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晶
摘 要:貿易融資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對進出口商提供的與貿易結算相關的短期資金融通業務。目前我國的貿易融資產品包括傳統的進出口押匯、代付業務、福費廷、打包貸款和訂單融資等產品,以及根據經濟發展要求和客戶需求新開發出的綜合貿易融資產品,如應收賬款融資、應付賬款融資和信保融資等。
關鍵詞:貿易融資;貿易融資產品;發展趨勢
貿易融資對企業發展貿易活動起到重要的推動力作用,它可以滲透到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并對貿易和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隨著中國加入WTO,我國貿易活動發展迅速,企業對貿易融資的需求更加迫切,這為銀行的貿易融資業務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1.貿易融資的定義和特點
1.1 貿易融資的定義
貿易融資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銀行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屬、谷物等)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夠滿足企業在貿易活動各環節中對資金的需求。
1.2 貿易融資的特點
貿易融資與非貿易融資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例如:
貿易融資的期間較短。貿易融資業務與實際商品交易過程緊密聯系,貸款周期與貿易活動周期一致。一般情況下,企業的貿易活動在45-90天內,因此貿易融資的平均融資期限也在90天以內
貿易背景的真實性。與非貿易融資相比,銀行對貿易融資的審批不再注重企業規模、財務指標、固定資產價值等因素,而是注重企業單筆貿易的真實性。
貿易融資業務具有自償性。銀行為企業辦理的每一筆貿易融資業務都對應著企業一筆未來現金收入,并以此商品交易收入作為融資業務的第一還款來源,因此,其具有自償性,風險相對可控。
2.貿易融資的業務分類
貿易融資的分類種類有很多,本文按貿易融資的發展順序將貿易融資分為傳統型貿易融資產品和綜合型貿易融資產品,為讀者做一簡單介紹。
2.1 傳統型貿易融資產品
2.1.1進口押匯
進口押匯是在傳統的貿易結算方式(信用證、進口代收)項下,銀行憑借有效憑證和商業單據向進口商提供的用以支付進口貨款的短期融資。
對于進口商而言,敘做進口押匯,可以在未付款的情況下,提前獲得物權單據,從而辦理提貨、報關、存倉、保險和銷售,并在貨物銷售取得貨款后,再向銀行支付其墊付的資金和相關利息,不用占壓自身資金。而且,進口商還可以自由選擇進口押匯的幣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匯率風險。
為了滿足國內貿易的融資需求,目前各個銀行在進口押匯的基礎上,衍生出國內信用證買方押匯這種融資產品,其產品功能和操作流程與進口押匯基本一樣,只是運用的范圍是在國內信用證項下。
2.1.2匯出匯款融資
匯出匯款融資是在匯出匯款結算方式項下,銀行憑借有效憑證和商業單據代進口商墊付進口款項的短期資金融通。
匯出匯款融資的主要作用是在貨到付款結算方式下,進口商通過獲得銀行短期融資,進而加速資金周轉。其特點是融資款的用途僅限于匯出匯款,所得融資款項不能入企業的結算賬戶自由使用。
2.1.3代付業務
代付業務是在進口押匯、匯出匯款及國內信用證買方押匯等融資產品的基礎上,國內銀行的海外聯行或境內和海外同業對國內買方的應付款項在到期日前予以墊付,給予國內銀行的短期資金融通。對于國內買方而言,貿易融資的資金來源不再局限于國內買方本地銀行,而是來自國內外各地銀行。
代付業務的主要作用不僅為國內買方提供短期資金融通,更重要的是由同業提供的融資資金利率可能更低,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2.1.4出口押匯
出口押匯是最具代表性的賣方貿易融資產品之一。出口押匯是指出口商發出貨物并向銀行提交了符合信用證或合同要求的單據后,出口商銀行即可根據企業的申請,將款項墊付給企業,然后向開證行寄單索匯,并向企業收取押匯利息和銀行費用并保留追索權的一種短期出口融資業務。
出口押匯可以解決出口商在發貨后、收款前遇到的臨時資金周轉困難,增加其流動資金,有助于其把握新的投資機會。
同樣,為了滿足國內賣方的融資需求,各個銀行在出口押匯的基礎上,衍生出國內信用證賣方押匯,其產品功能和操作流程與出口押匯基本一樣,只是運用的范圍是在國內信用證項下。
2.1.5打包貸款
打包貸款也是一種賣方融資產品,是出口地銀行為支持出口商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能夠順利履行貿易合同,而向收到合格信用證的出口商提供的用于采購、生產和裝運信用證項下貨物的專項貸款。
打包貸款是一種裝船前的短期融資,通常出口商裝船后,取得各種單據后,都會前往貸款銀行,將之前的打包貸款結束改為出口押匯。一般情況下打包貸款的數額不超過出口貨物總值的70%。
2.1.6訂單融資
訂單融資是銀行為支持貿易活動中的賣方備貨出運,憑信用良好的買方產品訂單或貿易合同,在技術成熟、生產能力有保障并能提供有效擔保的條件下,向賣方提供的用于貨物采購、生產和裝運的專項貿易融資。
訂單融資業務的產生與近些年全球供應鏈的蓬勃發展有著深刻關聯。在一條完整的供應鏈中,有大量中小企業為核心廠商提供零配件加工或者服務,核心廠商因其強勢地位,不會提前支付全額訂單貨款或者付款期限長,這樣從訂單原材料采購到收回銷售貨款這段時間,中小企業就有很強的資金需求。通常中小企業很難獲得足夠的流動資金貸款,并且在訂單階段也很難通過出口押匯或貼現等方式來獲得資金。訂單融資業務可以很好的滿足有訂單的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
2.1.7福費廷
福費廷業務是一項與出口貿易密切相關,能改善出口商現金流和財務報表的融資產品,是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無追索權地從出口商那里購買已經承兌的,并通常由進口商所在地銀行擔保的遠期匯票或本票業務。
