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宇
【摘 要】“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質是以知識和技能掌握的一般規律為依據,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傳授,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的過程。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應該對包括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教學場所、教師知識和能力、教材建設和教學考核評價在內的六個方面進行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及實踐,以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 理實一體化 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近年來高等職業院校進行教學改革時提出的新概念。它突破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倡導師生雙方在整個教學環節中邊教、邊學、邊做,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以全面構建學生素質與技能的培養框架。“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試圖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教育中傳統的“通識教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等學科化的教學模式的框架,強調在所有課程教學中都融入“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的教學理念,既做到理論知識的“必需、夠用、提升”,又進行科學、規范、實用的技能、技巧、技術訓練和后續創新。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而是包括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教學場所、教師知識和能力、教材建設和教學考核評價在內的全面的一體化。我院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在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分別就以上六方面積極進行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及探索,以期從學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認知規律出發,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一、專業課程體系一體化
職業領域的調研分析是開發“理實一體化”課程和課程體系的起點,只有準確地定位高職新聞專業畢業生的職業崗位,分析崗位所需職業能力,才能準確知道學生就業與發展所需的職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普通高校傳統新聞專業的培養目標瞄準的是狹義新聞媒體,旨在培養新聞采編人員和新聞研究人員,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記者、編輯職業,就業崗位主要是報社、雜志、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傳媒機構。我院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根據新的人才需求動向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特點,瞄準整個文化產業對傳媒專業的人才市場進行了細分,重新定位高職層次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培養目標,從傳統的新聞傳媒擴展到商業傳媒、企業傳媒、個人傳媒,從而將學生的就業去向也從新聞媒體單位擴展到文化產業各行業及一般企事業單位的文化宣傳部門,并將職業崗位劃分為5大類,分別是報紙新聞采編類崗位、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播類崗位、網絡媒體新聞采編類崗位、普通企事業單位宣傳類崗位、普通企事業單位宣傳類崗位和廣告、傳媒類公司相關崗位。根據對職業崗位所需崗位能力的具體分析,我們形成了如表1的課程體系。
二、教學設計的一體化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設計是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根據教學對象確立教學目標,對教學諸要素進行有序、優化的排列組合,形成可行性教學方案,并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過程。
表1 我專業畢業生職業崗位類型、崗位能力分析及課程設置
工作崗位類型 崗位能力分析 課程設置
報紙新聞采編 報紙新聞采訪,報紙新聞寫作,報紙編輯,報紙排版校對,報紙評論,新聞攝影,新聞策劃 《新聞采訪與寫作》《報刊編輯與設計》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播 廣電新聞采訪,廣電新聞寫作,電視攝像,非線性編輯,廣電節目主持,廣電播音,廣電節目策劃 《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新聞攝影》《電視攝像》《播音與主持》
網絡媒體新聞采編 網絡新聞采訪,網絡新聞寫作,網站內容策劃,網絡新聞編輯,網絡新聞評論,攝影攝像,音、視頻軟件運用,圖像軟件運用 《網絡新聞編輯》《網頁設計與制作》《photoshop圖像處理》《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
普通企事業單位宣傳 新聞采寫,攝影、攝像,新聞編輯,圖片及音視頻制作,企劃、宣傳 以上課程及《媒體公關》
廣告、傳媒類公司 攝影、攝像,圖片及音視頻制作,廣告策劃,廣告文案寫作,婚慶視頻制作,廣告制作,媒介關系 以上課程及《廣告實務》
根據我院教學改革的要求,我們對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專業技能型課程都進行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其中,項目任務式教學成為教師實踐“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的主要方式。以《播音與主持》課程為例,結合高職院校學生擅長形象思維,喜歡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習內容的學習特點,教師以項目、認務為導向,將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劃分為4個項目,分別是漢語普通話語音規范化訓練,普通話用氣發聲基本功訓練,播音員文體業務播音訓練和主持人話題主持訓練,并在項目下下設14個任務,每節課針對一個任務進行集中訓練與講解。在教學中采用實訓練習為主,理論講解為輔的授課方式,擺脫以往重理論,輕訓練的課堂教學方式,取得顯著教學成效。
