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主嶺市是農業生產大縣,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發展農村經濟方面發揮重要的戰略地位。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水平直接影響全省乃至全國的產量和安全,因此在發展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滿足市場經濟需要和農民需求方面顯得尤為迫切。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及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公主嶺市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顯著加快,農業機械化由簡單化向高標準和高效益方向發展,農產品機械化技術也由產中向產前和產后延伸。
關鍵詞:公主嶺;農機化發展;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35
1 公主嶺市發展農業機械化技術的迫切需求
1.1 大功率拖拉機的配套農具應合理化
公主嶺市農業機械發展極其不平衡,2011年公主嶺市大中型拖拉機的配套比為1∶1.4。為增強配套合理化,應拓展投入渠道,研發大功率拖拉機的配套農具,使得拖拉機朝著高性能、多用途的方向發展,進行高速、高效和低能耗的農田作業。
1.2 玉米全程機械化發展面臨的瓶頸
公主嶺市是玉米生產大縣,玉米種植主要采取壟作穴播方式,整個生產過程,包括整地、播種、除草、施肥等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但是,收獲時基本使用人工,機械化程度較低。成為玉米全程機械化發展的重大瓶頸。針對此問題,公主嶺市開發玉米全程化機械具有迫切需求。
2 公主嶺市農機化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
2.1 公主嶺市農機化的發展現狀
目前,公主嶺市農業發展基本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多年來,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工作,主要圍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結合農業結構調整開展新機械推廣工作;堅持科教農相結合,建立農機機械化推廣的培訓中心;發揮項目牽動帶頭作用,加大新機械推廣力度;建立新型機械的區域試驗示范基地,承擔區域性較強的農機產品的鑒定檢測工作;深入基層調研,了解農民的最迫切需求,做好技術更新和指導工作。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2 影響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因素
盡管公主嶺市在發展農業機械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受自然條件、經濟狀況、政策及人員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制約因素。
2.2.1農機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農業機械化總體投入不足 首先,財政對農機化發展的資金投入不足。在各項農業專項資金中,農機投資所占比例較少,導致農村機械配套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其次,農民收入較低,大多數農民不具備購買大型農機具的能力。根據近兩年的實際調研發現:自主購買小型農機具逐漸成為農機投資的主渠道,小型農機具迎合了農民低成本、操作簡單的要求。但問題也隨之產生:市場上各種農機具種類繁多,如種植機、粉碎機、打米機、磨面機等等機械,許多家庭重復購買,既浪費資源,增加農機作業成本,又不能實現大型機械的優化整合,從而影響大型機械的推廣和使用進程。
2.2.2田間作業機械化發展不平衡 水稻的機械化收獲基本實現,但玉米收獲機械化程度還比較低。
2.2.3農業機械化服務功能不強 雖然各基層農業服務中心,都實現了人員的定崗、定編,但在具體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人員偏少、專業技術缺乏等問題,致使農機管理、新機具新技術推廣、安全監理等方面的服務工作落實不到位。
3 公主嶺市農機化發展的主要思路
公主嶺市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應堅持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本土的耕地資源優勢。堅持為農村經濟服務;堅持為農民增收服務;堅持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3.1 健全農業機械化政策體系
為實現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的持續穩定發展,公主嶺市各級政府應深入基層研究當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規律,從而健全完善農業機械化的政策體系。同時,各基層農機部門應依法執行農機化工作,改進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提高農民對農業機械化的科學認知。
3.2 建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長效投入機制
充足的資金投入和完善的財政扶持是農業機械化高效率發展的必然因素,因此,公主嶺市必須建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長效投入機制。如可提升政府財政資金投入的比重、增強對農業機械生產商和消費者的信貸支持力度。
3.3 加強對農機從業人員和農民的培訓
農機工作人員和農民是農業機械化的直接參與者,他們的文化程度將直接影響機械化的發展,因此提升農機工作人員和農民的素質勢在必行。全市各基層農機部門應結合農民和農機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出符合市情、民情的專業人才發展方案。加大對農村公共教育和勞動力技能培訓的力度,創建新型的儲備人才的體制。
3.4 發展環保節約型農業機械化技術
公主嶺市應依靠先進科技,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推廣節能、節材的農業機械化技術,實現“節本、增效、環?!钡哪康?。如可加大對大型耐磨損雙吸離心泉、大型雙向軸流泵等高效排灌技術的研發力量。
作者簡介:韓巍,中專學歷,公主嶺市農機技術推廣總站,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新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