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軍
摘 要 為了解偏遠山區初中學生物理學習的心理狀態,進而尋找有效的應對策略,本研究采用自編的《初中學生物理學習心理狀態調查問卷》對253名偏遠山區初中學生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1)受測者學習物理的信心整體處于中等水平,男生自信心明顯高于女生,少數學生失去信心;(2)受測者學習物理的壓力偏高,且女生顯著高于男生;(3)受測者對物理成績歸因于個人努力的比例較高;(4)男女生喜歡物理課的程度相當,男生進入學習物理的心理準備程度低于女生,但是男生的適應能力明顯高于女生;(5)大部分初中生的學習計劃性不強,學習方法不正確;(6)初中生很少主動請教老師,但能常與同學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關鍵詞 山區 初中 物理 學習 心理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1 調查背景
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心理學研究者在對學習成績進行歸因時,發現信心、壓力、歸因、心理準備、行為態度、社會支持與人際交往等對學習成績有重要的影響。筆者所處的清遠市佛岡縣有12所初級中學,其中處于偏遠山區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多,因此對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尤為重要,而且目前對這一問題的相關研究很少。筆者以物理學科為例,對偏遠山區初中學生物理學習心理狀況進行研究,進而尋找有效的應對策略,為各位同行提供參考依據。
2 問卷設計與論證分析
2.1 問卷基本情況
筆者共發放調查問卷263份,共回收257份,回收率97.72%,其中4份作廢,有效卷253份,有效率98.44%,筆者以此為依據做了一些調研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調查對象
本研究從清遠市佛岡縣某中學初二、三級以整群隨機方式選取部分學生為研究對象,共253人,其中男生122人,占48.22%,女生131人,占51.78%。研究對象的分布情況見表1:
2.2.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編的《初中學生物理學習心理狀態調查問卷》,共16道題目,包括6個維度,分別是信心,壓力,歸因,心理準備,行為態度,社會支持與人際交往。
2.2.3 問卷施測
以班級為單位集體施測,整個施測過程是在施測者(教師)的監督下進行,以指導語指導被施測者(學生)填答問卷。
2.3 調查問卷分析
2.3.1 學生對學習初中物理的信心程度
對偏遠山區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程度進行分析,結果見表2和表3。從表2可知,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整體處于中等水平,其中只有22%的學生對學習物理充滿信心,有63%的學生對學習物理只有一點信心,有7%的學生已經對學習物理失去了信心,甚至有8%的學生未曾仔細想過,處于無所謂的狀態,而且男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明顯高于女生。從表3可知,接近七成的學生曾經說過否定自己的話語,女生否定過自己的比例明顯高于男生。
造成這些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基本的是被大部分施測者的童年成長環境比較艱苦,這部分學生家長的文化程度比較低,家庭教育方式不得當,而且這些偏遠山區的孩子,見到的事物沒有城市孩子多,獲取信息渠道少,造成孩子見識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偏遠山區大部分家庭還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這也是導致女生在學習方面不如男生自信的原因。教師可以通過調節學生的認知,增強學生的獨立性,來改變學生的自我認識;并且要做到合理地評價學生,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使學生自信;一方面引導學生正確歸因,開展積極歸因訓練,讓學生全面分析成敗的原因;另一方面運用激勵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甚至可以提醒學生改變自身姿勢和表情,從形態上體驗自信。
2.3.2 學生學習物理的壓力水平
壓力是人的內心沖突和與其伴隨的強烈情緒體驗,是各種心理沖突和挫折及其導致的一系列消極情緒。由表4可知,被施測者中認為壓力很大的達到36%,女生高達44%;認為沒有壓力的只占總人數4%,其中男生達到7%。可見,偏遠山區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壓力水平偏高,女生明顯高于男生。學生的壓力主要源自學習、父母、老師和同伴、環境、自我發展和時間六大方面。偏遠山區初中學生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夠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在平時的生活中給子女施加過多的壓力,而且生活環境的艱苦也加深了學生對父母觀點的認同。然而由于受家庭條件的限制和偏遠山區教育質量偏低的影響,導致自我發展受限,使得他們的強烈成就動機和現實發生矛盾,最終導致壓力偏高。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壓力轉化為學習動機,再根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對教學進行調節。其要旨是,學習效率先隨學習動機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到達峰值后學習效率又隨學習動機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說明適中的學習動機水平學習效率最高。但這種適中的學習動機水平又隨學習的復雜程度而變化。對于簡單學習,達到最高學習效率的學習動機水平應適當偏高;對于高度復雜學習,達到最高學習效率的學習動機水平應適中偏低。由此可知,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學習任務的不同難度,恰當控制學生學習動機的激起程度。在學習較容易的課題時,應盡量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使學生盡量緊張;而在學習較復雜的課題時,應盡量創造輕松自由的課堂氣氛,在學生遇到困難或出現問題時,要盡量心平氣和地慢慢引導,以免學生過度緊張和焦慮。
