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飛
摘 要:地理學科是一門領域寬廣、內容豐富、學科思維綜合能力強的課程,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能用動態模擬地理現象、化繁為簡、調動學生情緒。同時,多媒體的引入還實現了地理教學由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地理教學方式向開放的、立體的、多向的教學方式的轉變,真正實現了社會化的資源共享。
關鍵詞:高中地理;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330-01
隨著我區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各個學校在教學質量上不斷提高。高中地理屬于文科知識,在分科之前,很多學生對地理知識很茫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提高教學質量,讓高中地理具有一定的樂趣。現在,高中學生學習非常緊張,加上地理知識非常廣泛,很多知識都具有很強的復雜性,所以學生在很多方面都不能更好地掌握。為了讓學生對地理知識更加感興趣,也為了讓高中地理知識更加明了化,教師集思廣益,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巧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高中地理知識進行全面的詮釋。
一、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1、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入地理課堂進行教學,通過制作地理教學軟件,使講授的知識具有動態感,圖文并茂,更加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上來,這對地理教學是非常有幫助的。例如,在講授到“地殼運動”時,我們把“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做成動畫,先把畫面做成水平巖層,在內力作用下,巖層慢慢發生變形彎曲,形成相應的向斜,背斜,這時顯示的圖像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然后,顯示背斜軸部在張力作用下容易發生張裂,遭受外力侵蝕的速度較快;相反,在向斜軸部產生局部壓力,抵抗風化侵蝕能力較強,遭受外力侵蝕和速度較慢,差異性的侵蝕繼續發展,使背斜部位成為谷地,向斜部位轉為山峰,即“向斜成山,背斜成谷”。這一動畫的模擬顯示,使學生難以理解的地形倒置現象變得形象直觀、印象深刻,提高了學習地理的興趣。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地理學科中許多地理過程無法直接觀察,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述,學生很難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輔助可以打破時間、空間限制,通過時空、大小虛實等的變換手段,明晰地把眾多地理現象、 事物及其變化的過程和規律再現于課堂上,不僅可以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而且可以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主動學習,為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必要的空間和時間。例如,在講授到“地球的運動—公轉和自轉”時,如果教師平鋪直敘地講解, 學生就根本想象不到地球是怎么運動的,而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不僅可以很直觀形象地將地球的運動展現給學生,而且可以在展現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而地球的公轉卻產生了四季的變化”“如果地球只有自轉而沒有公轉,那么地球上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反之,如果地球只有公轉而沒有自轉,那么地球上又會出現什么情況呢”通過設問條件的變化,把看似無疑的結論問題化,從而激發學生思考和參與課堂活動的欲望,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球的運動。
3、有利于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 地理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貫于始終的基本技能。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是要求學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實到地圖上。教材中的一些圖形、運動過程等內容的主要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但是這些內容在圖片設計中是靜止的,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把圖片情境由靜態變動態,把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例如,在講授到“洋流”的課程中,借助多媒體手段把海水的這種大規模周期性的運動真實狀況展示出來,海水在地球表面不斷流動,流動方向和變化規律,用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同學們一看就明白和理解了,并且記憶時間長,在圖上就能標出來,再遇見地圖就能夠活學活用,把知識與地圖結合,把靜態變為動態表示出來,大大提高了學生讀圖和用圖的能力。
二、高中地理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顯現出的強大功能備受廣大師生的青睞。然而,我們在看到多媒體教學的優點的同時,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仍然居于輔助地位,而不是主導地位。因此,在多媒體教學沖擊傳統教學的浪潮中,我們不應該忽略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運用中的問題。
1、多媒體教學要與傳統的地理教學有機結合
應用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化中學教育的必然趨勢,但其終究只是一種先進的輔助教學媒體和手段,人才是教育媒體的駕馭者。教育畢竟是一個將自然人培養為社會人的過程,而傳統教學中的人與人、 面對面的心靈交流是程序化多媒體教學無法取代的,因此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在實踐中將傳統教學中優良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會使課堂教學更加完美。 只有正確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借助現代教育媒體的作用,在為高中地理教學注入生機活力的同時, 使高中地理教學沿著更健康的軌道走向現代化。
2、多媒體教學要與地理教學的目標和要求緊密結合
多媒體教學課件是為進行教學活動而設計開發的計算機軟件,是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以計算機作為教學媒體的體現,其特點是在教學上通過采用這種更為靈活、更易接受的方調動學和教的積極性,在不加重教師和學生負擔下,高質量完成教學工作。因此,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不能過分追求視覺的圖像、聲音和色彩,否則學生易將注意力集中于屏幕,學習興趣難持久。多彩的畫面和逼真的三維動畫等雖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容易使學生忽視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行、舉止等形態,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緊扣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和要求,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擴充課本之外并且對學生有用的知識。
總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既可以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又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作為新時代的地理教師,必須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掌握好現代教育技術,探索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卓有成效地開展現代化教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步。使我們的地理教學工作更生動、更豐富、更具有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