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兵
【摘 要】高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將零碎的知識有機糅合到一起,關系到學生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概念圖”和“列表”是兩劑良藥。
【關鍵詞】概念圖;列表;高中物理;復習
高中物理知識點多,有些知識難度還較大,如何提升復習的效率呢?本文就該話題結合教學實踐談兩點筆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學實踐。
一、構建概念圖,鋪開知識面
縱觀高中物理各個模塊的教學,知識點多,覆蓋面寬,容量大,不過知識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莫要說哪個知識是重點、非重點,從高考實踐來看,主干知識考的很活,非主干知識卻往往因為平時的忽視而丟分。筆者認為我們的復習必須走實然教育的道路,要善于分析近幾年高考的實際。從近幾年江蘇高考實際來看,出題風格發(fā)生了變化,重點知識反而考的不是很難,如電磁感應問題、粒子在場中運動問題。但是為了躲避猜題,有可能考到一些非重點問題、一些我們認為不會這樣出的問題,如高考模式的第一年(08年)高考,考到了以平拋運動知識為背景的計算題,打的學生措手不及;考到了一般曲線“曲率半徑”;今年的高考最后一題,出現了兩個分運動都具有加速度的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這些都不是我們平時所認為的重點、主干。由此可見,我們在復習時,尤其是一輪復習時,必須將知識面盡可能地鋪開。如何做到呢?借助于概念圖將一大塊概念整體呈現,不遺漏知識點,滲透物理思想方法的同時又有所側重。
例如,筆者在和學生分析“相互作用”這個知識點時,和學生構建概念圖如圖1所示,將整個高中與力有關的概念、思路、方法、難點及模型清晰地呈現。
反思:通過概念圖的構建,將零碎的知識組建成塊,減少了知識的散度,有利于知識單元化、塊化,學生理解起來變得容易了,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這種做法對于處于二類生源的學校面向B的學生很有效,其作用在于抓知識系統(tǒng)和查漏補缺,抓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學生自主構建概念圖是進一步梳理已學知識的過程,促進了知識的回顧與內化。
二、列表歸類,顯性思維方法
如果說知識是重要的,那么比知識更重要的就是過程與方法。最終能夠解決物理問題,除了要知識點到位外,方法到位更重要。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呈現思維方法呢?筆者認為除了用題海戰(zhàn)術來訓練外,通過列表歸類的方法更具有效性。尤其是主干知識的復習,更應該和學生一起將問題進行分類,分類后將各個問題與對應的解決方法理順了,下次在考試或平時練習中遇到了,則可以迅速地提取,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例如,帶電粒子受洛倫茲力在磁場中運動問題是高中的重點運動模型,也是高考的重點,通過習題來演練,往往是學生做的不少,但是情境稍微變化,總是一錯再錯,為什么呢?學生沒有能夠辨析情境的差異,沒能抓住臨界。為此筆者在復習教學中與學生采用列表的方式,依據帶電粒子進出磁場的參數不同,可將高中物理中常見的“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中運動的臨界問題”分為五類如表1所示(√表示該參數確定,×表示該參數不確定,空著表示該參數待定):
分類后,這些問題如何處理呢?這個時候引導學生從共性出發(fā),找通用的解法和步驟:
第一步,找準軌跡圓圓心可能的位置;
第二步,按一定順序盡可能多地作不同圓心對應的軌跡圓(一般至少畫5個軌跡圓);
第三步,根據所作的圖和題設條件,找出臨界軌跡圓,從而抓住解題的關鍵點。
當然歸類列表也不是孤立地搭建空中樓閣,需要我們教師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境選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例題讓學生來配合理解,完成列表,最終實現方法的沉淀。
復習重點在于喚醒學生的記憶表象,高效的復習課堂需要我們教師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的組織順序,促進知識鏈條的建立,只有將知識點的復習聯入原有的知識體系,學生的頭腦才會變得清晰,復習內容的掌握才會更為全面與穩(wěn)固。
【參考文獻】
[1]劉桂枝.預設思維階梯.提高復習效果[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09)