2.3.3 學生對學習物理好壞的歸因
歸因傾向是持續影響學生對學習成績歸因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導學生對學習成績進行積極歸因的前提。由表5可知,偏遠山區初中學生對物理成績歸因于個人努力的比例較高,其中女生認為男生頭腦較靈活而更容易學好物理的比例大于男生;認為女生做事較細心,更容易學好物理比例只有1%,甚至出現女生沒有人認同這一觀點的情況。可見,大部分學生對物理學習成績好壞的歸因都比較合理,相信能否學好物理的關鍵在于個人的努力程度,但是仍然有小部分同學認為性別差異影響比較大。教師應經常引導學生對失敗作出努力不夠的歸因,使學生相信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從而增強自信心。對于那些總將學習成績不好歸因于不可控因素(例如性別差異)的學生,教師應通過創設一系列的活動,使他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讓他們相信學習成績的好壞是自己能夠控制的。
2.3.4 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準備
進入初中后,學習環境、學習方式、老師要求等方面都與小學有較大的不同,而且物理學科是首次接觸,常會有一些學生在這一階段出現適應不良,或者學習興趣淡漠的情況。如果學生對環境適應不良,或者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破壞,其影響不可低估。從表6可以看出,喜歡上物理課的學生比例達到70%,其中女生所占的比例略高于男生;但是明確表示不喜歡上物理課的女生高達10%,明顯高于男生的1%;認為無所謂的比例高達25%,其中男生所占的比例為31%,明顯高于女生的19%。可見,女生喜歡物理課的程度與男生相當,但是男生進入學習物理的心理準備程度低于女生。從表7可以看出,認為科任教師會對學習物理科的興趣有影響的占68%,其中認為影響較大的占29%,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認為科任教師不會對學習物理科的興趣有影響的男生占43%,女生占22%,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由此可見,男生的適應能力明顯高于女生。教師應該逐步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興趣。根據初中學生好動、愛游戲的特點,課堂設計中可以增加各種有趣的實驗,讓學生積極參與。由于初中女生的情緒較男生不穩定,依賴心理較強,教師更應該從正面評價女學生。初中學生開始出現目的性行為,有了一定的自控力。教師針對學生的這些特征,不應單純將剛接觸物理科學的主要目標放在學習成績上,最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學生適應學校環境,培養學習興趣和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上,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3.5 學生學習物理的行為態度
由表8可以看出,能夠及時預習的學生只占總人數的5%,甚至高達20%的學生不能及時預習。
由表9可以看出,能夠及時復習的學生所占比例也相當少,無論男女生都不超過10%,甚至不進行復習的達到13%,大部分學生都是有時預習,有時復習。由表10可以看到,能夠經常擠時間學習物理的初中學生占7%,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大部分學生都是偶爾學習物理,占87%;從來不擠時間學習物理的有6%,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由此可知,大部分初中學生的學習計劃性不強,學習方法不正確。教師應該適時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教育。
2.3.6 學生的社會支持與人際交往能力
由表11可知,能夠與教師交談關于學習方面事情的初中生,僅占9%,甚至有29%的初中學生沒有與老師交談。可見,學生很少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由表12可知,能夠與同學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占32%,比例遠高于尋求教師的幫助。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建立和諧、 融洽的師生關系。
3 調查結果及教育建議
(1)偏遠山區的初中生學習物理的信心整體處于中等水平,男生自信心明顯高于女生,少數學生失去信心;(2)偏遠山區初中生學習物理的壓力水平偏高,女生明顯高于男生;(3)偏遠山區初中學生對物理成績歸因于個人努力的比例較高;(4)女生喜歡物理課的程度與男生相當,但是男生進入學習物理的心理準備程度低于女生,男生的適應能力明顯高于女生;(5)大部分初中生的學習計劃性不強,學習方法不正確;(6)初中生很少主動請教老師,但能常與同學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相關教育建議詳見各項調查問卷分析。
參考文獻
[1] [美]保羅R.佰頓,戴維M.伯德著.有效的教學方法[M].盛群力,胡平洲,閆蔚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1.
[2] 王道均,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3]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