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琴?陳婷
摘 要: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引起了廣大師生的重視,普通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取得了較大成績。然而,藝術類大學英語的教與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語言教學研究者們紛紛把研究重點從研究教師怎么教轉向研究學習者如何學。其中一個重要領域是研究造成學習結果差異的學習者個體因素(individual differences),關注情感因素(如態度、動機、個性、焦慮、移情、自信,等等)對語言學習的影響。筆者認為,焦慮這一藝術生特別突出的情感因素,對他們的英語學習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阻礙。藝術類大學生因為英語學習的動機、自信心等,易產生焦慮情緒,所以,藝術類院校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適當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調整好學習心理,激發學生自主性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
教育應該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也提倡在教學過程中將認知教育與情感教育相結合。情感是認知活動的基礎,沒有積極的情感,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就會削弱。與其他學科領域相比,語言與情感態度的關系更為密切。而在所有影響外語學習的情感因素中,焦慮是主要因素之一。
一、外語學習焦慮及其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1.外語學習焦慮
從1986年開始,Horwitz等人把外語學習焦慮作為不同于普通焦慮感的現象進行研究。外語學習焦慮主要指學習者在學習和運用目的語過程中產生的害怕、不安、緊張以及自我懷疑等不良感覺,是作用于外語學習的諸多情感因素中最關鍵的心理變量之一。Horwitz等人設計了外語課堂學習焦慮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fixity Scale,即FLCAS)。該量表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是用來測量外語學習焦慮的理想工具。它由33個問題組成,主要包括外語課堂學習焦慮的三個方面,即交際畏懼(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考試畏懼(test anxiety)
和負評價畏懼(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量表采用5點量表形式,其中第2、5、8、11、14、18、22、28及32題的題意為否定,其記分方式相反,所得總分為焦慮指數。教師可以通過問卷來檢測學生的焦慮狀況。得分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越應引起重視。
外語學習焦慮的跡象大體上可分為四類,①回避:如“忘記”答案、裝出粗心的樣子、遲到早退等;②身體動作:如扭動、玩弄頭發或衣物、抖動身體等;③身體不適癥狀:如抱怨頭痛、肌肉抽動、身體部位有莫名疼痛等;④其他跡象:如用功過度、有完美主義傾向、回避社交、不敢正視他人、有敵意等。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不愿發言、不愿參與學習活動或考試成績差等現象時,其原因未必是學生的智力或能力問題。教師應觀察并分析這些現象是否是由學生的焦慮情緒引起的。
例如,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回避教師的目光;經常遲到;發言時語音變調,表達困難,甚至忘了原本知道的內容或干脆保持沉默;看上去總是憂心忡忡,不愿與他人交流,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焦慮癥狀。
2.焦慮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外語焦慮與其他類型的焦慮是不一樣的,它對外語學習過程、考試成績、外語交際能力、自尊心、自信心等有負面影響。雖然有些研究者發現,一定程度的焦慮有助于學習,但大多數研究表明,焦慮與學業成績、水平考試成績、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自信心以及自尊心之間都存在負相關關系。大量研究表明,外語學習焦慮對外語交際能力的影響最大。同時,焦慮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有負面影響。長期焦慮有可能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健忘、反應遲鈍、學習興趣降低,甚至自信心下降。
二、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學習產生焦慮的主要原因
探討引起英語學習焦慮的原因對我們找到克服學習者外語學習焦慮的策略具有重大意義。導致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者性格特征、自我評價等內部因素
學習英語是為了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實踐性極強,要求學習者性格盡量外向點,善于表現、不怕犯錯,心理寬容度高以及不介意他人的評價。藝術類學生大多性格活潑開朗,敢于冒險。但是,很多藝術類大學生缺乏正確的自我評價。有些同學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害怕聽到老師、同學對自己的否定評價;有些同學自我評價過高,產生高人一等、什么都會的感覺,但在實際交際時卻并不能自由表達。所以,消極的自我評價會使同學低估自己的實力,而過高的自我評價則會使學生盲目自大,而這兩種自我評價都會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產生焦慮。
另一個原因是學習者不懂得學習方法,很多藝術類大學生在學了數年外語之后,結果還是學不好,這也會形成焦慮,導致學習者對英語失去興趣甚至放棄英語。
2.與學習活動形式和教學方法有關的因素
由教學實踐可知,英語課堂的氣氛對英語學習焦慮的產生具有直接影響,英語課堂的氣氛越是輕松愉悅,學習者擁有了一個自由、安全的心理環境,產生英語學習的焦慮程度就越低。在教學方式上,比如在全班同學面前作口頭表達對多數學習者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焦慮。
