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鸝
摘 要:國際合作是中國民用飛機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國際合作存在各種風險。如何進行風險的有效控制是民機產業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該文首先進行了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風險影響因素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風險的識別、估計和評價分析。最后,給出了運用失效模式及危險分析FMEA方法對民機研制國際合作進行有效的風險規劃、應對和監督。
關鍵詞:民機研制 風險控制 國際合作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b)-0177-02
民機產業屬于國家的戰略產業,我國民機發展由于起步較晚,發展落后于波音、空客等國知名民機制造商。為民機產業選擇正確的發展路徑,并保持國際競爭優勢是民機產業發展的戰略問題。鑒于我國民機產業的發展現狀,通過國際合作來提升自身的研發、生產和管理能力是必由之路。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航空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民機研制方面仍存在可用資源有限、設計力量薄弱、研發和管理經驗不足的問題,且國內研發機構缺乏國際認證資質。走民機研制的國際合作道路是民機企業發展的戰略需要,可以整合全球能力以使企業獨具特色,構建經過認真調整的全球業務設計,發現和消除整合中的障礙。當前,中國航空運輸的巨大需求給民機研制尋求國際合作帶來良好契機,國際航空制造企業紛紛搶灘中國,有助于民用航空的技術輸出。
然而,民機研制的國際合作不可避免地存在風險。這種風險有源自于國際合作所固有的技術和管理風險,也有由于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帶來的戰略風險。如何對風險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是中國民機產業能否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
該文擬對民機研制的國際合作風險控制進行研究。首先對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風險進行影響因素分析。其次,對各類風險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風險控制方法。
1 民機研制國際合作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1.1 全球化合作中的戰略風險
民機研制的國際合作過程受到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發展、中外關系的影響。我國民機研制采用主制造商—— 全球供應商合作模式,供應商的選擇經全球招標。有必要提前應對全球化合作中的戰略風險,在項目發展的關鍵時刻,從戰略高度出發,在供應商產品的質量、進度、技術、成本等方面作出果斷決策。
1.2 民機研制關鍵技術知識產權壟斷風險
民機產業是典型的高技術產業,也是歐美實行技術壟斷的重點產業。盡管國際主流民機制造商都采用了全球采購、分包生產,甚至聯合研制的模式,但關鍵技術和研制成果的知識產權都被嚴格控制,成果的技術轉讓更是受到政府部門的嚴格審查。我國曲折的民機發展過程表明,民機研制采用國際合作的前提是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機產業。在項目合作中把握主動權,保證在技術不受制于人。
1.3 供應商管理風險
中國民機制造商作為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的國際合作過程的主體,應建立科學合理的供應商管理模式架構,以應對由于項目管理和協調不當導致民機研發中出現的各類風險。對供應商進行資質管理和審核、簽訂質量保證和知識產權協議,積極應對供應商管理風險。
1.4 技術風險
現代民機在確保設計安全性的基礎上,越發重視運行經濟性。民機市場定位的變化,包括民機飛行性能、航線網絡規劃、特殊飛行環境要求等變化將會帶來各種技術風險。這種技術風險將體現在民機的設計、工藝、材料、設備和供應商選擇等多個方面。在供應商國際合作過程中,應加強民機市場應用調查,提升民機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1.5 供應商產品適航風險
民機整機設計的安全性體現在民機研制的各個方面,供應商產品的適航性是保證整機適航性的前提。民機研制過程中,根據客戶選型要求進行設備的加裝本身就存在適航和安全性風險。主制造商應對供應商產品的質量管理方面進行嚴格的風險控制。
2 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風險分析
民機研制國際合作風險分析是識別、估計和評價風險對整個研制項目的進度、性能質量和費用等的影響,是進行風險有效控制的依據,如圖1所示。系統建立項目風險的系統評價表,對風險因素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并估算出各類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導致的損失,從而確定國際合作項目的整體風險水平,為處置關鍵風險提供科學依據。
項目風險分析可采用失效模式及危險分析FMEA方法,在統計數據的支持下,研究風險要素和風險模式,確定各風險模式對項目其他組成部分的影響。
2.1 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進行風險分析的第一步。應弄清國際合作項目的組成、各變量的性質和相互間關系、項目與環境的關系等。在此基礎上,將風險劃分為不同的風險類型。
2.2 風險估計
風險估計就是估計風險的性質、估算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根據選定的計量標度將風險后果量化。風險估計一般采用客觀、主觀或主客觀結合的方式進行。采用風險FMEA分析法,對可估計出的重要、關鍵項目風險,主制造商可預先采取措施消除風險,如采用風險低的其他合作方案,或者采取措施使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從而將項目風險控制在前期。
2.3 風險評價
將民機研制項目作為一個系統,在國際合作風險分析中導入FMEA的方法,利用其分析技術排列出各階段、各種風險因素的風險量化值。
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技術風險的不確定性很高,采用FMEA方法,可以利用設計、工藝、選購設備的FMEA分析結果,結合風險測評指標表,按照評分準則,采用專家評分法,對分包項目進行風險估計和評價,得到項目中已識別的風險事件排序清單,以及項目整體風險值大小,便于主制造商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實施風險管理。
風險評價過程中,首先采用風險數進行初步分析:endprint
風險數=風險發生概率×影響程度等級。
在這一公示中,風險發生概率等級是根據風險發生的可依據經驗。影響嚴重度等級是指該層級的項目風險事件對項目自身影響等級,或對同層級其他項目或高層級項目的影響等級。
其次,采用風險測評指標表進行分析。依據民機研制項目工作分解結構WBS,分析合作項目中涉及的所有可能風險,及其對項目的進度、費用、性能質量的影響,按每一個風險事件初步估計這些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影響。
