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馨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化發展,高等教育收費也逐漸市場化。為了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2007年國家出臺了國發[2007]13號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出資設立國家助學金,用以資助家庭貧困大學生。這一政策自實施以來,每年約有30%的大學生享受到國家的資助,切實保證了考上大學的貧困生能順利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進行學習并順利完成學業,對維護高校日常管理和正常教學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筆者是一名政治輔導員,每年新生一入校,貧困生助學金的認定和發放就是一個擺在筆者面前無法繞開的問題。實際操作中,如何公正、公平、公開地解決貧困生助學金評選問題,是學生關注的熱點,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培養學生集體認同感和感恩精神的一個有利時機。這件事做得好,能引導學生健康向上地順利發展;處理得不好,對學生成長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可小視的。因此,有關部門和身處一線的教學工作者必須認真對待,深入思考,花大力氣解決好貧困生助學金的認定和發放問題。
一、貧困生助學金政策是一項非常好的利國利民政策
貧困生助學金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的,目的是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貧困生助學金的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000元,具體標準在每生每年2500~3500元范圍內確定,可以分為1~3檔,國家和教育部門出臺了大致的評定框架,各高校又根據實際情況規定了申請條件和評審范圍以及一些細節要求:如申請條件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勤奮學習,積極上進;家庭經濟困難(筆者所在的貴陽中醫學院規定家庭經濟困難認定標準為農村戶籍的家庭人均月收入為150~200元),生活儉樸等。發放貧困生助學金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使許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能安心學習,學校也借此潛移默化地加強了對學生的愛黨愛國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感恩精神,這些都十分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成才。因此,貧困生助學金政策確實是一項非常好的政策。
二、貧困生助學金在評審和發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貧困生認定過程中存在人情化、同情化的問題,導致結果不一定準確
筆者擔任政治輔導員已有8年,每年新生一入學有一項例行工作就是貧困生的認定工作。筆者發現地方民政部門、居委會和村委會出具證明時都不太認真,存在開人情證明、同情證明和隨意性大的問題。筆者帶的新生每年都有200~300名,這些新生一入學大都會向學校提供蓋有當地民政部門公章的《高等學校及家庭情況調查表》(此表是隨錄取通知書一道發給學生的)。2012級中西醫臨床(1)班新生報到時,一個班92名學生,從《高等學校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反映的情況看,竟然有41名學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50元,其中還有一名家住開陽縣龍崗鎮的學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只有20元,筆者找其談話,問:“你家這點錢每月恐怕只夠買鹽了”時,該學生都不好意思地笑了。筆者做了一個統計表,能很好地反映出這種情況: ■
筆者認為,這與當前我國正大力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趨勢不相符,水分太大。
學生信息填寫隨意,有的地方有關部門甚至只加蓋公章不填寫內容,內容由學生自行填寫,致使一些家庭經濟不困難的學生也加入其中,隨意開取貧困證明,造成大量“偽貧困”學生,這使得貧困證明在評審過程中缺乏了參考價值。
2.個人提出申請,在班級上臺講述中存在“比窮”和口才的問題
新生剛入學,輔導員對新生的衣食住行無法詳細了解,也沒有學習成績和德智體美勞的綜合評定分數做參考,因此大一貧困生助學金評定過程中很多輔導員采取的模式是個人申請和上講臺講述。學生提交相應家庭經濟困難證明后,輔導員會組織申請人上講臺為全班同學講述家庭基本情況,然后由全班同學無記名投票初步確認貧困生。
但在講述過程中,一方面,會出現申請同學“比窮”的情況,將個人家庭描寫得凄慘無比,負債累累,有的描述就跟小說中情節差不多,有的甚至在講述時痛哭流涕;另一方面,有一些家庭經濟真正困難的學生因面子問題而羞于啟齒,反而錯過了助學金,直到很久后才被教師發現,這樣的例子每年都有。
