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翃
摘 要: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關鍵是老師對學生實施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并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激發;提高;教學效果;求知欲;自身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73-01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那么怎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呢?那就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要把教學對學生的要求轉變為學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中學生思維活躍、情感豐富,有強烈的求知欲的特點,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才能夠創造有效課堂。
一、教師教學語言表達要有趣味性。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表達形式上的藝術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學能力,其中教師講課的語言感染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天真活潑、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顯,語言風趣,講解生動,使學生愿意聽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夠讓他們在較為輕松的環境中接受知識,增加技能這是一位中學物理教師應有的一項基本功。
二、教師要從創設情境入手,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起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如:初二物理講到“沸騰與蒸發”一節時,精心設問可按下述程序進行:教師在講臺上放一盞酒精燈,然后舉起一張紙,放在點燃的酒精燈上,會燃燒嗎?“會”。“那么,用紙折成一只盒子放在燈上會不會燃燒?”“當然會”。教師將紙盒里裝滿了水,待紙盒濕透了,倒出水,放到點燃的酒精燈上,結果紙盒沒有燒起來。學生說“這有啥稀奇,紙盒濕了當然不會燒起來。”教師問:“為什么紙盒濕了,就不會燒起來呢?”此時學生急切等待教師的解答,這時就激發了學生的濃厚的認識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老師這時來講授內容,教學效果必大大提高。如果教師將這些物理情景用簡單的草圖表示出來,然后讓學生去自己立方程,就很容易的解出結果來了,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興趣的。
三、教師要以良好契機為基礎,立足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學內容都能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要以良好的契機為基礎,立足于誘導學生的興趣。如:學習引言時,教師可做這樣一個實驗,拿一只筆套豎立在講臺邊緣的紙條上,然后問誰能拿出筆套下面的紙條又不接觸或碰倒筆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紙條的一端,用另一只手迅速抽出紙條,這樣能使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中,既使學生產生興趣,更使學生在終身難忘的小實驗中獲取和鞏固了知識。
四、教師要有效利用現代化教學設施提高學生的興趣。
隨著科學發展,計算機的普及,各種現代化教學技術走進了課堂。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軟件和自制教學課件,豐富教學內涵,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五、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運用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時,教師本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熱愛物理學科的情趣,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巨大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物理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科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注意物理學科知識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調查法、文獻法等對學習方法,使學習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先進的教學媒體,走進了課堂。
總之,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作為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實施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并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編著.教師教學用書[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第一、二、三冊.
[2] 許國梁主編.束炳如等改編.中學物理教學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