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保紅
摘 要:目的 通過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醫療機構的實施情況調查分析,發現基層醫療機構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取得的成果和效益,提出相關建議和對策,為今后醫療改革的推進提供參考。方法 對山西大同靈丘縣進行基本藥物制度施行方面調查,采用問卷、訪談、文獻分析、相關部門數據調查等方法。結論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本地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方法進行解決,這樣,才能使得基本藥物制度更加順利、更有成效的得以開展。
關鍵詞:基層醫療機構 基本藥物制度 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a)-0200-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國國家規定的基本藥品種類的數量有307種,山西省根據本地具體醫療情況和要求,增補209基本藥物,目前基本藥物數量為516種。大同靈丘縣下轄有3鎮9鄉,基層醫療機構258家,其中縣級醫院2家,鄉鎮衛生醫院有12個,分院7個,鄉鎮村的村衛生室237所。以上僅公立機構。其它私立的醫療機構不實行基本藥物,故不做說明。
1.2 方法
走訪調查。通過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和就醫人員進行問卷、訪談等形式了解他們對于本地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的看法,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問題。
文獻分析。對過去靈丘縣醫療機構相關數據資料文獻進行分析,結合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和制度,針對本地具體情況進行了解。
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方法,對大同市靈丘縣基層醫療機構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并進行分析。
2 調查結果
據調查了解,靈丘縣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所使用的藥品全部都是基本藥物,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所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的藥品是260多種,加上所用省增補品種共360多種;縣級醫療機構在用藥藥品數量660種,經準確統計基本藥物品種331種(含山西省的增補品種)。
另外,為了深入了解靈丘縣基本藥物制度的情況,對上一年也就是2013年當地醫療機構的收入和支出也經行了相關調查(表1)。
通過對靈丘縣醫療機構收入與支出的數據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基本藥物收入在藥品總收入所占的比例為51%,而在總收入中所占的份額是13%;在支出方面,基本藥物的支出占藥品總支出的47%(這里僅指基層,不含縣級醫院),占總收入的9%。
3 討論
靈丘縣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本地初步建立了符合實際情況的基本藥物制度,同時使得基本的醫療服務在數量和服務量上有了整體的上升和增加。另外,普遍存在的藥品價格的下調,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對于取消“以藥養醫”的現象起到重要作用,醫務人員日常用藥也更加規范化等。但是國家基本用藥制度開展實施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重視和解決。
3.1 存在問題
3.1.1 國家相關補償機制有待開展
根據我國基本藥物制度的相關規定,基層醫療機構應該全部使用和配備基本藥物,并且在銷售和使用過程中要求實現零差率。而現實的情況是目前我國各地的基層醫療機構各方面都還亟待完善,而且其醫療服務由于自身原因價格比較偏低,這也就導致了以藥養醫的現象的存在,雖然基本藥物制度的出臺有效地扭轉和控制了這種現象,但是這樣也必然會導致醫療機構的收入下降,若國家及相關部門沒有對這一問題的有效政策或合理補助,則將影響到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行。
3.1.2 基本藥物目錄與基礎醫療機構實際需求存在矛盾
國家明確的基本藥物種類有307種,根據制度要求各地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情況進行增補,山西省增補209基本藥物,基本藥物數量達到516種。但是基層醫療機構所配備的基本藥物在有些情況下依舊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一些多發病,常見病所用藥物較多不在基本目錄內。由于基層醫療機構全部使用基本藥物,有些民眾無法在當地買到合適的藥物只能去上一級醫院購買,長此以往,會出現上級醫院的就醫壓力增大而基層醫療機構職能被削弱的現象。
3.1.3 基層醫療機構的基本藥物制度相關采購供應機制有待完善
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采購往往通過省級,有些醫藥企業為提高中標率,不惜將藥物價格調至成本價以下,這將為醫療安全帶來巨大風險。這些低價藥物在短期內可能足量供應,但長期來看可能出現斷貨等情況,甚至常用藥物也出現短缺等情況。因為一些基本藥物網上招標采購價過低,供藥商感到無利可圖,以致對價格低廉藥不配送,或配送不及時,導致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缺藥,或品種不足,如:磷霉素針、維生素c注射液等就長時間斷貨,而且目前基層藥物配送機制還不完善,多數配送公司為規模較小公司,只負責配送幾種藥物,這進一步加重了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不全的不良局面。而且影響老百姓就醫看病,。
3.2 相關建議
首先,衛生機構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完善對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的相關補貼政策,包括對于基本藥品的差價補貼以及藥品的損耗補貼。在政策上對基層醫療機構給予支持,解決基層醫療機構生存的難題。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加強基層衛生機構建設、更好的服務基層群眾的有力措施。其次,針對基本藥物目錄與基層實際需求的矛盾,應該建立相對完善的基本藥物保障供應制度,支持和鼓勵我國藥品生產企業生產質量合格,品質有保障基本藥物,并對提高其技術和水平,保障公眾對于基本藥物的獲取的及時和有效。只要這樣,才能保障就醫人員的生命權益,也是我國基本藥物制度在城市和基層醫療機構能夠安全、規范、權威實施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孫玉珠,宋金波.我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現狀分析[J].中國藥事,2008,22(9):767-769.
