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陽
摘 要:漢字的書寫,不僅是識字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對孩子注意力專注的培養和文化內涵的滲透。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寫字教學成為了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寫字教學;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353-01
書寫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俗話說:“文如其人,字如其表。”這是因為字寫得如何往往反映一個人學識、氣質、性格、風度等。寫字課,其重要意義不僅在于它能提高學生的字書寫素質,還滲透著育人的功能。新的課程標準實施后,對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并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通過多年來的實踐,使我對低年級的寫字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體會:
一、營造環境,培養興趣
寫字并非一招一夕所能練成的,關鍵在于持之以恒。要讓生性好動的孩子喜歡寫字,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必須重視學生寫字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之一。”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固有的心理特點,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只有當學生對寫字產生興趣時,學生才喜歡寫字,才能寫好字。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1、營造氛圍。學校的墻壁、櫥窗、教室里的黑板報等都是是學校寫字教學的窗口。寫字標語牌,書法名人畫像,師生書法作品,再加上精煉的語言簡介,便能營造一種書法藝術氛圍。注目觀賞,深受感染,燃起學生心中對寫字的渴望之火,讓學生喜歡寫字,樂于寫字,把寫字當成快樂的事去做。
2、故事激趣。孩子們都愛聽故事。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他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他們對漢字的喜愛。我經常給他們講一些書法故事,如: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岳飛“沙土練字”等等。讓他們接受書法教育的熏陶同時,也提高了興趣。
3、活動激勵。我在教學過程中盡量給學生提供機會,讓眾多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如:課堂上,教師范寫之后,讓幾名實力相當的學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比賽寫字,其他學生共同評議,指出優劣。這樣能激發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二、指導姿勢,養成習慣
小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危害不小,輕者影響寫字質量,養成不良習慣;重者影響生長發育、不利身心健康。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以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書寫,有利于書寫的規范,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采用的方法有:
1、編寫兒歌。把一些寫字要領或握筆姿勢編成兒歌,讓學生理解記憶,。如: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握筆姿勢,我就給他們編了歌謠:“老大老二對對齊,中間只隔兩毫米,老三老四齊用勁,寫出字來真有力”。讓學生邊背歌謠邊照做。
2、做寫字操。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建議老師們在每次寫字課前做“寫字操”,(閉眼、吸氣、頭正、肩平、身直、臂開、睜眼、握筆、寫字、足安)真正做到“練字先練姿”。
3、親身體驗。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反復抓,抓反復,尤其應引導親身體驗,自悟問題的緣由,才能收到效果。
三、指導觀察,掌握方法
我們的寫字教學應當教給學生科學的寫字方法。學生學會了方法,就學會了舉一反三,在以后的寫字過程中就能達到得心應手的效果。
1、學會觀察。學習寫字,應學會觀察、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筆順,養成觀察習慣。如教學《口耳目》一課時,我就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有利資源,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認識事物,了解事物的形狀、特點;接下來引導學生觀察各圖右下角的象形字,讓學生將圖形與字形對照比較,從形上了解相似處,認識象形字;然后,再引導學生觀察現代漢字的形狀,將圖畫、古象形字、現代漢字三者綜合對比。這樣,學生通過觀察,既了解古人造字的規律,了解祖國的漢字文化,又從中學到觀察漢字、比較聯想、識記字形的學習象形字方法,達到了學會漢字知識,提高書寫與欣賞能力的目的。
2、運用比較。要提高寫字能力,在練字的時候就應該做到反復比較、反復推敲。如教《黃山奇石》時,學生反復比較“它”與“安”兩個字后,得出都是上下結構,而“它”是上大下小,“安”是上小下大的特點。學生在腦海中留下比較深的印象,寫字時就能胸有成竹,筆聽使喚。對小學生來說,寫好一個字,都有一個由不好到好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不斷地將自己寫的字與范字進行對比,比出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進步。
三、教師示范,潛移默化
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之一就是: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教師具有示范性的特點,教師的榜樣作用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影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的名言更是道出了教師的表率作用。教師以身作則對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平時的課堂板書,批發作業都應該注意書寫的姿勢,握筆的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的應該是一個端正的漢字。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
四、注重評價,提高質量
1、評價因人而異。教師批改學生的寫字時,總是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寫得好的得“優秀”,并寫上“你真棒,再加勁!”寫得有進步的也給“優秀”并寫上“有進步!相信你下次會寫得更好!”寫得不好或寫錯的字,當面訂正等。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
2、激勵性評價。寫好字是一個過程,其實有效的評價也應該成為一個縱向、連續的過程,這就需要老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做個有心人。例如我在班級中開展了評比“寫字之星”活動。
總之,要讓學生寫好字,教師必須要下工夫,要耐心輔導,學生貴在堅持,要讓學生在寫字中體會到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