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之軍
摘要:加強產供銷管理,提高存貨周轉率,促進食品制造企業強管理、增效益。
關鍵詞:食品企業 周轉率 增效益
近幾年來國內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并加大了對食品企業的監管,未來食品制造行業將加速洗牌,呈現出全國性及區域性品牌企業加速發展和整合,家庭作坊向品牌化、個性化及連鎖經營方向發展,無品牌雜散小企業逐步被淘汰的格局。作為一家傳統食品企業,如何抓住國家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的有利時機,實現“調結構、促發展、抓管理、增效益”的目標,筆者認為,加強產供銷管理,提高流動資產周轉率尤其是存貨周轉率,是食品制造企業增效益最易見效的措施。
資產周轉率,是衡量企業資產管理效率的重要財務比率,通常是指銷售收入除以平均資產總額。資產主要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兩部分。筆者所就職的是一家20多年的具有區域品牌影響力的食品企業,固定資產已然形成,新增投入不大,食品行業屬于競爭性強且市場開放度高的行業,不存在壟斷性,因此要提高資產周轉率,應該著力于流動資產周轉率的提升上。在流動資產里面,最最重要、占比最大的無疑就是應收賬款與存貨。
從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食品企業來看,目前的銷售渠道多以商超、便利店為主,輔以經銷商、個體門店或自營連鎖門店等銷售通路,電子商務多數仍處于摸索起步階段。受制于銷售通路,應收賬款是食品企業無法回避的。應收賬款形成于賒銷模式,對食品企業來說主要產生于在銷售額中占有較大份額的商超及便利店,也有一些經銷商的季節性授信。因此如何壓縮商超、便利店的賬期或者降低商超、便利店的銷售占比,減少或避免給經銷商授信,是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的有效手段。
食品制造企業多數集采購、生產、銷售于一體,存貨從原料開始就伴隨著每一個環節,庫房也成了企業除車間以外的最大投資。因此,如何提高存貨周轉率是最能體現企業管理能力、管理效率和營運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在企業管理決策中被廣泛使用。通過存貨周轉率的計算與分析,可以測定一定時期內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反映企業購、產、銷平衡效率的一種尺度。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在食品制造企業,通常都設有營運部門負責協調采購、生產、銷售等部門的工作,并負責將銷售計劃轉化成生產計劃,下達原料采購計劃。因此,對食品企業來說提高存貨周轉率需要銷售、生產、采購、倉儲等部門的聯動,并要充分發揮營運部門潤滑劑的作用,促進幾個部門之間象齒輪一樣實現無縫鏈接,做到快速高效。筆者發現,現實中出現庫存積壓后,經常會聽到營運部門抱怨銷售計劃數據不精確,銷售部門抱怨產品供應不及時錯過最佳銷售期,生產部門說都是按照下達的計劃組織生產的,采購部門說供應商都有采購最小批量要求,倉儲部門抱怨庫存太大倉庫不夠用等客觀因素,卻從來沒有哪個部門會從自身總結存在的問題。一般來說,企業的存貨大致分為三大類:原材料、在制品和產成品。
原材料周轉率是耗用原材料成本與原材料平均余額的比率。負責原材料采購的部門,一定想把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一次性買夠,以滿足生產需求。因為他們知道,原材料一旦供應不上就會耽誤生產,多買多積至少不會誤事,所以營運部門要求采購多少,采購部門就拉進多少。企業所有的原材料只要囤積就意味著損失,不僅不會產生價值,還會占用庫位,增加報損風險。提高原材料周轉率,應該做好對企業外部供應商供貨能力的管理;提高原材料周轉率,采購部門應要求供應商縮短生產周期,增加送貨頻率,從每月一次,變為半月一次,一周一次,甚至是每天一次。
在制品周轉率反映的是企業生產車間庫存周轉情況,是指入庫成品總成本與在制品平均余額的比率,在制品周轉率體現的是企業的制造管理水平。縮短產品的加工時間對提高在制品的周轉率尤為關鍵。自動化程度不同,在制品的周轉率也不相同。如果不能提高自動化水平,就需要對整個流水線上每道工序的生產速度進行測算,一定要把生產速度提升起來,以降低在制品占壓的成本。提高在制品周轉率,要求制造部門應根據銷售進度及時調整、科學安排生產班次,提高生產頻率,不能營運部門要求生產多少就一次性生產出來,這對不是采取訂單制銷售的食品制造企業尤為重要。
產成品周轉率是銷售成本與產成品平均余額的比率。產成品周轉率是存貨管理的一個關鍵。銷售部門經常會想多備一點貨,希望當客戶的需求來了以后有現成的貨物可以發出。營運部門和制造部門也想多備貨,把做好的產品放在一邊,要貨的時候就會減少一些壓力。產成品的管理應該是企業生產管理水平和銷售管理水平相契合。管理者追求的應該是產品出來以后不進倉庫,最好能直接發給客戶實現即時銷售。
盡可能地將存貨降低至最低最合理的水平,甚至是零庫存,應是一家優秀企業永恒的追求。存貨管理水平過低,就會引發與銷售之間的不匹配,發生斷貨的情況;存貨管理水平過高,可能會導致成本過度增加。因此,存貨水平與銷售水平和制造水平的契合非常重要。現階段企業面臨人力成本、水電油煤等能源成本、原料采購成本大幅上漲的壓力,在這些管理環節降低成本的難度較大,加強供應商管理,合理控制采購量及生產量,降低庫房投入成本和存貨成本無疑是企業創造利潤的一個重要來源。加強產供銷管理,提高存貨周轉率,才能轉出企業高收益。
參考文獻:
[1]史永翔.向財務要利潤[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石本仁.會計學原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endprint
財經界·學術版2014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