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海
擊劍運動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目前,我國擊劍運動從整體上看在國際上處于中上水平,擊劍運動近些年來在大眾中的普及程度有了較快的發展。我校各班級每月開設一節擊劍課程,每天放學后和周六周日開展課余訓練,在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發揚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
一、小學生參加擊劍運動的動機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行為常常不是由一種動機支配,而是同時存在著的許多動機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其中必然存在著全部動機結構中占最主要地位的一種,發揮著重要的指揮作用。統計結果表明:學生參加擊劍運動的動機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層次的。參加擊劍學習的學生其學習動機和沒有參加擊劍學習的學生學習動機有點區別,他們參加擊劍運動動機的排序:60%(33.3%)的學生是為了興趣,33.3%(40%)的學生是為了強身健體,23.3%(46.37%)的學生是為了防身,10%(6.67%)的學生為了娛樂,0%(3.3%)的學生是為了其他目的。參加擊劍訓練的學生動機都比較正直,未參加積極鍛煉學習的部分學生存在的一些動機問題,還需要我們加以正確引導。
二、小學生參加擊劍運動的時間與方式
參加擊劍運動時間。統計結果表明:學生參加擊劍運動的時間比較集中,集體活動和結伴運動相對較少,對參加擊劍運動的態度是積極、認真的,并對鍛煉的價值有正確的認識,16%的學生每周參加擊劍運動達90—120分鐘,能利用課余時間堅持每天放學后參加擊劍運動的學生占66%,每周只有星期六、星期天上午參加擊劍運動的學生占10%。
學生參加擊劍運動方式。到目前為止,學生參加擊劍運動的主要方式排序如下,個人獨立鍛煉占16%;青少年活動中心培訓占66%;集體活動僅10%。這說明學生學習擊劍還僅僅處于個人鍛煉和培訓這個層面上,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幫助、相互提高的作用還沒有被認識到。
三、結論
近年來,陳涌小學在不斷深化學校教育改革,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學生社團活動開展較好,學生的自主性程度較高,這是該校多年來認真貫徹各項教育體法規和制度以及積極推進全民健身計劃的結果,同時學校體育教育也出現了可喜的變化,正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但從擊劍運動調查結果看來,也存在一定問題,有待進一步改進。
從調查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小學生對擊劍運動有著較好的主觀認識和積極的態度,并表出出極大的興趣,這與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相符合。
學生參加擊劍運動的動機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層次的。參加擊劍學習的學生其學習動機與沒有參加擊劍學習的學生學習動機有區別,參加擊劍學習的學生動機都比純正,未參加擊劍學習的部分學生存在的一些動機問題,還需我們加以正確引導。
學生參加擊劍運動的時間比較集中,集體活動結伴運動相對較少,對參加擊劍運動的態度是積極、認真的,并對鍛煉的價值有正確的認識,但參加擊劍的主要方式以培訓與鍛煉為主,忽視了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幫助、相互提高的作用。
影響學生參加擊劍運動的因素有興趣、運動毅力、家長的影響以及學校擊劍運動環境和設施。學校擊劍教學環境和設施跟不上學生人數的增加、學生學業成績不好、家庭經濟不好、沒有自由時間等因素,已成為阻礙小學生參加擊劍運動的主要因素。
四、建議
1. 學校與家長應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繼續提高對小學生參加擊劍運動可行性的認識,加大對學生進行擊劍運動的宣傳力度,同時加強小學生強身健體和自我保護意識,引導他們積極參加擊劍運動,提高運動能力和健康水平。
2. 擊劍教學僅靠青少年活動中心培訓還不能實現全面普及與推廣的目標,還須與體育課、學生社團活動結合起來,進行有償教學與無償教學相結合,加強體育課、學生社團活動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的科學管理,向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
3. 擊劍教學與考擊劍段位相結合,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社會擊劍俱樂部參加擊劍友誼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 學校、教師、家長要積極引導學生做好合理支配時間的工作,更新教育觀念、消費觀念,強化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學校適時組織擊劍表演,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真正發揮擊劍健身、健心的作用。
5. 學校要加大對擊劍教學設施的經費投入,改善擊劍的教學環境與場地設施,使體育經費的增加與學生人數的增加同步進行,創造一個衛生、安全、整潔、舒適的現代化運動環境。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