三、教學場所的一體化
教學場所的“理實一體化”體現在教學場所不僅應滿足理論教學的要求,也應具備實驗實訓教學的條件,這就要求專業能夠建成一系列基于職業工作過程,同時能夠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知識的實驗實訓教室。就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而言,我們將學生所需的職業技能以媒介類型的不同劃分為報紙媒體技能、廣播電視媒體技能和網絡媒體技能三大類,并針對三種技能分別建設了報刊編輯實訓室,演播廳,非線性編輯實訓室和多媒體實訓室等實驗實訓教室,以滿足“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要求。
除了“理實一體化“實驗實訓教室,模擬仿真的實驗實訓基地也是教師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重要場所。模擬報刊社,模擬電臺和電視臺以及模擬網絡工作站無疑給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學生創造了在仿真的工作環境中一試身手以提升職業技能的良好機會。這些基地可以采用完全由學生組織、操作和管理的運行模式,也可以采用教師牽頭,學生主導的運行模式。有條件的話,最好可以和相關媒體單位或企業合作,共同運作和建設,使學生能夠更加近距離地接觸到行業一線人員的實際工作過程,更加清晰地了解職業所需能力,以幫助自己不斷提升適應于真實職業環境和工作過程的技能水平。
四、教師知識和能力一體化
教師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的主體,其知識和能力的一體化程度直接決定著“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成效。然而,目前的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是畢業于綜合類高校,在以學術教育為主的傳統教育模式培養下,從學校到學校實現就業的。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本身就缺乏專業技能的訓練和實踐過程,也沒有相關行業的從業經歷和背景,在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時,難免力不從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應當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通過自學,參加培訓,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和到行業實踐等途徑,多尋找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融會貫通,以更好地進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
五、教材建設一體化
“理實一體化”教材是一種通過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將教師授課與學生實訓一體化,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一體化的教材。這種教材的內容和體例比較特殊,既有普通理論教材的特征,也有實踐指導手冊的特征,但更多的是將兩者有機融合的獨有特征。
通過大量參閱相關教材和資料,以及對于如何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融入教材進行的深入思考,本專業最終將教材編寫的體例確立為項目任務式編寫體例,將每一個項目下設的任務都劃分為七個編寫板塊,分別是任務目標、任務內容、知識鏈接、任務要求、任務總結、案例分析、拓展訓練。
該編寫體例的確立體現了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一般規律,即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過程。首先,通過實踐引入任務,并提供相關知識儲備,使學生在做中發現問題并形成知識和能力需求;其次,在實踐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并提煉歸納理論知識,對問題和知識進行梳理總結;最后,以理論再次指導實踐,在相對系統的理論知識引領下,更為科學地進行實踐。
六、教學考核評價一體化
傳統的教學考核評價只注重學生知識和能力掌握的結果,而忽視其訓練和學習過程,造成有些學生在考核中突擊應付而對知識和技能的實際掌握不牢固的情況。“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應當強調考核過程和考核結果相結合,平時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結合,并著重體現考核內容中技能掌握程度,知識掌握程度以及素質養成程度的一體化和考核方式中理論考試,實操考試以及素質養成考核的一體化。endprint
【摘 要】“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質是以知識和技能掌握的一般規律為依據,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傳授,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的過程。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應該對包括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教學場所、教師知識和能力、教材建設和教學考核評價在內的六個方面進行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及實踐,以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 理實一體化 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近年來高等職業院校進行教學改革時提出的新概念。它突破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倡導師生雙方在整個教學環節中邊教、邊學、邊做,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以全面構建學生素質與技能的培養框架。“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試圖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教育中傳統的“通識教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等學科化的教學模式的框架,強調在所有課程教學中都融入“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的教學理念,既做到理論知識的“必需、夠用、提升”,又進行科學、規范、實用的技能、技巧、技術訓練和后續創新。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而是包括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教學場所、教師知識和能力、教材建設和教學考核評價在內的全面的一體化。我院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在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分別就以上六方面積極進行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及探索,以期從學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認知規律出發,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一、專業課程體系一體化
