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紅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高校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型,畢業人數連年增加,就業形勢日趨嚴重,畢業生就業問題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社會的穩定、高校的發展。就高校發展來講,既需要持續提高畢業生培養教育質量,又需要輔導員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明確職責、掌握方法等,切實有效的做好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關鍵詞】就業形勢;輔導員;就業指導
教育部24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提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承擔著育人的重要任務,處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線,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方面有很多有利條件,但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也有很多不足,如何更好的發揮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對于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一、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就業觀念不切實際,有業不想就。很多的大學生沒有正確認清當前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就業時寧要大城市一張床,不要小城市一幢房,一味地強調到發達城市高薪部門就業,盲目追求待遇高、工作環境好的崗位,忽視自身條件和個人的專長,以為一次就業定終身。大學生的就業時自愿去西部、去農村、去基層等條件艱苦地方的人并不多,即便想去也是被迫無奈,很少有人真心實意想去。而現實社會是在西部、農村、基層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可見大學生的擇業取向偏離社會現實是大學生就業難的思想根源。
(二)核心競爭力不強,綜合素質不高。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認為“核心競爭力是指不易被競爭對手效仿的,具有競爭優勢的,獨特的知識和技能”。核心競爭力不僅僅是綜合素質的體現,更側重于競爭力,通過就業這一社會的檢驗就會發現。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溝通能力不強,團隊合作精神不強,專業知識不扎實,沒有積極良好的心態等。
(三)就業定位不準確。大學生缺乏對自我客觀、科學的認識,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社會需求不關心,對職業目標模糊,不能很好地將自己所學專業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有不少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不能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過高地追求超越自身素質的職業和社會提供的條件,缺乏正確的擇業定位。
二、當前輔導員在就業指導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必須政治過硬、素質全面。高校的輔導員隊伍大部分都是本科和碩士應屆畢業生,缺乏必要的社會實踐經驗和系統的就業指導理論知識。而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除了需要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了解黨和國家有關就業方針政策之外,還需掌握如倫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知識。由于專業的局限性,在跟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缺乏理論性和針對性。
(二)就業指導職責模糊,缺乏統籌管理。目前高校輔導員所面臨的學生事務性工作逐年增加,工作面越來越寬,工作量越來越大,這就導致輔導員崗位職責不明,事務性工作纏身,輔導員扮演的是多面手的角色,所以很難把百分之百的熱情投入到就業指導工作中來。
(三)就業指導方式簡單,難以做到因材施教。大多數發道遠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隨意性很大,形式和內容比較簡單,一般停留在講解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手機需求信息等內容的宣讀上,這種對所有學生同時灌輸的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指導中缺乏針對性,對學生沒有實際幫助。
(四)就業指導全程化意識薄弱,缺乏調查評估。由于輔導員處理日常事務太多,很難把所以時間花在就業指導工作上來,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基本上集中在畢業班學生,所以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只能“臨陣磨搶”,沒有形成從新生入校開始全過程系統化、規劃化、科學化的就業指導體系。此外,對已經畢業的學生很少關注和回訪調查,很難為以后的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參考和依據,不能有效地改進就業指導工作。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如何抓好大學生的就業工作
(一)不斷擴充知識體系,提高就業服務水平。輔導員要時刻關注就業趨勢,全面了解國家、地區的就業政策法規。同時要自學掌握如倫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知識,這樣在做就業指導時才能有理論支撐,不會力不從心。
(二)著眼培養大學生的核心競爭能力,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大學生要擺正心態,樹立全新就業觀念。大學生要擺脫天之驕子的思想,低姿態走進職場,不要眼高手低,而錯失就業良機。不能一味追求“孔雀東南飛”。大都市就業競爭壓力大.而城鄉基層單位為大學生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天地。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寓就業教育于日常活動中。可以利用組織主體討論、經驗交流等形式,給學生介紹往屆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分析本專業的就業前景;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模擬面試、求職洽談會、求職簡歷設計大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對一輔導;組織社會實踐活動,例如三下鄉、社會調研等活動使學生深入基層,了解社會需求,進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組建“促進學生就業”為目標的學生社團組織,讓學生全面參與到學校的就業工作中,調動學生主動就業的熱情,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為順利就業打下基礎。
(四)樹立就業指導全程化觀念,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工作。大一時輔導員就要使學生加深對本專業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認識,增強大學生學習專業的自覺性、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目標并讓學生初步了解將來所從事的職業,為將來制定的職業目標打下基礎。同時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人才庫”檔案,記錄學生的特點、興趣、職業能力傾向等內容,以方面更好的推薦學生就業。與已經畢業的學生保持聯系,定期對已就業學生思想政治、業務能力、生活質量等方面開展跟蹤調查,有利于畢業生跟蹤的穩定,也有利于學校發現先進典型,激勵在校學生繼承并發揚優良傳統。
參考文獻
[1] 王新,馮玉雙.大學生就業難的癥結分析[J].人口學刊, 2010(3):56-60.
[2] 朱海.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學理論,2011(9):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