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旭
【摘 要】多媒體集圖、文、聲并茂,交互性強,信息資源豐富等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教學效果
多媒體具有集圖、文、聲并茂,交互性強,信息資源豐富等特點,在教學中,能為學生構建一種和諧的教育環境,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而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小學數學必須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而多媒體正是這樣的一座橋梁。那么,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勢,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呢?
●創設問題情境,創造全新的、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激發求知欲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在教學中,用多媒體技術把聲、形、情、境融在一起,來創設、渲染課堂氛圍,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誘發學生的求知欲。這種課堂氛圍的調動,常規教學手段是很難達到的。
如:在教學二年級學生學習除法教學時,恰當的運用多媒體展示活潑可愛的小兔子拔蘿卜的情景:兔媽媽拔了6個蘿卜,兩只小兔子拔了3個蘿卜,啟發學生看誰拔的多?兩只小兔子的蘿卜和兔媽媽的一樣多。通過引導,讓學生在快樂情境中得出兔媽媽拔的蘿卜是小兔拔的蘿卜的兩倍的關系。這種利用flash動畫功能,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創設了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學生在聽課時造成的疲勞和緊張,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勢,在新課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維,并且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他們對具體形象的實物比較感興趣,而數學的抽象性對學生的理解有點困難,所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勢,將文字、圖形、動畫、聲音、視頻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對圖形進行伸縮、移轉、切割、補拼等變換,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如在講解“三角形的面積”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一重點,運用幾何畫板,事先畫好兩個全等的三角形,接著做出兩三角形對應邊上的高,再把其中一個三角形按高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通過動畫把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與未分割的三角形中的直角三角形比較,然后再把這兩個分割的三角形與未分割的三角形拼成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感覺并體會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三角形的面積是2倍關系,然后通過比對,了解長方形的長、寬與三角形的底,高的關系,從而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增大課堂教學容量
在傳統教學中,通常都是老師講,最多用表格圖、掛圖、模型等來展示課程教學的一些內容,課堂的容量也比較少,傳遞速度也慢。在現代教學中,以上的這些教學手段都可以用多媒體替代,并且更直觀,速度更快。在課堂教學之前,你準備好教學所需資料,上課時,只用鼠標一點,所需的相關內容就自動展現出來。同時,電腦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重復性,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時調整教學的速度。同時,在教學開始前,將例題解析、課堂練習等提前編輯到課件中,這樣通過練習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大大縮短了教師的板書時間,加快了學生接受知識的直接性、準確度和深度。
●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勢,注重學法指導,突出學生主體性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強調的是“發現”知識的過程、創造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形成探究的精神,而不是簡單的獲得結論。在分數應用題的學習課上,為了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促進認知過程中的同化與順應作用,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把分數應用題的許多解題思路輸入到計算機中,設計了“整數思路”、“方程思路”、“分數思路”、“份數思路”、“比例思路”和“工程思路”六個選項,讓學生自選思路進行解答,遇到問題,可以請求計算機幫助。在幫助欄里有“指點迷津”、“線段圖”、“分析過程”等。這樣一種開放的教學環境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解題思路,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對學習的需求,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這樣使學生達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效果,把學生的思維提高到了一個新臺階。
總之,在數學課堂中找準傳統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技術的最佳結合點,恰當地、適時地運用多媒體,就會起到“動一子而全盤皆活”的作用,就可以發揮其最大功效,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
(作者單位:甘肅省靖遠縣東升鄉東升學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