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預習—展示—提升)進行了探索和補充。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預習課;反饋提升課
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基本的素養(yǎng),使他們具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表達能力等。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輔以達到此目的的有效方式與策略。山東省惠民縣清河鎮(zhèn)中心小學語文教科組推行的“預習—展示—提升”三段全新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為達此目的提供了有益的嘗試?,F(xiàn)就教學實踐過程中,關于小學語文預習課與反饋提升課的關系談點個人看法。
教學過程中采用“預習—展示—提升”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那么由學生自主完成的學習任務有哪些呢?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掌控學生的學習進程來推進呢?下面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個人淺見。
一、“預習—展示—提升”課堂教學的進程分布
依據(jù)建構(gòu)主義教學觀,語文課堂教學的進程必須符合學生思維的進程。要尊重學生思維的獨立性與個體差異性,學習必須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才能有效進行,為更深入地學習以至合作、交流、提升創(chuàng)造條件。因此,“預習—展示—提升”的學習應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獨立預習階段
學生需要充裕的時間進行完全自學。通過完全的獨立自學獲得自主個性的感受、理解、思考、疑問、啟發(fā),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全面啟動,也是下一步合作、交流、提升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因此,本環(huán)節(jié)必須保證充分徹底地進行。預習課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獨立或合作完成預設的學習目標。
2.交流、碰撞、條理、共享階段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個體與小組成員及全班學生之間進行共同學習的階段,是由個體思維與他人思維進行交流碰撞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結(jié)合個體學習所得進行確認、交流、碰撞,形成有條理的新的學習認知,解決個體的一些未知,并總結(jié)概括出學習中的分歧與疑問,達到認知共享。
3.教學提升階段
在前一階段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組織引導。通過引導解決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修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通過合理的課堂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提升至新的更高層次。
二、“預習—展示—提升”課堂的教學安排
1.預習課
在具體教學進程中,學生的獨立自學階段和小組交流碰撞階段是由“師生、生生”互動合作完成的。一般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內(nèi)容在課堂教學中是以預習課的形式呈現(xiàn)的。預習課上學生將課堂預習的內(nèi)容記錄在預習本上。預習本是預習內(nèi)容的載體,預習本的建立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學習習慣。
2.反饋提升課
學生在獨立自學及交流、合作、互助學習活動結(jié)束后,需要教師的教學指導才能釋疑、修正完善進而展示、反饋提升,這一環(huán)節(jié)必須依賴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因而這一環(huán)節(jié)一般是期待教學生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提升課是在學生充分預習、展示基礎上的提升,而非文本基本內(nèi)容的簡單重復。就小學語文課來說,提升課的基本步驟一般是文本主要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寫作特點的歸納分析→課堂拓展延伸→小練筆。
3.兩種課型的教學要求
A.關于預習課:結(jié)合預習課的特點及其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教師宜在教學活動之初進行相應的教學指導,如要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明確任務的具體要求(比如,生字詞語的認讀與書寫、文本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寫作特點的歸納分析等),并對自學進行比較條理的整理等。預習的有效性在于學生自學的能力水平、學習目標的明確性以及有效的學習要求,因此,在預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有對于學生預習課文的有效方法的指導、明確的學習目標指向和所提預習要求。
B.關于反饋提升課:這種課型是學生自學之后的展示和提升?!罢故尽敝荚趯€人及小組活動的學習進行鞏固與完善,“提升”旨在學生自主、合作、互助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啟發(fā)、引導、比較、總結(jié)等,使學習進入更高層次。比如在學生“自主、合作、互助”學習的前提下進行引導啟發(fā),引領學生能夠深入把握文章的主旨,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或者進行比較閱讀,使學生能在自學的基礎上通過比較、對比等方法對所學進行更全面透徹的把握。
三、預習課與反饋提升課兩種課型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預習課是一種學生力所能及的基礎學習,而反饋提升課是對學生所學的展示、修正、碰撞、完善、拓展與提升。需要在反饋提升課堂上呈現(xiàn)學生的預習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呈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修正與完善、碰撞與拓展,并一定有學習的提升,不然,課堂的生成就會少,甚至沒有,使課堂的教學沒有了實效。因而,反饋提升課更重要的是呈現(xiàn)一種學生學習上的實質(zhì)性進步,是一個充滿緊張思維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簡單內(nèi)容的重復呈現(xiàn)。
四、備課注意事項
1.預習課的要求
A.教師要認真?zhèn)湔n,確定教學目標時,教師要明確哪些是學生能夠自主、合作、互助完成的教學目標,哪些是需要教師協(xié)助才能完成的教學目標。
B.基于以上的理解,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比較清晰的把握,安排學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盡量合理充分地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力。在這一學習指導過程中,還應注意因材施教。
C.在學生預習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自學情況,通過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薄弱點,可根據(jù)學生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隨時調(diào)整,并為下一步的反饋提升課做好充分的準備。
2.反饋提升課的要求
A.教師要對課堂的進程有清晰的把握,能夠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時的完善修正,并在合適的時機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提升性的教學引導。這需要教師在教學目標明確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整體教學布局,需要教師進行認真?zhèn)湔n并能細致了解預習課、展示課的進展情況。
B.采取合理有效的課堂交流組織形式展開學習的展示與交流,使得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在交流展示中得到清晰的呈現(xiàn)。如,采取措施促使學生認真傾聽、認真閱讀、語言表達清晰流暢等。合理的反饋提升形式不僅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流暢地進行,也可以全面地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綜上所述,“預習—展示—提升”這一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山東省惠民縣清河鎮(zhèn)中心小學語文教研組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它凝聚著全體教研組老師們的心血。這一課題的研究、實踐、運用,必將為全面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蘭祖興.引導學生預習 促進自主發(fā)展:小學語文預習例談[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11).
作者簡介:劉云水,男,大專,就職于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清河鎮(zhèn)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及高年級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