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遠
中學思想品德課,是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其思想性、理論性、時代性很強,在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著教師難教——太枯燥,學生難學——太乏味的現象。為此,在教學實踐中,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大膽改革,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其課堂積極性、發揮主動性,培養創新精神,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一、生動有趣的導入
課堂教學的導入很重要,就如一個好故事,往往從開頭就引人入勝;就如一部好電影,一個激動人心的序幕就吸引住了觀眾。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如何有一個好的開始呢?
1. 問題導入
常語道:“學起于思,思起于源,疑解于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特定問題情境,層層深入地提出問題,啟動學生的思維,然后自然地進入新課,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例如,學習“孝敬父母”這一課,教師在開課時說:“同學們,我們都有一個家,家的英語單詞是family,這個單詞同學們是怎樣理解的呢?”通過一句話,教師就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議論之后,再讓學生觀看中央頻道公益廣告《Family》片段,讓學生在“家是什么?”“為什么要孝敬父母?”這樣的疑問下進入新課的學習。學生通過連串的課堂活動過程:自主思考形成獨立見解;互動交流增進認識;博采眾長完善答案。這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不僅主動獲取和運用知識、技能,而且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2. 時政導入
時政導入就是把教學相關內容與時事熱點問題聯系起來,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認知印象,而且通過學生的討論,可以啟迪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探求新知識的主動性。
如在講授新課“活躍在世界舞臺的中國”時采用新的時政材料——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同學們都踴躍發言,各抒己見。又如在學習“文明交往”時,讓學生觀看新聞片段“廣州地鐵車廂里老伯與青年互毆”視頻,讓學生自由發表觀看感受,教師適時點撥并導入新課,指導學生學習教材。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領會深刻的知識。
3. 故事導入
中學生的求知欲強,頗具好奇心。他們喜歡有趣的故事,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通過晏子使楚的故事,讓學生懂得“尊重是交往的前提”;通過“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努力學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通過講述焦裕祿、鐘南山、任長霞的事跡,讓學生學習奉獻社會、回報社會的精神。
故事導入新課,不僅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使教材深入淺出,還可以增加形象性,幫助學生理解枯燥的內容,加深記憶。
4. 游戲導入
用游戲作為新課的開頭,把概念寓于游戲情境中,以游戲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使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如“滾雪球”小游戲,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認識新伙伴的樂趣,“叉手”小游戲讓學生體會到習慣的力量,課堂伊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從而為上好新課做好鋪墊。
二、恰當運用各種現代教學方式方法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理論性、系統性較強的學科。它通過抽象的觀點、深刻的道理對學生進行政治方向、道德規范等方面的教育。對教師來說,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課,應該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歸納論證等能力。教師有效地運用的適當的現代教學手段和方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注重選取新穎的教學案例
現代社會快速發展,時政新聞每天更新,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不斷關注時政、更新知識,注重選取新穎的教學案例,充實教學內容,從而使理論更加切合實際,增強思想品德課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如在講述“世界和平與發展”時,向學生展示巴以沖突、敘利亞問題、伊核問題的視頻和圖片材料,讓學生在關注國際時政的同時運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既充實了課堂知識,擴寬學生的政治視野,又增強了課堂的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創造性地整合和使用教材
新課程要求教師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現的內容不一定都講授;另一方面,教材上較為概要或沒有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通過教學課件的制作與應用,對教材的內容給予適當的減省或補充。如在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節中,一位教師通過對教材進行整合,刪減了“找問題”活動和“我的學習習慣”活動,增補了“尋找榜樣”活動和“讀故事,悟道理”活動。通過在同班同學中尋找自己學習的榜樣,談談他(她)有哪些學習習慣。通過讀小故事,感悟良好學習習慣和不良學習習慣的影響。
教師對教材創造性地整合,新穎的課堂環節讓學生耳目一新,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3. 注重教學情景的創設
在現代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除使用必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外,教師還應當注重創設教學情景。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或者借助照片、圖片、掛圖等;或者通過師生的講述,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的情景之中……通過這種情感渲染和傳達,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對知識的詮釋和理解,免去了生澀與呆板,也使學生學會對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如在講述“民族團結”時,讓學生分小組收集整理釣魚島資料,通過學習釣魚島的地理位置、戰略價值、資源,中國捍衛釣魚島主權,中國民間保釣行動等知識,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深刻地理解“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薄爸袊闹鳈嗪皖I土完整不容分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4. 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
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和運用多媒體設備,以其新鮮活潑生動的形象,一掃傳統說教式教學導致的沉悶空氣,帶給學生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從不喜歡思想品德課變成非常喜歡思想品德課。
如播放“精彩的生命”視頻,通過鏡頭下美麗神奇的生命世界,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從而由衷的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善待生命。通過欣賞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丶铱纯础贰ⅰ赌钣H恩》,讓學生感受父母的愛,并學會感恩父母。
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感知材料,激發他們的興趣,引起他們的豐富想象與聯想。落實教學目標的同時讓學生踴躍發言,熱烈討論,積極參與到教與學中來。
責任編輯 黃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