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炎
【摘 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英語缺乏語用環境,寫作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母語負遷移,導致不少的學生寫出了中式英語,注重英漢語言間相似點的辨析,正視母語遷移,強化思維訓練是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重要途經。
【關鍵詞】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母語負遷移;思維
對于高中英語學習而言,課堂是師生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陣地,從新課程理念來看,教師的主導性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對于教學效果而言,兩者皆很重要,不可偏廢。寫作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課型,而學生的生活缺少用英語交際、交流的環境,導致課堂上、師生對話,是學生接觸英語知識,運用英語知識的主渠道,母語負遷移或多或少影響著我們學生的語言表達,那么如何幫扶學生有效克服母語負遷移,提高寫作教學的實際效果呢?本文就該話題,談幾點筆者的看法。
一、明辨是非:重視母語和二語語言相似處與相異點
1.觀不同
縱觀中國學生的英語作文,“中國味”十足,存在很多的中式英語,究其根本在于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其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1)語言本身的差異,英語的呈現是由字母拼接而成,漢語則是象形字、會意字等多種形式。
(2)語言的句型結構存在著差異,英語關注于“形合”,而我們的漢語更多的注意點在于“意合”。從語言表達上就可以看出兩個不同語言民族的思維習慣,英語表達更注重抽象和形式思維,注重主、客之間的分別,而我們漢語與英語相比更注重形象思維,強調主客相互融合,注重辯證的、和諧的統一。
(3)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在英語存在,而在漢語中是沒有的,如“it引導的形式主語和形式賓語、強調句”等。
2.察相似
盡管英語與漢語在語言表達上存在著諸多差異,不過作為交際類語言學科,兩者之間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尤其在篇章和語法結構等宏觀結構方面,兩者表述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相當多的表達,詞匯和語序上存在著高度的一致性,這些都有利于英語語言的表達。
二、客觀待錯:正確看待母語負遷移
學生由于身處漢語語言環境中,因此在英語寫作過程中難免因為母語負遷移導致表達上的錯誤,遇到這種情況很正常,發生了怎么辦呢?
筆者認為與其埋怨學生出錯,不如思考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是怎樣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糾正錯誤,但不要急功近利,一口吃不了一個餅,現代教學觀表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生成性錯誤進行研究不僅能夠糾錯,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當然,出現了母語負遷移是否是采用統一的模式來幫助學生糾錯?筆者認為,雖然母語遷移出現的錯誤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我們也要辯證去處理,要細致地分析學生出現中式英語的原因,反思其中值得肯定的、有價值的部分,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糾錯,不一概否定,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問題出現在哪里,繼而優化自己的表達。
三、合作學習:優化教學模式促成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合作學習模式深入人心,對于英語寫作教學也是如此,合作學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能夠發信平時被我們忽視的方方面面。
在材料分析和寫作思路探討過程中生生互動,能夠幫助學生發現寫作資源,在最后寫作評價環節中采用生生互評、互糾的方式進行展示和討論,肯定他人的長處,客觀地指出語言表述上的不足之處,尊重他人的寫作成果,同時自己的表達能力也獲得了提升。在評價他人成果的同時并將自己的寫作成果作為資源展示出來給大家一起品析,吸納其他同學對自己寫作技巧、表達技巧的建議,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為接下來寫作能力的提升搭好腳手架。
寫作教學不可缺失了“展示與評價”環節,由于課時的限制,該環節很容易會被草率帶過,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事實上,學生對展示有所期待,前面的學習過程都會因為這個環節的存在而表現得更為積極與專注,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肯定,都希望將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同時,積極恰當的評價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進步,認識到不足并及時做出調整。筆者建議對該環節應更加重視并將該環節設置更多樣化以提升效果。筆者認為評價要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量表的設計也應該多元化,可結合教學實際從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多方面考慮,使量表的設計多維化。
實踐經驗表明,合作學習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學習方式,互動性強,學生合作意識強,充分開發和利用了課堂學習中的人力資源,信息渠道變得更寬廣,同時教師也放下身段與學生一起思考,寫作過程中有些學生的思維和見地不一定比教師低,師生互動正確認識寫作的過程和教學的本質,意識到英語寫作是應用英語以書面表達的形式與他人交流,傳遞信息,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在課堂上與同伴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競爭,學會發現別人的長處、寬容別人的短處。
【參考文獻】
[1]羅曉杰,孫琳.偏誤理論與二語習得[J].外語學刊,2003(2).
[2]喬小六.二語習得中的錯誤理論研究回顧[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3).
[3]陳艾莎.試論外語教學對比分析和錯誤分析的研究價值[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作者單位: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