訓練情境融合等多方融合。
5.2.2 高效、自主、開放
系統高效、自主、開放、趣味,在教學中各取所需,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循序漸進式地增強學生和課程的適應度,教學效果和效率明顯提高。
5.2.3 多模式集成
系統設計充分考慮到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多模式集成,功能增強,保障了操作訓練教學的正常開展,避免了采用單一模式教學時可能出現網絡不暢帶來的困境。
6 結論(Conclusion)
操作訓練系統具有先進性、實用性,系統的成功研發將推動課程教學手段改革向現代化[2,3]、信息化邁進,在教學手段的改革上有著示范作用。實踐表明,在課程教學中采用先進、實用的教學教輔軟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促使教學效果、教學效率、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最大幅度地提升。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盧紅學.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發展與創新[J].職業技術教
育,2010,31(13):49-52.
[2] 唐智松.論教學手段現代化[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1998(02):47-51.
[3] 姚義靜.論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效結合[J].教
育與職業,2010(15):191-192.
作者簡介:
廖燕玲(1965-),女,本科,副教授.研究領域:數據庫技術
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