3.將學生日常生活表現作為助學金評定的依據也會出現偏差
貴陽中醫學院一直重視將學生在校的日常生活表現作為助學金評定的依據,要求輔導員從新生軍訓開始就要與學生打成一片,盡快了解和熟悉學生,了解學生日常生活表現。雖然掌握的情況基本準確,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和錯誤評判。每年都會有一些個例出現,如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雖然經濟貧困,但有愛面子和虛榮的心理,日?;ㄙM也是很大的;而一些家庭相對富裕的學生日常生活比較節儉、穿著樸素,給人以家庭貧困的印象。如:有一個來自貴州省石阡縣農村的學生,穿著比較光鮮,出手大方,班級活動時還出50元為班級買了水和工作人員的早餐,2年多后因該學生曠課達到30節,筆者請她的父親來校時才了解到她的父親務農,母親癱瘓在床,四個兄弟姐妹中她是老大,最小的弟弟才讀小學3年級,家庭經濟很困難,她在校的生活來源是靠父親農閑時打工的收入和自己曠課打工的收入維持。
4.是否擁有高檔消費品的標準也難確定
以前,貴陽中醫學院將學生是否擁有高檔消費品作為認定貧困生的一項內容。隨著全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檔消費品與生活必需品已經很難區分了。如2010年以前,只要學生有手機,我們就可以認定其不是貧困生,現在全班同學100%都有手機,這種認定方法就不可取了?,F在,學生普通擁有電腦,學生有電腦也不能準確反映其家庭是否經濟困難?,F在,學校在認定貧困生時已將學生是否擁有手機的情況排除在外了。
5.輔導員和學生的道德意識水平也會使貧困生認定出現偏差
在貧困生認定過程中,輔導員的作用最大,如果輔導員道德意識水平低,責任心不強,缺乏自我約束力,就會出現打人情分甚至索要回扣的情況。據筆者了解,某大學就出現過個別輔導員因操作助學金發放獲取數千元回扣而被取消輔導員資格的事件。這方面更多的情況是獲取學生贈送的物品而不是現金。由于助學金數額較大,一些道德素質較低的學生也會想方設法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去獲取,如賄賂有發言權的勞動生活委員,拉幫結派獲得助學金后平分等。
6.貧困學生的檔次劃分也是一個難題
根據《貴陽中醫學院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貴陽中醫學院學生日常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貧困學生助學金要劃分為三個檔次:一檔3500元,二檔3000元,三檔2500元。有多少個一檔名額就有多少個三檔名額,因為人均3000元是固定的。操作的方法主要是看學生自己遞交的《貧困學生信息登記表》,參考學生平時的消費水平以及學生干部的反映等。由于信息表提供的信息是不準確的(前面已經論述過),因時間短促也很難準確觀察到學生的真實消費情況,一般都是新生9月入校,11月就評定和發放貧困學生助學金。由于信息相對不準確,往往會導致學生中產生怨言,出現一些影響團結的因素。為化解矛盾,有的輔導員就只好采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學生在校的4年中助學金輪流獲得,但這又違背了貧困學生助學金發放的要求和初衷。
三、解決貧困生助學金評審和發放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1.加大貧困生助學金有關政策和知識的宣傳力度,讓每一名學生都充分知曉政策
既然貧困生助學金是一種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就應該大力宣傳,讓地方有關部門知道這一政策的內涵和嚴肅性,從而嚴肅認真地操作和執行,讓學生充分知情,避免有些“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貧困生沒有去申請和爭取,從而與獲得貧困生助學金的機會失之交臂。政策宣傳好了,宣傳到位了,能使學生對黨和國家心懷感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建立貧困生信息庫,對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
輸入信息庫中的資料盡量是第一手資料,篩選辦法為:地方有關部門出具的《貧困學生信息登記表》上的證明和加蓋的公章,只能視為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學生的短期表現也只能視為參考。
必須具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才能進入貧困生信息庫。(1)學生高中時期獲得“國家助學金”資助(要有相關證明);(2)學生是社會福利院收養或靠親友資助的孤兒;(3)學生來自單親家庭且經濟收入難以維持本人在校學習和生活需要;(4)學生屬于革命烈士或因公犧牲的軍人子女;(5)父母年老多?。☉{病歷卡、診斷書等證明)或身體殘疾無勞動能力(憑當地民政部門核發的殘疾證);(6)學生屬于城市低保家庭(憑當地核發的低保證);(7)學生來自多子女家庭且還有未成年弟或妹在讀書(憑戶口復印件);(8)學生家庭突發重大變故,如自然災害、交通事故、家庭成員重大疾病等(憑有關部門開具的證明)。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學生及時撤出“信息庫”:(1)學生實際生活費用明顯高于400元/月的(這是根據貴陽地區的實際情況和貴陽中醫學院學生的月平均消費水平得出的參考數據);(2)學生在校期間購買電腦,非正常原因一次性更換價值超過800元以上手機,生日宴請,購買高檔化妝品的;(3)在校外租房的。
