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忠
摘 要:該文針對研究生專業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了通過讓研究生和任課教師在思想和行動上重視專業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增加專業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研究生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研究生專業課程 教學改革 淺議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c)-0125-01
在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中,除了在二年級開始的課題研究,在一年級有一定學分的修學要求。研究生在課程學習中,除了英語、政治等公共課外,還必須學習專業課程。由于研究生的培養不同于本科生,他們只有一年的時間進行課程學習,時間較為緊張,因此,提高研究生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注意到由于研究生將更多的注意力與精力集中在將要進行的課題研究中,甚至有的研究生已經開始開展課題研究。他們覺得專業課程學習不重要,還是多發學術論文實惠,因而不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例如:上課不集中注意力,甚至缺課去進行課題研究。另一方面,有的任課教師也不是很重視研究生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覺得吃力不討好,沒有對本科教學那種重視的感覺,也不愿意花時間去收集最新的專業文獻,不了解專業領域的最新發展。因此,研究生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很大影響。
針對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在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改革,以提高專業課程教學的效果。
1 讓研究生重視專業課程學習
研究生們在專業課程學習上存在誤區,他們覺得在研究生階段應該是課題研究階段,以發表學術論文為主,課程學習不重要。任課教師要讓學生們意識到研究生階段的專業課程學習對其后續進行的科學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課程的選擇都是其指導老師根據學生將來要進行的課題研究內容而慎重選擇的,具有非常強的專業針對性。研究生階段的課題研究與本科生階段的專業實驗是完全不同的,主要體現在本科生階段的專業實驗基本上屬于驗證性實驗,目的是讓同學們掌握以及深入理解理論課上的基本原理;而研究生階段的課題研究基本屬于前人未做過的工作,需要自己去探索,這需要對專業知識具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沒有系統而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課題研究是無法順利開展的。
2 任課教師要重視專業課程教學
任課教師對于研究生專業課程的教學需要進一步重視起來。在思想上要將其放到本科生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視高度。在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態度上都要積極準備。任課教師也要意識到自己的課程教學過程對研究生們做人、做事態度的影響,以及將來要開展的課題研究的作用。任課教師要主動積極的關注所教授課程的領域的最新進展情況,有意識地在自己的教學內容中補充相關內容,能夠讓研究生們了解本領域的最新發展情況。這對他們將來進行課題研究會非常有幫助。也就是說,他們能夠認識到他們研究的內容處于本領域怎樣一個位置,不要對陳舊的研究內容進行低水平重復。
3 優化研究生專業課程體系
目前,研究生專業課程的設置具有明顯局限性:研究生課程開設范圍狹窄,很多研究生的專業課程依據二級學科設置;選修課程開設數量少,類型單一,具有前沿性的綜合性專業課程較少。很多課程的設置比較陳舊,一些課程教材多年不更新,甚至在二十年前就在使用,完全沒有反應出該領域的最新成果。也很少有輔助教學資料?;蛘哐芯可捅究粕褂猛槐窘滩?,導致學生對課程學習興趣降低。不僅浪費了研究生寶貴的學習時間,更影響了學習興趣,使得研究生們覺得沒有在課堂上學到需要的專業知識。因此,需要在專業課程設置時,靈活機動,根據研究生的培養要求,多設置重要基礎課,以及前沿性課程。同時,為了開闊研究生的視野,拓寬研究生的知識面,應增設選修課,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鼓勵研究生選課,給研究生以更大的選擇余地。此外,研究生只有具備交叉學科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新技術、新進展,才能夠充分借鑒相近領域的新成果和新方法,因此交叉專業知識型課程也不能忽視。
4 拓展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內容
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是由研究生教育的特點決定的。首先,承擔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一般都承擔一定科研項目,正在進行相關的科研工作,教師授課時有條件將該領域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引進研究生專業教學內容中,包括任課教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使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得到及時地更新;其次,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必須與科學研究相結合才富有活力,而科學研究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其結論始終處于不斷完善與發展之中。因而,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必須具有前沿性,發散性,教學結論自然具有發展性與不確定性。例如,在智能高分子材料領域,除了較為傳統的溫度、pH值、光等刺激響應性高分子材料之外,酶、糖、超聲波、CO2等新型刺激響應性聚合物及其自組裝體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就可以引入到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中,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能將研究生的科研思維積極調動起來。
5 改進教學方法、引入新型教學手段
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對課程教學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把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由以傳授已有知識和成果為主要內容的傳授性教學方式,轉變為以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包括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教學方式,努力做到把課程教學的單向灌輸方式變為研究生主動學習和教師課堂講授相結合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例如采取啟發式、講座式、研討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等新型教學手段。在課堂上增加研討式教學,針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結合研究生將來的課題研究內容,提煉問題,將教學班上的研究生分為若干小組,讓他們在課下查閱相關中英文文獻,對某一專題進行論文綜述,在課堂上進行報告與討論,任課教師最后總評。通過對某一專題的文獻調研與綜述,讓研究生們對自己小組負責的主題有了充分的認識,知道該研究有哪些研究組在進行研究以及該研究的最近進展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己可能的解決方法。研討式教學過程不僅僅是任課教師引導研究生從不知到知之,從少知到多知的過程,而且也是教師傳授給學生如何求知、如何創造真知的過程,更是教師與研究生、研究生與研究生相互合作與討論的過程。
總之,研究生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效果的提升,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內容,也是對研究生課題研究的重要支撐。在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上,任課老師自身要重視起來,同時要激發研究生的專業課程學習積極性。在教學規劃、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探索與研究,努力將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做得更加扎實高效。
參考文獻
[1] 王建江,徐寶才.研究生專業學位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4(3).
[2] 陳勇,錢旅揚.對研究生課程教學存在問題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5).
[3] 趙玉田.關于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