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英語交流,可以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老師嚴厲對待學生所犯錯誤的態度、對學生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動輒批評、更正,也會加重學生的課堂焦慮,使學生怯于開口。與此同時,對于藝術類院系的學生來說,文化課并不是他們的重點課程。教師給學生的任務的難易度也是導致焦慮的重要因素。
競爭也會導致語言焦慮。比如,藝術類大學生對英語考試容易產生焦慮,
主要原因:一是藝術類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并沒有掌握足夠的能夠通過考試的英語知識;二是有些人會想起以往英語考試失敗的經歷,往往因為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產生焦慮,而焦慮反過來又影響考試的正常發揮,形成惡性循環。
3.與文化差異有關的因素
Young認為:當學習者認同某一語言全體或目標文化時,焦慮就會降低;反之,焦慮就會增高。但是,當學習者與某一語言群體或目標文化過分認同,同時感到失去自我時,焦慮也會產生。她還指出,這種焦慮與“文化休克”密切相關,并列出與此相關的情感狀態:情緒壓抑、恐慌、生氣、傷心等。由于英語是獨立于母語之外的一門學科,不僅涉及語法體系的不同,而且也包括風俗習慣、思維方式、表達習慣、價值觀念不同而導致的文化差異,有些學生害怕在英語的文化中失去自我,進而產生焦慮。
三、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策略
1.針對學習者的性格特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減輕和克服焦慮
由于外語課的特點,內向性格者在外語課堂中更易形成焦慮。針對性格內向者,教師應該多鼓勵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比如,常對他們提問、進行小組活動等,使其在課堂中獲得成功感,以克服性格障礙,消除緊張與不安,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教師要注重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應當把幫助藝術類大學生迅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當成主要任務之一。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從而增強信心。教師還可以定期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合作學習等活動,這樣能達到相互啟迪、相互促進的目的,來減少學生的焦慮。
2.以藝術類大學生為中心,創造一種友好、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教學內容的設計及課堂教學的組織都要從藝術類大學生的需要出發,以生為本。課堂上,教師應多鼓勵、多表揚,少用批評的語氣,建立一個友好和諧的課堂環境。同時,教師應該在課上注意觀察學生,適時地組織一些“互動式”合作性的課堂活動,如Role play等。這樣有助于每個學生都加入到課堂活動中,從而形成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
教師還應該端正藝術類學生對英語的態度,強調擁有國際視野對成就藝術大家的重要性。在藝術類院系的教學中,專業課的教學始終排在首要位置,英語課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藝術類大學生往往只注重專業的進步與發展,缺乏學習英語的認真態度和刻苦精神。
3.向學習者傳授有關英語國家文化方面的知識
人類整個言語交際活動過程要受到相應的文化規則的制約,什么時候說什么話、怎么說都要涉及文化背景知識,在跨文化交際中更是如此。
在外語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cross-culture awareness)。教師應該在教授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還要向學生傳授英語國家文化,如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表達習慣、價值觀念等。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解釋中華民族文化和英語國家文化的差異,設法讓學生融入到異域文化當中去,找到認同感,以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心理焦慮。
英語學習焦慮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所特有的現象,與英語學習四大技能聽、說、讀、寫相關的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焦慮也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尤其是很多藝術類學生對自我英語學習不信任或夸大,更容易面臨英語學習焦慮的困擾。筆者通過對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調查研究發現他們英語學習焦慮的程度及主要原因,提出有效對策來應對在英語學習中過度焦慮產生的負面影響,以促進地方院校藝術類大學生英語教學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Horwitz,E.K..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scale[J]. TESOL Quarterly,1986:20.
[2]Young,D.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and foreign language oral proficiency rating[J].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1:57—64.
[3]陳 劼.英語學生課堂焦慮感與口語水平的關系[J].國外外語教學,1997(01).
[4]余心樂.成人學生英語課堂焦慮感與聽力理解成績的關系[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02).
[5]戴煒棟,束定芳.試論影響外語習得的若干重要因素[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4(04).
(作者單位:熊 琴 江西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陳 婷 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