職業領域的調研分析是開發“理實一體化”課程和課程體系的起點,只有準確地定位高職新聞專業畢業生的職業崗位,分析崗位所需職業能力,才能準確知道學生就業與發展所需的職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普通高校傳統新聞專業的培養目標瞄準的是狹義新聞媒體,旨在培養新聞采編人員和新聞研究人員,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記者、編輯職業,就業崗位主要是報社、雜志、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傳媒機構。我院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根據新的人才需求動向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特點,瞄準整個文化產業對傳媒專業的人才市場進行了細分,重新定位高職層次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培養目標,從傳統的新聞傳媒擴展到商業傳媒、企業傳媒、個人傳媒,從而將學生的就業去向也從新聞媒體單位擴展到文化產業各行業及一般企事業單位的文化宣傳部門,并將職業崗位劃分為5大類,分別是報紙新聞采編類崗位、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播類崗位、網絡媒體新聞采編類崗位、普通企事業單位宣傳類崗位、普通企事業單位宣傳類崗位和廣告、傳媒類公司相關崗位。根據對職業崗位所需崗位能力的具體分析,我們形成了如表1的課程體系。
二、教學設計的一體化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設計是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根據教學對象確立教學目標,對教學諸要素進行有序、優化的排列組合,形成可行性教學方案,并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過程。
表1 我專業畢業生職業崗位類型、崗位能力分析及課程設置
工作崗位類型 崗位能力分析 課程設置
報紙新聞采編 報紙新聞采訪,報紙新聞寫作,報紙編輯,報紙排版校對,報紙評論,新聞攝影,新聞策劃 《新聞采訪與寫作》《報刊編輯與設計》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播 廣電新聞采訪,廣電新聞寫作,電視攝像,非線性編輯,廣電節目主持,廣電播音,廣電節目策劃 《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新聞攝影》《電視攝像》《播音與主持》
網絡媒體新聞采編 網絡新聞采訪,網絡新聞寫作,網站內容策劃,網絡新聞編輯,網絡新聞評論,攝影攝像,音、視頻軟件運用,圖像軟件運用 《網絡新聞編輯》《網頁設計與制作》《photoshop圖像處理》《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
普通企事業單位宣傳 新聞采寫,攝影、攝像,新聞編輯,圖片及音視頻制作,企劃、宣傳 以上課程及《媒體公關》
廣告、傳媒類公司 攝影、攝像,圖片及音視頻制作,廣告策劃,廣告文案寫作,婚慶視頻制作,廣告制作,媒介關系 以上課程及《廣告實務》
根據我院教學改革的要求,我們對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專業技能型課程都進行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其中,項目任務式教學成為教師實踐“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的主要方式。以《播音與主持》課程為例,結合高職院校學生擅長形象思維,喜歡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習內容的學習特點,教師以項目、認務為導向,將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劃分為4個項目,分別是漢語普通話語音規范化訓練,普通話用氣發聲基本功訓練,播音員文體業務播音訓練和主持人話題主持訓練,并在項目下下設14個任務,每節課針對一個任務進行集中訓練與講解。在教學中采用實訓練習為主,理論講解為輔的授課方式,擺脫以往重理論,輕訓練的課堂教學方式,取得顯著教學成效。
三、教學場所的一體化
教學場所的“理實一體化”體現在教學場所不僅應滿足理論教學的要求,也應具備實驗實訓教學的條件,這就要求專業能夠建成一系列基于職業工作過程,同時能夠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知識的實驗實訓教室。就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而言,我們將學生所需的職業技能以媒介類型的不同劃分為報紙媒體技能、廣播電視媒體技能和網絡媒體技能三大類,并針對三種技能分別建設了報刊編輯實訓室,演播廳,非線性編輯實訓室和多媒體實訓室等實驗實訓教室,以滿足“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要求。
除了“理實一體化“實驗實訓教室,模擬仿真的實驗實訓基地也是教師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重要場所。模擬報刊社,模擬電臺和電視臺以及模擬網絡工作站無疑給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學生創造了在仿真的工作環境中一試身手以提升職業技能的良好機會。這些基地可以采用完全由學生組織、操作和管理的運行模式,也可以采用教師牽頭,學生主導的運行模式。有條件的話,最好可以和相關媒體單位或企業合作,共同運作和建設,使學生能夠更加近距離地接觸到行業一線人員的實際工作過程,更加清晰地了解職業所需能力,以幫助自己不斷提升適應于真實職業環境和工作過程的技能水平。
四、教師知識和能力一體化
教師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的主體,其知識和能力的一體化程度直接決定著“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成效。然而,目前的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是畢業于綜合類高校,在以學術教育為主的傳統教育模式培養下,從學校到學校實現就業的。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本身就缺乏專業技能的訓練和實踐過程,也沒有相關行業的從業經歷和背景,在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時,難免力不從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應當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通過自學,參加培訓,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和到行業實踐等途徑,多尋找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融會貫通,以更好地進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
