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楊+余飛飛
【摘 要】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中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可使護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獲得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可增強護生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醫院是護生實習的重要基地,擔負著護生實習期間的實踐性教學任務,也是培養護生臨床思維能力,職業道德素養和綜合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護生的臨床實習質量,直接關系到護理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 護生 臨床實習 因素 對策
1制約因素
1.1外部因素
1.1.1社會因素
受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社會上某些人重醫輕護,這樣就導致了對醫護人員的差別態度,使護生對護理的職業認同感和成就感大大降低,從而嚴重制約了護生的積極性。
1.1.2學校因素
近年來,護理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護生的無限增加,造成學校師資力量不能滿足教學需要,以致學校整體教學質量降低。(就我院而言2013年12級護理專科護生就有1800名左右,而基護專職老師僅8名)。
1.1.3醫院因素
醫院作為護生實習的教學基地,其接收護生的數量必須和醫院規模相符。現在某些三甲醫院已經難以應付日益增多的臨床實習要求,這樣就導致護生直接接觸病人及動手操作機會相應減少,也就難以保證護生的實習質量。(2013年單我院就有11級護生300名到市某三甲醫院進行臨床實習,這樣就形成了一名帶教老師身后常跟著4—5名護生)。
1.1.4病人因素
護生初入臨床,操作技能不熟練,溝通技能欠佳,加之帶教老師對護生放手不放眼,病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護生的操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護生積極性,從而制約了臨床實習的質量。
1.1.5帶教老師因素
帶教老師在帶教的同時還承擔著繁重的臨床護理工作,雙重的任務造成帶教老師有時忽略臨床帶教工作。這樣就導致了某些帶教老師缺乏責任心,對護生態度生硬、沉默寡言以及對護生的指導講解少,嫌護生做事慢,怕出差錯事故,事事自己動手,親力親為,只讓護生做簡單勞力工作,例如:去測體溫、鋪床、換液等簡單操作,大大影響了護生的實習積極性,以致臨床實習收效不大。
1.2內部因素
1.2.1缺乏吃苦耐勞精神
現階段大部分護生是獨生子女,在家受父母呵護和寵愛,依賴性強,動手能力差,怕苦,怕臟,怕累,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工作責任心不強,嚴重影響了臨床實習質量。
1.2.2基礎知識薄弱
部分護生不熱愛護理專業,是由于家長填報志愿、為了文憑、好找工作而進入學校。學習沒有積極性,在校期間的學習沒有壓力,平時不注重看書、復習,經常是考前突擊,使所學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容易遺忘。
1.2.3專業知識缺乏
實習中后期的護生認為每個科室都差不多,無非是注射、輸液、測生命體征、發藥、鋪床等瑣碎事,不需要高深專業理論知識,自己能夠應付。這時實習態度開始放松、思想懶散,表現為每項操作大多是機械地執行。由于護生機械性的操作,護理專業知識水平沒有得到提升,致使遇到病情重、癥狀復雜的重病人時,護生憑借自己貧乏的專業知識,很難透過表面現象去分析其病情的實質,預測病情變化,做出相應的處理,故此時護理工作往往由帶教老師完成,大大影響了護生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了護生的臨床實習質量。
2對策
2.1科學管理,資源的合理分配
就目前護理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個人覺得學校、護生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學校和實習基地,同時實習醫院也要根據護生情況分層次教學。做到資源統籌管理,科學分配,這樣能有利于臨床實習質量的提高。
2.2加強學校與醫院的合作交流
學校應與醫院緊密結合,經常邀請一線臨床護理專家到學校開講座和座談,傳授臨床經驗。同時護理專職教師要定期到醫院臨床一線學習,提高臨床實踐工作能力,以便運用于日常教學,縮短所授知識與臨床實際應用的差距。
2.3重視護生崗前教育
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帶教老師應全面介紹醫院情況,包括醫院環境、規章制度、各科設置、人員配置及醫院對護生的要求,組織護生學習相關的法律文件、護理服務、護患溝通技巧及醫院感染知識等,提高認識,規范行為。使護生盡快地適應從教室到病房,從學生到“護士”的角色轉換。
2.4嚴格選拔臨床帶教老師
帶教老師在實際工作中擔任著雙重角色,一是護理工作者的角色,同時還是老師的角色,帶教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護生的言行舉止。因此,應該選擇德才兼備的老師帶教護生。個人覺得臨床帶教老師應選拔各個科室中理論基礎扎實、技術操作過硬、責任心強,并具有5年及以上的臨床工作經驗的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擔任。在帶教過程中,老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引導護生正確認識護理工作的社會價值,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在帶教過程中引導護生愛崗敬業,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使護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
2.5改革出科考試方案
出科考試既是對護生實習效果的檢驗,又是對護生學習的有力督促,應引起學校和醫院的共同重視,醫院應和學校緊密聯系,統一制訂出科考試方案、項目、評價標準,以確保考題全面、規范。已過關的項目在下一科室不必重考,這樣既可對護生的多種實際操作和理論知識進行評價,又可避免漏缺和重復,從而達到全面考核護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2.6實行帶教雙向評估制度
帶教老師與護生之間實行雙向評價,定期總結分析,了解師生工作不足與長處,不斷完善臨床帶教工作。臨床實習是鞏固護生所學理論、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培養護生獨立工作的關鍵環節,因此,臨床帶教老師在做好本職工作同時,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臨床帶教質量,培養合格護理人才。
綜上所述,隨護理模式的轉變,如何培養合格的臨床護士是現今每一位護理老師,每一所護理學校,每一所教學醫院面臨的首要任務。因此醫院和學校攜手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加強臨床帶教老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完善和改進實習質量的評價編制和帶教老師量化選拔的指標體系,探索醫院與學校合作共同管理實習過程,共同參與臨床教學、護生考核和帶教老師培訓等,最終達到教學質量持續提高,從而推動護理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宏等.影響護生在臨床實習中角色轉變的因素及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8):52
[2]何紅英等.影響護生實習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2,16(4):237
[3]郝青凡,徐艷寧.影響護理帶教的因素分析與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5B):1304-1305.
[4]李青,樊變蘭.對護理實習帶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J].護理研究,2008,22(5C):1398-1399.
[5]劉旭麗,衛秋燕.護生臨床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9,23(增刊 1):230.
[6]楊淑美,梁漢武,潘虹,等.根據學生不同實習階段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對策[J].中華護理教育,2010,7( 1):1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