(作者單位: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摘 要】高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將零碎的知識有機糅合到一起,關系到學生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概念圖”和“列表”是兩劑良藥。
【關鍵詞】概念圖;列表;高中物理;復習
高中物理知識點多,有些知識難度還較大,如何提升復習的效率呢?本文就該話題結合教學實踐談兩點筆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學實踐。
一、構建概念圖,鋪開知識面
縱觀高中物理各個模塊的教學,知識點多,覆蓋面寬,容量大,不過知識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莫要說哪個知識是重點、非重點,從高考實踐來看,主干知識考的很活,非主干知識卻往往因為平時的忽視而丟分。筆者認為我們的復習必須走實然教育的道路,要善于分析近幾年高考的實際。從近幾年江蘇高考實際來看,出題風格發(fā)生了變化,重點知識反而考的不是很難,如電磁感應問題、粒子在場中運動問題。但是為了躲避猜題,有可能考到一些非重點問題、一些我們認為不會這樣出的問題,如高考模式的第一年(08年)高考,考到了以平拋運動知識為背景的計算題,打的學生措手不及;考到了一般曲線“曲率半徑”;今年的高考最后一題,出現了兩個分運動都具有加速度的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這些都不是我們平時所認為的重點、主干。由此可見,我們在復習時,尤其是一輪復習時,必須將知識面盡可能地鋪開。如何做到呢?借助于概念圖將一大塊概念整體呈現,不遺漏知識點,滲透物理思想方法的同時又有所側重。
例如,筆者在和學生分析“相互作用”這個知識點時,和學生構建概念圖如圖1所示,將整個高中與力有關的概念、思路、方法、難點及模型清晰地呈現。
反思:通過概念圖的構建,將零碎的知識組建成塊,減少了知識的散度,有利于知識單元化、塊化,學生理解起來變得容易了,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這種做法對于處于二類生源的學校面向B的學生很有效,其作用在于抓知識系統(tǒng)和查漏補缺,抓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學生自主構建概念圖是進一步梳理已學知識的過程,促進了知識的回顧與內化。
二、列表歸類,顯性思維方法
如果說知識是重要的,那么比知識更重要的就是過程與方法。最終能夠解決物理問題,除了要知識點到位外,方法到位更重要。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呈現思維方法呢?筆者認為除了用題海戰(zhàn)術來訓練外,通過列表歸類的方法更具有效性。尤其是主干知識的復習,更應該和學生一起將問題進行分類,分類后將各個問題與對應的解決方法理順了,下次在考試或平時練習中遇到了,則可以迅速地提取,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例如,帶電粒子受洛倫茲力在磁場中運動問題是高中的重點運動模型,也是高考的重點,通過習題來演練,往往是學生做的不少,但是情境稍微變化,總是一錯再錯,為什么呢?學生沒有能夠辨析情境的差異,沒能抓住臨界。為此筆者在復習教學中與學生采用列表的方式,依據帶電粒子進出磁場的參數不同,可將高中物理中常見的“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中運動的臨界問題”分為五類如表1所示(√表示該參數確定,×表示該參數不確定,空著表示該參數待定):
分類后,這些問題如何處理呢?這個時候引導學生從共性出發(fā),找通用的解法和步驟:
第一步,找準軌跡圓圓心可能的位置;
第二步,按一定順序盡可能多地作不同圓心對應的軌跡圓(一般至少畫5個軌跡圓);
第三步,根據所作的圖和題設條件,找出臨界軌跡圓,從而抓住解題的關鍵點。
當然歸類列表也不是孤立地搭建空中樓閣,需要我們教師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境選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例題讓學生來配合理解,完成列表,最終實現方法的沉淀。
復習重點在于喚醒學生的記憶表象,高效的復習課堂需要我們教師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的組織順序,促進知識鏈條的建立,只有將知識點的復習聯入原有的知識體系,學生的頭腦才會變得清晰,復習內容的掌握才會更為全面與穩(wěn)固。
【參考文獻】
[1]劉桂枝.預設思維階梯.提高復習效果[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09)