五、教材建設一體化
“理實一體化”教材是一種通過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將教師授課與學生實訓一體化,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一體化的教材。這種教材的內容和體例比較特殊,既有普通理論教材的特征,也有實踐指導手冊的特征,但更多的是將兩者有機融合的獨有特征。
通過大量參閱相關教材和資料,以及對于如何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融入教材進行的深入思考,本專業最終將教材編寫的體例確立為項目任務式編寫體例,將每一個項目下設的任務都劃分為七個編寫板塊,分別是任務目標、任務內容、知識鏈接、任務要求、任務總結、案例分析、拓展訓練。
該編寫體例的確立體現了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一般規律,即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過程。首先,通過實踐引入任務,并提供相關知識儲備,使學生在做中發現問題并形成知識和能力需求;其次,在實踐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并提煉歸納理論知識,對問題和知識進行梳理總結;最后,以理論再次指導實踐,在相對系統的理論知識引領下,更為科學地進行實踐。
六、教學考核評價一體化
傳統的教學考核評價只注重學生知識和能力掌握的結果,而忽視其訓練和學習過程,造成有些學生在考核中突擊應付而對知識和技能的實際掌握不牢固的情況。“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應當強調考核過程和考核結果相結合,平時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結合,并著重體現考核內容中技能掌握程度,知識掌握程度以及素質養成程度的一體化和考核方式中理論考試,實操考試以及素質養成考核的一體化。endprint
【摘 要】“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質是以知識和技能掌握的一般規律為依據,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傳授,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的過程。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應該對包括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教學場所、教師知識和能力、教材建設和教學考核評價在內的六個方面進行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及實踐,以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 理實一體化 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近年來高等職業院校進行教學改革時提出的新概念。它突破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倡導師生雙方在整個教學環節中邊教、邊學、邊做,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以全面構建學生素質與技能的培養框架。“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試圖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教育中傳統的“通識教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等學科化的教學模式的框架,強調在所有課程教學中都融入“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的教學理念,既做到理論知識的“必需、夠用、提升”,又進行科學、規范、實用的技能、技巧、技術訓練和后續創新。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而是包括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教學場所、教師知識和能力、教材建設和教學考核評價在內的全面的一體化。我院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在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分別就以上六方面積極進行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及探索,以期從學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認知規律出發,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一、專業課程體系一體化
職業領域的調研分析是開發“理實一體化”課程和課程體系的起點,只有準確地定位高職新聞專業畢業生的職業崗位,分析崗位所需職業能力,才能準確知道學生就業與發展所需的職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普通高校傳統新聞專業的培養目標瞄準的是狹義新聞媒體,旨在培養新聞采編人員和新聞研究人員,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記者、編輯職業,就業崗位主要是報社、雜志、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傳媒機構。我院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根據新的人才需求動向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特點,瞄準整個文化產業對傳媒專業的人才市場進行了細分,重新定位高職層次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培養目標,從傳統的新聞傳媒擴展到商業傳媒、企業傳媒、個人傳媒,從而將學生的就業去向也從新聞媒體單位擴展到文化產業各行業及一般企事業單位的文化宣傳部門,并將職業崗位劃分為5大類,分別是報紙新聞采編類崗位、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播類崗位、網絡媒體新聞采編類崗位、普通企事業單位宣傳類崗位、普通企事業單位宣傳類崗位和廣告、傳媒類公司相關崗位。根據對職業崗位所需崗位能力的具體分析,我們形成了如表1的課程體系。
二、教學設計的一體化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設計是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根據教學對象確立教學目標,對教學諸要素進行有序、優化的排列組合,形成可行性教學方案,并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過程。
