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毅
【摘 要】隨著公益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高校校 級志愿組織作為以支持大學生參與公益事業為目標的校級組織,它們與其它學生組織以及社會公益機構有著怎樣的區別?這樣的區別又會對發動大學生參與社會志愿服務產生怎樣的影響?
【關鍵詞】高校校級志愿組織;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
一、相關概念界定與個案對象介紹
(一)高校校級志愿組織的概念界定
本文提到的高校校級志愿組織是指在高校中直接在校團委領導下,由學生自己組織運轉,以支持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為組織目標的學生組織。從這一界定中明顯可以看出,高校校級志愿組織與一般的校級組織相比其活動內容主要是志愿服務,具有公益性;與其它大學生公益組織相比,它是在校團委直接領導下的校級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學校,具有半官方性;與社會公益機構相比,它是由學生在學校中建立的,擁有更多的大學生人力資源,具有學生性。
綜上所述,高校校級志愿組織具有公益性、半官方性和學生性三個特點,這些特點使得高校校級志愿組織在發動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實踐中具有獨特的優勢。
(二)對所選個案基本情況的介紹
本文選取了作者便于研究的云南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以下簡稱:云大青協或校青協)作為研究對象,將其與云南大學的其它學生組織和社會公益機構進行比較。
云南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于1999年,在校團委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奉行“青春十載,志愿終身”的辦會理念,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以“立足校園、服務社會、鍛煉自我”為宗旨,其包含了大學生志愿服務的主要形式“大型會議和賽事;公益性志愿者活動”兩個方面,為大學生參加社會志愿服務的提供了一種重要的渠道。
云大青協具有高校校級志愿組織典型的3個特性,對它進行分析可以有利于我們更好的分析高校校級志愿組織在組織大學上參與社會公益實踐中發揮的作用。
二、校青協在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中與其它組織的區別
(一)校青協與其它校級組織的區別
校青協作為云大的一個校級組織,它與其它校級組織的主要區別在于校青協是一個以支持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為主要目的的公益組織,它擁有許多的公益活動,可以為大學生提供許多的志愿服務的機會。在現代社會中,公益事業的發展與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現實需要,激發起了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實踐的熱情,近年來青協每年招新時的報名人數均遠遠超過學生會、社團聯合會、自律委等校級組織,這表明當今的大學生在認識到自身需要社會實踐的同時也愿意為社會做出相應的貢獻。
因此,校青協作為唯一個校級組織中以志愿服務為宗旨的學生組織,其可以調動大學生參與社會志愿服務的熱情。
(二)校青協與其它大學生公益組織的區別
除了校青協外,在云大還有兩類大學生公益組織,分別是:各個學院的青協和學生自發組成的公益社團。
相較于各學院青協,校青協更具有廣泛性和全校性,這使得校青協可以從整個學校吸納成員,在成員質量一致的條件下,校青協內部成員數量更多,可以開展較為大型的活動;在對外互動過程中,校青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整個學校,而各個院青協則不能。同時,校青協相較于院青協而言,其更不容易收到團委老師的影響,自主權更大。
相較于學生公益組織而言,校青協是一個校級組織,而其它公益組織則是以社團的形式存在。校青協作為一個校級組織,有著比其它公益社團更為完整的組織結構與較為完善的制度,因此在組織活動的效率和質量上均好于學生公益社團。同時,由于“學校的行政領導對學校各組織具有重要影響”,而各個社團均由校社聯統一管理,校青協則是一個與校社聯平級的均在校團委下直接管理的組織,在活動申請和審批上均有著巨大的優勢。
校青協的廣泛性與全校性以及在與學校行政部門溝通較為便利,使得校青協在大學各個志愿組織中可以充分發揮校級組織的優勢,成為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志愿服務的骨干力量。
(三)校青協與社會公益機構的區別
校青協與社會公益機構相比,就人員而言校青協的構成人員均是在校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均是利用個人休息時間自愿參加;社會公益機構則是聘請專業的全職人員。就組織目的而言,校青協是以組織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為目的;而公益機構則是著重于關注社會的某一方面問題,這兩個方面決定了青協在組織資源上明顯落后于公益機構。但在大學生人力資源方面,青協則可以成為各公益機構的有效補充。對于公益機構而言,人力缺乏是普遍現象,具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大學生,可以較快的適應環境的要求,對機構的人力資源是一種有效的補充。青協在這一方面可以很好的與公益機構相對接,既解決公益機構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又幫助大學生找到參與社會公益實踐的機會。
因此,校青協可以在大學生與社會公益機構之間發揮紐帶作用,將大學生與社公益實踐連接起來。
三、結語
從云南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個案中可以看到,校級志愿組織在聯系社會公益機構,為大學生提供參與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其公益性、半官方性和學生性三個巨大特點,廣泛吸引大學生加入社會公益實踐中,在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化程度,促進大學生與社會相接軌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學校與相關部門應當大力扶持校級志愿組織的生存與發展,充分發揮其在組織大學生參與志愿活動中發揮骨干作用,促進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實踐。
參考文獻
[1] 宋來,錢嫦萍.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價值研究[J].青年探索,2008(5).
[2] 馬鳴,孫紅磊,張志剛.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動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燕山大學學報,2008,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