相對于其他貿易融資業務,福費廷業務的最大特點在于無追索權。出口商一旦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獲得融資,就對債務人不再負有償還債務的責任,而且也不占用銀行的授信額度。同時,還可以改善出口商現金流量,規避利率、匯率、信用等各種風險。
2.2綜合型貿易融資產品
2.2.1保理
保理是指賣方將其現在或將來的基于其與買方訂立的貨物或服務貿易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保理商基于此向其提供資金融通、買方資信評估、銷售分戶賬管理、應收賬款催收等綜合金融服務。
與其他貿易融資產品相比,保理的特征在于綜合性較強,并且融資的第一還款來源為買方對應付賬款的支付,具有自償性。特別適合自身資本實力有限、從銀行獲得貸款存在一定困難的中小企業。
2.2.2應收賬款質押融資
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是指企業將所持有的應收賬款作為抵押品和還款擔保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取得短期借款的融資方式。
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具有無需額外抵押或擔保條件即可獲得融資的特點,盤活企業資金,提高資金周轉率,并且能幫助企業利用遠期付款條件擴大銷售。
2.2.3信保融資
出口信保融資是短期出口信用保險項下的融資,在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擔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的前提下,出口商在貨物出運后,將賠款的有關權益轉讓給銀行,銀行對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出口業務提供押匯服務。
信保融資可以幫助出口商規避付款人(進口商或開證行)的商業風險和進口國的政治風險,且無須承擔自行投保等諸多繁瑣手續;并且出口商可直接在銀行獲得資金融通,不必占用工商客戶授信額度,更無須提供抵押擔保。
2.2.4經銷商融資
經銷商融資是指銀行占用賣方(核心企業)授信額度為買方提供融資,融資款項用于買方向賣方支付貨款的業務。
經銷商融資通過捆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信用,充分利用賣方(核心企業)充足的授信資源,為其下游經銷商提供資金支持,一方面能夠幫助核心企業及時回收應收賬款,改善財務報表,擴大銷售;另一方面可以解決下游經銷商融資困難,維持供應鏈的穩定運行。
2.2.5貨押融資
貨押融資是指企業將自有的動產(包括外購商品、庫存原材料、庫存產品等)或貨權質押給銀行,銀行通過對質押物實施占有或監管而發放的一種短期流動資金授信業務,用于滿足企業物流或生產過程中對流動資金的需求。
貨押融資以動產質押為核心理念,引入第三方監管單位對貨物進行有效控制,幫助企業有效盤活動產,加速貿易周轉,擴大交易規模,并且貨押融資不受結算方式及融資工具的限制,為貨物周轉量大、融資需求迫切但缺乏足夠不動產資源的大宗商品企業所廣泛使用。
3.貿易融資業務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改革的推廣、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形成和快速發展,促進了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使得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在涉及范圍、業務創新、服務對象上均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
3.1 積極參與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各個環節
為了順應國際貿易供應鏈的新的發展趨勢,銀行已不再只是針對客戶在國際貿易中的某個環節或階段進行局部的融資,而是更深入地關注客戶在整個貿易周期的需求,從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開始,追蹤整個供應鏈中物流、信息流及資金的流動。
3.2 業務創新多元化和結構的復雜化
貿易融資業務的創新多元化和結構的復雜化從以下三方面可以體現:一是從傳統的基于進出口結算項下應收、應付融資功能,向包含綜合保值避險、資金管理、財務報表美化等增值服務功能轉變;二是從對單個企業提供融資,向企業整條供應鏈中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提供各環節融資轉變,融資結構復雜化;三是從單純的商業銀行融資業務,向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保險、金融租賃等金融機構聯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轉變。
3.3 服務對象多樣化
從服務對象看,貿易融資業務從服務境內進出口企業客戶,逐步向國內貿易客戶和境外企業延伸。近年來,隨著海內外一體化貿易融資產品的不斷成熟和金融改革試點的推進,具有離岸業務特征的貿易融資產品也在不斷發展創新當中。
4.結語
綜上所貿易金融與企業貿易活動的各個環節緊密聯系,對貿易活動的支持和推廣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銀行業務的發展也顯示出了其全新的生命力和創新動力。本文介紹了貿易金融的具體金融產品和未來發出趨勢,意在為企業選著貿易金融產品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同時為企業融資的發展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引,開闊企業融資發展的視野。
參考文獻
[1] 陳四清 《貿易金融》中信出版社 2014.5
[2] 程軍 貿易融資業務創新與風險管理 《中國金融》2014年第13期
[3] 中國貿易金融網 http://www.sinotf.com/GB/Trade_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