3 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風險控制
民機研制項目的分系統眾多且交叉影響,風險因素復雜,對國際合作項目的進度風險控制策略,應以預防為主,消除或盡量降低風險的發生率,實現風險的有效控制。在具體控制風險方面,應分為風險的規劃、風險應對和風險監督。
3.1 風險規劃
風險規劃是在國際合作項目規劃初期,確定風險的標準,制定風險管理計劃。國際合作的風險只能降低而不能消除。鑒于不同的合作項目的風險感受不同,首先是在項目合作初期確定風險評判標準,并進一步確定風險規避策略,如當進度和費用沖突時的解決原則,明確主制造商、各個供應商的風險職責,制定風險評價標準,確定風險預警基準,形成文件并得到主制造商管理方的批準。
3.2 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就是實施風險規避策略的控制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就是在必要時向合作項目提供資源,在對項目的進度、費用和質量性能重新進行估算后,可能會修改國際合作項目計劃,并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風險應對是風險控制中最積極的因素。民機研制國際合作中的風險應對可分為消除、降低、轉移和接受四種。特別需要關注高風險值的合作風險,確認其風險發生的條件,以降低其發生概率,重視風險間的相互關系和交互作用。
3.3 風險監督
國際合作過程中的風險監督應在民機研制過程中持續進行。風險監督要找出細化和改進風險管理計劃的機會,同時要加強主制造商和供應商之間的溝通,把風險信息反饋給有關決策人,幫助其正確決策,以便調用應急資源,采用后備合作方案單個風險要素擴散至整個項目。
國際合作的風險監督是風險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基于風險的動態特性而必須進行的工作,是在風險應對或決策付諸實施之后持續進行的。風險監督過程中,應充分依據風險管理規劃,項目事件記錄,以及風險識別、分析、預報等多方資料。
4 結語
我國的民機發展走過了艱難曲折的歷程,現在正在正確的道路上快速發展。在認識到我國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必要性的同時,應清醒地意識到國際合作存在的風險。該文簡要探討了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風險影響因素分析、風險的分析與有效控制。通過對民機研制國際合作進行全面的風險控制,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最終確保民機研制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地按時完成。
參考文獻
[1] 胡劍芬,馮良清.航空產品國際合作的動機與模式分析[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2011,13(3):43-47.
[2] 潘永.國際合作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J].引進與咨詢,2004(12):74-75.
[3] 劉曉輝.構建基于戰略、管理、運營的全面風險控制體系[J].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13(8):28-31.
[4] 張翠芬.我國大型科技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J].財務管理,2009(17):46-48.
[5] 馮冰,鄭朔昉,陳綏寧,等.大型民機客機研制項目WBS構建方法[J].項目管理技術,2010,8(1):66-70.
[6] 趙媛媛.淺談民機研制的知識產權風險及解決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3(16):84-86.endprint
風險數=風險發生概率×影響程度等級。
在這一公示中,風險發生概率等級是根據風險發生的可依據經驗。影響嚴重度等級是指該層級的項目風險事件對項目自身影響等級,或對同層級其他項目或高層級項目的影響等級。
其次,采用風險測評指標表進行分析。依據民機研制項目工作分解結構WBS,分析合作項目中涉及的所有可能風險,及其對項目的進度、費用、性能質量的影響,按每一個風險事件初步估計這些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影響。
3 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風險控制
民機研制項目的分系統眾多且交叉影響,風險因素復雜,對國際合作項目的進度風險控制策略,應以預防為主,消除或盡量降低風險的發生率,實現風險的有效控制。在具體控制風險方面,應分為風險的規劃、風險應對和風險監督。
3.1 風險規劃
風險規劃是在國際合作項目規劃初期,確定風險的標準,制定風險管理計劃。國際合作的風險只能降低而不能消除。鑒于不同的合作項目的風險感受不同,首先是在項目合作初期確定風險評判標準,并進一步確定風險規避策略,如當進度和費用沖突時的解決原則,明確主制造商、各個供應商的風險職責,制定風險評價標準,確定風險預警基準,形成文件并得到主制造商管理方的批準。
3.2 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就是實施風險規避策略的控制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就是在必要時向合作項目提供資源,在對項目的進度、費用和質量性能重新進行估算后,可能會修改國際合作項目計劃,并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風險應對是風險控制中最積極的因素。民機研制國際合作中的風險應對可分為消除、降低、轉移和接受四種。特別需要關注高風險值的合作風險,確認其風險發生的條件,以降低其發生概率,重視風險間的相互關系和交互作用。
3.3 風險監督
國際合作過程中的風險監督應在民機研制過程中持續進行。風險監督要找出細化和改進風險管理計劃的機會,同時要加強主制造商和供應商之間的溝通,把風險信息反饋給有關決策人,幫助其正確決策,以便調用應急資源,采用后備合作方案單個風險要素擴散至整個項目。
國際合作的風險監督是風險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基于風險的動態特性而必須進行的工作,是在風險應對或決策付諸實施之后持續進行的。風險監督過程中,應充分依據風險管理規劃,項目事件記錄,以及風險識別、分析、預報等多方資料。
4 結語
我國的民機發展走過了艱難曲折的歷程,現在正在正確的道路上快速發展。在認識到我國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必要性的同時,應清醒地意識到國際合作存在的風險。該文簡要探討了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風險影響因素分析、風險的分析與有效控制。通過對民機研制國際合作進行全面的風險控制,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最終確保民機研制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地按時完成。
參考文獻
[1] 胡劍芬,馮良清.航空產品國際合作的動機與模式分析[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2011,13(3):43-47.
