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君
摘 要: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師生間的信息傳遞大多是教師的單向灌輸,教師占用了課堂大量的時間,成為課堂活動的中心,而學生則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各項智能均得不到發展。新《英語課程標準》強調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這樣,才稱得上是有效性的課堂,真正地做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發展!
關鍵詞:課堂教學;方法;創造性思維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目前,小學英語課一般課堂時間長(40分鐘),一周內課時少(通常一周只上2節),英語教學流于形式,英語課經常被當做副課對待;且存在教學對象多、時間少,鞏固率低、遺忘率高,教學效果不理想的情況;加之兒童其獨特的性格特點,這些都使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諸多問題。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課堂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較為集中的橫截面,是教師向學生進行教育、傳播知識、培養技能、技巧的主要形式。英語教學的效果是基于每節課的教學效果之上的,因此,激活課堂,增加教學中的生命意識,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探索課堂教學的方法是我們教學的當務之急。
三、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途徑和方法
筆者認為要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激發興趣,營造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我們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學生在課堂上處于積極的狀態,使他們主動而愉快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尋找他們身上的優點并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創建積極的學習氛圍。
2.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奠定創造性思維基礎
任何一種創造都是以對新學過的知識進行科學的加工和創造性的勞動為前提的。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就必須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現在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基礎教學方式在改變,因此,目前關注學生基礎性學習、關注課堂40分鐘、如何使小學英語教學科學有效地發展,怎樣使教學成為有意義的課堂已成為我們一線教師共同思考的問題。
3.課堂教學活動要明確目標
課堂教學活動目標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的實效性,也是實現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環節。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堂教學目的在于努力培養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整體把握能力,通過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堂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與英語實踐能力的習得,是當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課題。如果不能夠明確和把握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目標,則很難達到基礎教育階段對學生英語知識與英語能力的要求。
4.運用媒體,激活課堂
注重對電教媒體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英語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導入階段。導入階段可以采用錄音機播放英語課堂教學相關的英文歌曲,進而引導學生自然進入課堂教學情境之中。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邊講解,邊收看VCD等形式進行教學。通過多種電教媒體在教學過程之中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聽、說、讀能力。
最后,電教媒體對教學資料的優化。通過電教媒體的運用,可以使傳統紙制教學課件,逐漸電子化。多元化的電教媒體與傳統教學法的相結合,可以大大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進而活躍課堂。
5.競爭比賽,激活課堂
在緊張、熱烈的競爭氣氛中,無論是參賽的學生,還是觀看的學生,個個都十分投入;無論是小組比賽還是個人比賽,學生都滿腔熱情地參加,課堂氣氛可謂空前的高漲。任教五年來本人從一年級教到五年級,每一節英語課中,最熱鬧的一環——競爭比賽。運用競賽,挖掘學生的學習的“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思維的靈敏性。
總之,向小學英語課堂40分鐘“要”效益的課堂教學的技巧還有很多,但是實施有效教學是我們應完成的教學目標,而且也是提高我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我們更應該把有效、高效的英語課堂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的最終目標,認真組織課堂教學,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中,讓每一節英語課都使學生能有所收獲,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周成平主編.中國著名特級教師課堂魅力經典解讀[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西航三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