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要強化其本身的職業素質,養成和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和教育資質,并把這些傳授給學生。
關鍵詞:教師;職業;素質
小學教師是人生的第一老師,是學生經常學習仿效的榜樣。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教育中更是處于一個特殊的位置。人們總希望小學語文教師顯示其本身的職業素質,并把這些素質傳授給學生。教師職業素質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和教育資質三個方面。
一、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指從事某一職業的人所必須共同具備的思想品德。這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即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人民教育事業;執行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舉止端正,語言文明,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既為教育把握方向又提供動力。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完成小學階段的教育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型人才,有著重要意義。如果小學語文教師沒有科學的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形成教育樂觀主義,就只能做一個教育工匠?!案蕿榇盒Q吐絲盡,愿化紅燭照人寰”的獻身教育的精神,是小學語文教師思想的核心。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更要有獻身精神,才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而忠誠來源于熱愛,必須要有教育熱情,熱愛教育事業。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識,而是知道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調整教師的角色和行為,倡導師生共建課程文化,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新時期發展的需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動態生成”的課程觀,樹立“平等對話”的教學理念。
二、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包括教養能力和教學能力。小學語文是一門思想性很強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不僅有所知,還要有所感;不可以只片面地注重理解,不注重感受,使教學流于客觀形式。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有直接通過情感和意志來影響學生的感召力,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結果無須時時詢問:“你們懂了嗎?”而是應具有這樣一種觀察力,從觀察到一點點跡象—學生理解語言—作出相關的感受、體驗和反應。小學語文教師用得較多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談話法和朗讀法,這是因為語文教學相當重視培養學生語言理解的能力,不同的教師使用同一份教案,實際教學效果可能大相徑庭,區別不僅在于執教者的水平。成功高效的教學,還需要涵蓋教師本人談識與非水平教養。例如語言表達,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通常是感知語音、字形而刻意理解語音、字形所表示的意義,并作出相關的反應。
小學語文教師不應該只是簡單地掌握現代教學方法,同時要善于依靠現代化教學法分析資料。積累自身教學任務的經驗,最大限度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著眼學生終身發展,培養學生全面語文能力”的教學觀念,使學生掌握適當的方法,必須使自己的知識儲備具有新鮮的活力,必須樹立自身終身教育的觀念,不斷“充電加油”接受繼續教育。
三、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資質
教育資質,強調的是對教師人格特質和人格品質的要求。鄧小平在1978年全國教育會議上說:“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苯處熓且环N特殊的職業,具有鮮明的職業特征。教育工作者應具備一定的特殊條件,必須經過專門的職業訓練。師范畢業,為當教師奠定了基礎,教師不能只希望自己在學校學到的全部知識足夠將來教小學??梢妿煼懂厴I生走上工作崗位時,還不能達到完全合格的要求,只能是“應急水平教學新手”。小學語文教師要用進修來提高思想政治、職業道德,提高思想文化和業務素質,提高文化程度。從人格特征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需要有較強的感受能力,情緒穩定,注意力強,善于自省,樂于人際交往;就人格品質而言,教師應當公正、寬厚、仁愛、自信有責任感、有事業心。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熟練地掌握有關的語文專業知識,適應未來教育的發展,擴大教育的視野,拓寬教育思路;又要重視素質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從各方面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師德師風教育,自覺做到認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一心撲在教學上,刻苦鉆研,精心培育,無怨無悔。激發自我發展的愿望,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主動鉆研教育教學理論,增強自身素質,轉變思想觀念,改進教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參考文獻:
[1]趙宏義.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王深根,毛建華.新課程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王紅梅,女,1978年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蒙城縣城關鎮第六小學,研究方向:有效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