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亞平
摘 要:在網絡時代,如何利用網絡的特點,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創新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教育領域的新的課題。本文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其對大學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創新大學生網絡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意見中指出:“各類網站要牢牢把握正確方向,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開發教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創新網絡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揮網絡陣地的教育作用,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題。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我們大學生處在人生的一個特殊時期,一方面,我們經過多年的學校教育,進行了系統的 、全面的 、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已積累了相當的知識。但另一方面,從人生的閱歷來說,我們還并不豐富。我們還沒有廣泛地接觸社會,沒有更多地思考過自己的人生 。因此,我們不但對社會的認識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局限性而且對自身、對人生的認識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我們往往容易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我們思想活躍,但沒有主見,自以為很成熟了,很深刻了,但實際上有時又很幼稚、膚淺,我們有時很堅強 、很有韌性,但有時又很脆弱,在挫折和打擊面前心灰意冷。這一切說明,我們大學生在思想上、政治上都很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正處在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期,處在人格的形成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大學階段我們不注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素質的提高,就不能迅速地提高思想水平 、政治水平和道德水準,不可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形成完美的人格。這樣,從大方面講,將來可能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而對于我們個人而言,也會影響我們自己的人生道路。
1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20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在我過興起,大學生受到互聯網的各種影響,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起,首先源于“網絡工具化”的認識。世紀之交,人們反思一些單位對互聯網采取“防、堵、管”等防御性措施的基礎上,開始思考如何從被動防御變為主動建設的問題,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載體作用逐步被肯定,越來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動走進網絡,運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并紛紛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于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者也開始從載體角度,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進行界定,曾令輝等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概論》中認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階級、集團、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概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同過現代傳媒計算機網絡對其受眾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
2 充分認識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以培養學生的網絡價值大學生承擔著傳承文明、建設社會主義及實現社會現代化的多層重任,其素質、能力將直接影響他們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其歷史使命。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同時有掌握專業知識的優勢,是社會青年群體中的佼佼者,他們是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直接關系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思想政治態度是一個人對社會思想政治的一般價值取向,然而,許多西方敵對勢力將目光瞄準大學生,企圖通過改變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念等來實現各種政治圖謀。網絡的開放性使各種不同的思想觀念、文化教育、價值觀念等互相交織碰撞。如今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學生上網的人數日益增多,全國各大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大學生“上網熱”的現象。網絡是把“刃劍”,豐富、迅捷的信息資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提供便利,同時,這些網絡信息的混雜性和不規范性又容易把大學生引入歧途。大學生的好奇心強,但是鑒別能力不高,在接受網絡信息時往往失去鑒別是非、從善棄惡的能力,被西方的價值文化觀念所影響,喪失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發生錯位、扭曲,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須充分重視對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防止大學生在網絡中產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偏差。
2.2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規范大學生網絡行為的需要
當代大學生是網絡世界中極具創造活力的群體,他們思想活躍敏捷,樂于探索新奇事物,好奇心與好勝心強,興趣廣泛又好交朋友。網絡的出現使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實現自我、結交更多的朋友、更好的緩解壓力,然而,網絡深深吸引著大學生,有可能會使他們產生過度迷戀網絡的現象。大學生長時間的接觸網絡,雜亂無章的網絡信息侵蝕著大學生的思想,久而久之導致他們意志消沉,逐漸走向墮落。有部分自制能力較弱的大學生,通宵達旦上網,沉迷于網絡游戲之中。他們在網絡游戲特別是暴力游戲中得到強烈的滿足感和快感,同時渲泄并釋放來自學業和生活上的壓力。然而網絡游戲猶如吸毒一樣,一旦沉迷其中,就難以自拔,出現焦慮、人際關系淡漠、憂郁、煩躁不安等現象,不僅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還影響其正常的學習與生活,甚至走向歧途。此外,有的大學生還鐘愛網絡交往。網絡聊天交往比現實交往更便捷自由,網絡上人人平等,大學生可以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限制,暢所欲言,在匿名的保護下隨心所欲地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然而,網絡交往的“人—機”交往模
式缺乏人與人之間的正面溝通,很容易引起情感的匱乏、冷淡。因此,必須積極開展大學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調節和改善大學生的網絡行為,促使大學生健康的運用網絡。
3 扎實搞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強有力的物質、技術保障和人才支持。要科學統籌謀劃,搞好整體設計,積極發展運用,優化資源配置,為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造良好條件。
3.1 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進一步擴大全軍政工網聯通率覆蓋面,提高帶寬網速,搞好鏡像網站和數據分發站點建設,協調有關部門加快推進軍事綜合信息網帶寬擴容步伐。本著規模適度、滿足需要,增加基層上網電腦數量,因地制宜建好基層網絡學習室,推動政工網進班排。推進“星網工程”建設,解決邊海防、野外駐訓部隊和小散遠單位政工網聯通問題??茖W論證和解決全軍政工網器材裝備列裝,積極穩妥探索互聯網進軍營的途徑辦法,有條件的可以旅團為單位集中建立軍營互聯網吧。
3.2 豐富網絡內容信息和技術手段
推動軍事文化產品數字化、網絡化,實施數字圖書館、數字軍史館建設等文化項目,軍隊院校向部隊開放網絡課程,鼓勵創作反映部隊火熱生活、謳歌官兵精神風貌的網絡文化作品,形成一批具有軍隊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富有教育意義的網絡文化品牌。采取共建、授權使用等形式,積極引進地方網絡信息資源,共享社會優秀文化成果。統籌各級網站內容設置,辦好特色欄目,增加原創信息,防止照搬照套、重復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研制開發方便實用的學習教育、管理考評、生活服務等軟件系統,強化技術保障。
3.3 建強網絡教育人才隊伍
各級政治干部、網絡管理和技術人員等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主體。政治干部要自覺提高信息化素養,高度關注網絡輿情對官兵思想的影響,善于利用網絡開展工作。部隊政治教員要做到會開展網上思想調查、備課授課、討論引導、組織活動。網絡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人員,要結合崗位職責,加強學習研究,不斷提高辦網用網管網的能力。采取多種形式加強網絡教育人才培養,政治干部培訓要把開展網絡教育作為重要內容,依托院校舉辦網絡宣傳教育骨干、網絡管理骨干培訓班。加強基層網絡、理論、思想、報道、文體、心理等骨干隊伍建設,在網絡學習教育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
總之,要做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創新和拓展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機制,要不斷學習和積極超越。當前,就是要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和廣泛運用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高科技,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時代意識、知識含量和技術理性以便更好的對大學生進行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淵.丁振國.關于網絡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的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
[2]徐建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現實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編輯部,2009,
[3]韓劍鋒:孟明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消費導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