表1 我專業畢業生職業崗位類型、崗位能力分析及課程設置
工作崗位類型 崗位能力分析 課程設置
報紙新聞采編 報紙新聞采訪,報紙新聞寫作,報紙編輯,報紙排版校對,報紙評論,新聞攝影,新聞策劃 《新聞采訪與寫作》《報刊編輯與設計》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播 廣電新聞采訪,廣電新聞寫作,電視攝像,非線性編輯,廣電節目主持,廣電播音,廣電節目策劃 《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新聞攝影》《電視攝像》《播音與主持》
網絡媒體新聞采編 網絡新聞采訪,網絡新聞寫作,網站內容策劃,網絡新聞編輯,網絡新聞評論,攝影攝像,音、視頻軟件運用,圖像軟件運用 《網絡新聞編輯》《網頁設計與制作》《photoshop圖像處理》《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
普通企事業單位宣傳 新聞采寫,攝影、攝像,新聞編輯,圖片及音視頻制作,企劃、宣傳 以上課程及《媒體公關》
廣告、傳媒類公司 攝影、攝像,圖片及音視頻制作,廣告策劃,廣告文案寫作,婚慶視頻制作,廣告制作,媒介關系 以上課程及《廣告實務》
根據我院教學改革的要求,我們對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專業技能型課程都進行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其中,項目任務式教學成為教師實踐“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的主要方式。以《播音與主持》課程為例,結合高職院校學生擅長形象思維,喜歡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習內容的學習特點,教師以項目、認務為導向,將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劃分為4個項目,分別是漢語普通話語音規范化訓練,普通話用氣發聲基本功訓練,播音員文體業務播音訓練和主持人話題主持訓練,并在項目下下設14個任務,每節課針對一個任務進行集中訓練與講解。在教學中采用實訓練習為主,理論講解為輔的授課方式,擺脫以往重理論,輕訓練的課堂教學方式,取得顯著教學成效。
三、教學場所的一體化
教學場所的“理實一體化”體現在教學場所不僅應滿足理論教學的要求,也應具備實驗實訓教學的條件,這就要求專業能夠建成一系列基于職業工作過程,同時能夠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知識的實驗實訓教室。就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而言,我們將學生所需的職業技能以媒介類型的不同劃分為報紙媒體技能、廣播電視媒體技能和網絡媒體技能三大類,并針對三種技能分別建設了報刊編輯實訓室,演播廳,非線性編輯實訓室和多媒體實訓室等實驗實訓教室,以滿足“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要求。
除了“理實一體化“實驗實訓教室,模擬仿真的實驗實訓基地也是教師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重要場所。模擬報刊社,模擬電臺和電視臺以及模擬網絡工作站無疑給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學生創造了在仿真的工作環境中一試身手以提升職業技能的良好機會。這些基地可以采用完全由學生組織、操作和管理的運行模式,也可以采用教師牽頭,學生主導的運行模式。有條件的話,最好可以和相關媒體單位或企業合作,共同運作和建設,使學生能夠更加近距離地接觸到行業一線人員的實際工作過程,更加清晰地了解職業所需能力,以幫助自己不斷提升適應于真實職業環境和工作過程的技能水平。
四、教師知識和能力一體化
教師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的主體,其知識和能力的一體化程度直接決定著“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成效。然而,目前的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是畢業于綜合類高校,在以學術教育為主的傳統教育模式培養下,從學校到學校實現就業的。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本身就缺乏專業技能的訓練和實踐過程,也沒有相關行業的從業經歷和背景,在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時,難免力不從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應當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通過自學,參加培訓,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和到行業實踐等途徑,多尋找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融會貫通,以更好地進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
五、教材建設一體化
“理實一體化”教材是一種通過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將教師授課與學生實訓一體化,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一體化的教材。這種教材的內容和體例比較特殊,既有普通理論教材的特征,也有實踐指導手冊的特征,但更多的是將兩者有機融合的獨有特征。
通過大量參閱相關教材和資料,以及對于如何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融入教材進行的深入思考,本專業最終將教材編寫的體例確立為項目任務式編寫體例,將每一個項目下設的任務都劃分為七個編寫板塊,分別是任務目標、任務內容、知識鏈接、任務要求、任務總結、案例分析、拓展訓練。
該編寫體例的確立體現了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一般規律,即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過程。首先,通過實踐引入任務,并提供相關知識儲備,使學生在做中發現問題并形成知識和能力需求;其次,在實踐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并提煉歸納理論知識,對問題和知識進行梳理總結;最后,以理論再次指導實踐,在相對系統的理論知識引領下,更為科學地進行實踐。
六、教學考核評價一體化
傳統的教學考核評價只注重學生知識和能力掌握的結果,而忽視其訓練和學習過程,造成有些學生在考核中突擊應付而對知識和技能的實際掌握不牢固的情況。“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應當強調考核過程和考核結果相結合,平時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結合,并著重體現考核內容中技能掌握程度,知識掌握程度以及素質養成程度的一體化和考核方式中理論考試,實操考試以及素質養成考核的一體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