3.提高輔導員和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學校要定期組織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方面的講座、演講比賽等活動,盡力加強政治輔導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學生群體的道德、紀律教育,提高政治輔導員和學生群體的道德意識水平,對收受學生財物、投感情票、拉幫結伙平分國家助學金等情況的,發現一起就要嚴厲處置。
4.完善貧困生助學金評審制度
學校以班級為單位成立貧困學生助學金評審委員會,以5至7人為準,人少易導致不民主,多則形同虛設。學生提出貧困生助學金申請后,由輔導員牽頭組織評議小組參照“貧困生信息庫”的資料,結合該生的平時消費表現進行評議,確定名單后張榜公示3天,無異議才最終確定。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盡量不要采取全班學生當面舉手表決的方式,因為當著申請人的面,有些學生礙于情面而舉手贊成,不能準確反映出真實情況。
5.完善貧困生助學金檔次評定
筆者在實際中總結出的方法是“先定一、三,后定二”。因為在一個班級,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家庭經濟最困難的那幾名學生是容易發現和確定的,最難劃分的是第三檔次的學生,因為這部分人最多,大多數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都差不多,必須花大力氣做深入細致的調查工作,雖然第三檔與一、二檔只相差1000元、500元,但這項工作如果做不好就會成為助學金評定工作的阻力,產生許多事情,使輔導員白花大量精力。一、三檔的學生名單確定了,第二檔的名單確定就相對容易了。
6.做好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新生一進校,就要利用軍訓、班會、團課等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助學金評審的全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包括申報材料、家庭實際情況等,引導學生以誠待人、以信立身,逐步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教育學生知道黨和政府在國家經濟并不富裕的情況下拿出這筆錢來資助貧困學生讀書,是黨和國家對莘莘學子寄予的殷切希望,因此一定要大力加強受助學生的感恩教育,讓他們知道飲水思源,感恩社會,這樣才能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穩定、和諧的氛圍。
在助學金評審過程中還要嚴把關,防止那些家庭并不困難的學生鉆空子獲得助學金,這種道德意識差的人不僅不會感恩社會,反而會養成不勞而獲的不良思想品質,對其的成長、成才均不利。
7.加強受助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
許多貧困學生來自農村貧困山區,心理上一般都會產生自卑、焦慮、抑郁、封閉的問題,在貧困生評審時可能會將其家庭實際情況暴露出來,加上年輕人自尊心、虛榮心強等原因,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從而影響生活和學習。還有部分學生見到同學獲得較大數額的經濟資助,會產生心理不平衡等問題,這些都需要輔導員和學校的心理輔導部門、心理疏導小組認真觀察和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貧困生助學金是順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校深化改革的需要而產生的,體現了國家對貧困學生的關愛與關懷,它不僅僅是一種物質上的幫助,也是一種愛和信心,它給學生送去了溫暖,送去了感動。因為助學金的存在,給無數家庭困難的學生帶來了希望,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政策,我們要充分地利用好。由于這項政策產生的時間不長,有許多問題需要在教學一線的同志去摸索和完善,如助學金評定過程時間短和時間緊的現實性(一般新生9月進校11月就需要評定出第一批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給工作在教學一線的同志帶來不小的壓力和困難。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政治輔導員要充分認識和重視助學金評定中產生的問題,國家利好政策的效益化就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國家助學金的評審、發放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解決不好會給校園管理、校園穩定帶來隱患,也會加大高校教育工作的難度。這項工作對于穩定社會、培養人才、構建和諧校園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花大力氣認真探尋貧困生助學金評審、發放過程中問題的解決辦法,真正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