[2] 潘永.國際合作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J].引進與咨詢,2004(12):74-75.
[3] 劉曉輝.構建基于戰略、管理、運營的全面風險控制體系[J].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13(8):28-31.
[4] 張翠芬.我國大型科技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J].財務管理,2009(17):46-48.
[5] 馮冰,鄭朔昉,陳綏寧,等.大型民機客機研制項目WBS構建方法[J].項目管理技術,2010,8(1):66-70.
[6] 趙媛媛.淺談民機研制的知識產權風險及解決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3(16):84-86.endprint
風險數=風險發生概率×影響程度等級。
在這一公示中,風險發生概率等級是根據風險發生的可依據經驗。影響嚴重度等級是指該層級的項目風險事件對項目自身影響等級,或對同層級其他項目或高層級項目的影響等級。
其次,采用風險測評指標表進行分析。依據民機研制項目工作分解結構WBS,分析合作項目中涉及的所有可能風險,及其對項目的進度、費用、性能質量的影響,按每一個風險事件初步估計這些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影響。
3 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風險控制
民機研制項目的分系統眾多且交叉影響,風險因素復雜,對國際合作項目的進度風險控制策略,應以預防為主,消除或盡量降低風險的發生率,實現風險的有效控制。在具體控制風險方面,應分為風險的規劃、風險應對和風險監督。
3.1 風險規劃
風險規劃是在國際合作項目規劃初期,確定風險的標準,制定風險管理計劃。國際合作的風險只能降低而不能消除。鑒于不同的合作項目的風險感受不同,首先是在項目合作初期確定風險評判標準,并進一步確定風險規避策略,如當進度和費用沖突時的解決原則,明確主制造商、各個供應商的風險職責,制定風險評價標準,確定風險預警基準,形成文件并得到主制造商管理方的批準。
3.2 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就是實施風險規避策略的控制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就是在必要時向合作項目提供資源,在對項目的進度、費用和質量性能重新進行估算后,可能會修改國際合作項目計劃,并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風險應對是風險控制中最積極的因素。民機研制國際合作中的風險應對可分為消除、降低、轉移和接受四種。特別需要關注高風險值的合作風險,確認其風險發生的條件,以降低其發生概率,重視風險間的相互關系和交互作用。
3.3 風險監督
國際合作過程中的風險監督應在民機研制過程中持續進行。風險監督要找出細化和改進風險管理計劃的機會,同時要加強主制造商和供應商之間的溝通,把風險信息反饋給有關決策人,幫助其正確決策,以便調用應急資源,采用后備合作方案單個風險要素擴散至整個項目。
國際合作的風險監督是風險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基于風險的動態特性而必須進行的工作,是在風險應對或決策付諸實施之后持續進行的。風險監督過程中,應充分依據風險管理規劃,項目事件記錄,以及風險識別、分析、預報等多方資料。
4 結語
我國的民機發展走過了艱難曲折的歷程,現在正在正確的道路上快速發展。在認識到我國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必要性的同時,應清醒地意識到國際合作存在的風險。該文簡要探討了民機研制國際合作的風險影響因素分析、風險的分析與有效控制。通過對民機研制國際合作進行全面的風險控制,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最終確保民機研制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地按時完成。
參考文獻
[1] 胡劍芬,馮良清.航空產品國際合作的動機與模式分析[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2011,13(3):43-47.
[2] 潘永.國際合作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J].引進與咨詢,2004(12):74-75.
[3] 劉曉輝.構建基于戰略、管理、運營的全面風險控制體系[J].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13(8):28-31.
[4] 張翠芬.我國大型科技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J].財務管理,2009(17):46-48.
[5] 馮冰,鄭朔昉,陳綏寧,等.大型民機客機研制項目WBS構建方法[J].項目管理技術,2010,8(1):66-70.
[6] 趙媛媛.淺談民機研制的知識產權風險及解決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3(16):84-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