(作者單位: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摘 要】高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將零碎的知識有機糅合到一起,關系到學生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概念圖”和“列表”是兩劑良藥。
【關鍵詞】概念圖;列表;高中物理;復習
高中物理知識點多,有些知識難度還較大,如何提升復習的效率呢?本文就該話題結合教學實踐談兩點筆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學實踐。
一、構建概念圖,鋪開知識面
縱觀高中物理各個模塊的教學,知識點多,覆蓋面寬,容量大,不過知識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莫要說哪個知識是重點、非重點,從高考實踐來看,主干知識考的很活,非主干知識卻往往因為平時的忽視而丟分。筆者認為我們的復習必須走實然教育的道路,要善于分析近幾年高考的實際。從近幾年江蘇高考實際來看,出題風格發(fā)生了變化,重點知識反而考的不是很難,如電磁感應問題、粒子在場中運動問題。但是為了躲避猜題,有可能考到一些非重點問題、一些我們認為不會這樣出的問題,如高考模式的第一年(08年)高考,考到了以平拋運動知識為背景的計算題,打的學生措手不及;考到了一般曲線“曲率半徑”;今年的高考最后一題,出現了兩個分運動都具有加速度的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這些都不是我們平時所認為的重點、主干。由此可見,我們在復習時,尤其是一輪復習時,必須將知識面盡可能地鋪開。如何做到呢?借助于概念圖將一大塊概念整體呈現,不遺漏知識點,滲透物理思想方法的同時又有所側重。
例如,筆者在和學生分析“相互作用”這個知識點時,和學生構建概念圖如圖1所示,將整個高中與力有關的概念、思路、方法、難點及模型清晰地呈現。
反思:通過概念圖的構建,將零碎的知識組建成塊,減少了知識的散度,有利于知識單元化、塊化,學生理解起來變得容易了,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這種做法對于處于二類生源的學校面向B的學生很有效,其作用在于抓知識系統(tǒng)和查漏補缺,抓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學生自主構建概念圖是進一步梳理已學知識的過程,促進了知識的回顧與內化。
二、列表歸類,顯性思維方法
如果說知識是重要的,那么比知識更重要的就是過程與方法。最終能夠解決物理問題,除了要知識點到位外,方法到位更重要。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呈現思維方法呢?筆者認為除了用題海戰(zhàn)術來訓練外,通過列表歸類的方法更具有效性。尤其是主干知識的復習,更應該和學生一起將問題進行分類,分類后將各個問題與對應的解決方法理順了,下次在考試或平時練習中遇到了,則可以迅速地提取,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例如,帶電粒子受洛倫茲力在磁場中運動問題是高中的重點運動模型,也是高考的重點,通過習題來演練,往往是學生做的不少,但是情境稍微變化,總是一錯再錯,為什么呢?學生沒有能夠辨析情境的差異,沒能抓住臨界。為此筆者在復習教學中與學生采用列表的方式,依據帶電粒子進出磁場的參數不同,可將高中物理中常見的“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中運動的臨界問題”分為五類如表1所示(√表示該參數確定,×表示該參數不確定,空著表示該參數待定):
分類后,這些問題如何處理呢?這個時候引導學生從共性出發(fā),找通用的解法和步驟:
第一步,找準軌跡圓圓心可能的位置;
第二步,按一定順序盡可能多地作不同圓心對應的軌跡圓(一般至少畫5個軌跡圓);
第三步,根據所作的圖和題設條件,找出臨界軌跡圓,從而抓住解題的關鍵點。
當然歸類列表也不是孤立地搭建空中樓閣,需要我們教師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境選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例題讓學生來配合理解,完成列表,最終實現方法的沉淀。
復習重點在于喚醒學生的記憶表象,高效的復習課堂需要我們教師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的組織順序,促進知識鏈條的建立,只有將知識點的復習聯入原有的知識體系,學生的頭腦才會變得清晰,復習內容的掌握才會更為全面與穩(wěn)固。
【參考文獻】
[1]劉桂枝.預設思維階梯.提高復習效果[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09)
(作者單位: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