[2] 潘敏翔,郭麗,吳久鴻,等.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現狀及應用對策探討[J].藥品評價,2010,6(5):16-20.endprint
摘 要:目的 通過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醫療機構的實施情況調查分析,發現基層醫療機構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取得的成果和效益,提出相關建議和對策,為今后醫療改革的推進提供參考。方法 對山西大同靈丘縣進行基本藥物制度施行方面調查,采用問卷、訪談、文獻分析、相關部門數據調查等方法。結論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本地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方法進行解決,這樣,才能使得基本藥物制度更加順利、更有成效的得以開展。
關鍵詞:基層醫療機構 基本藥物制度 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a)-0200-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國國家規定的基本藥品種類的數量有307種,山西省根據本地具體醫療情況和要求,增補209基本藥物,目前基本藥物數量為516種。大同靈丘縣下轄有3鎮9鄉,基層醫療機構258家,其中縣級醫院2家,鄉鎮衛生醫院有12個,分院7個,鄉鎮村的村衛生室237所。以上僅公立機構。其它私立的醫療機構不實行基本藥物,故不做說明。
1.2 方法
走訪調查。通過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和就醫人員進行問卷、訪談等形式了解他們對于本地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的看法,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問題。
文獻分析。對過去靈丘縣醫療機構相關數據資料文獻進行分析,結合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和制度,針對本地具體情況進行了解。
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方法,對大同市靈丘縣基層醫療機構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并進行分析。
2 調查結果
據調查了解,靈丘縣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所使用的藥品全部都是基本藥物,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所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的藥品是260多種,加上所用省增補品種共360多種;縣級醫療機構在用藥藥品數量660種,經準確統計基本藥物品種331種(含山西省的增補品種)。
另外,為了深入了解靈丘縣基本藥物制度的情況,對上一年也就是2013年當地醫療機構的收入和支出也經行了相關調查(表1)。
通過對靈丘縣醫療機構收入與支出的數據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基本藥物收入在藥品總收入所占的比例為51%,而在總收入中所占的份額是13%;在支出方面,基本藥物的支出占藥品總支出的47%(這里僅指基層,不含縣級醫院),占總收入的9%。
3 討論
靈丘縣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本地初步建立了符合實際情況的基本藥物制度,同時使得基本的醫療服務在數量和服務量上有了整體的上升和增加。另外,普遍存在的藥品價格的下調,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對于取消“以藥養醫”的現象起到重要作用,醫務人員日常用藥也更加規范化等。但是國家基本用藥制度開展實施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重視和解決。
3.1 存在問題
3.1.1 國家相關補償機制有待開展
根據我國基本藥物制度的相關規定,基層醫療機構應該全部使用和配備基本藥物,并且在銷售和使用過程中要求實現零差率。而現實的情況是目前我國各地的基層醫療機構各方面都還亟待完善,而且其醫療服務由于自身原因價格比較偏低,這也就導致了以藥養醫的現象的存在,雖然基本藥物制度的出臺有效地扭轉和控制了這種現象,但是這樣也必然會導致醫療機構的收入下降,若國家及相關部門沒有對這一問題的有效政策或合理補助,則將影響到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行。
3.1.2 基本藥物目錄與基礎醫療機構實際需求存在矛盾
國家明確的基本藥物種類有307種,根據制度要求各地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情況進行增補,山西省增補209基本藥物,基本藥物數量達到516種。但是基層醫療機構所配備的基本藥物在有些情況下依舊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一些多發病,常見病所用藥物較多不在基本目錄內。由于基層醫療機構全部使用基本藥物,有些民眾無法在當地買到合適的藥物只能去上一級醫院購買,長此以往,會出現上級醫院的就醫壓力增大而基層醫療機構職能被削弱的現象。
3.1.3 基層醫療機構的基本藥物制度相關采購供應機制有待完善
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采購往往通過省級,有些醫藥企業為提高中標率,不惜將藥物價格調至成本價以下,這將為醫療安全帶來巨大風險。這些低價藥物在短期內可能足量供應,但長期來看可能出現斷貨等情況,甚至常用藥物也出現短缺等情況。因為一些基本藥物網上招標采購價過低,供藥商感到無利可圖,以致對價格低廉藥不配送,或配送不及時,導致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缺藥,或品種不足,如:磷霉素針、維生素c注射液等就長時間斷貨,而且目前基層藥物配送機制還不完善,多數配送公司為規模較小公司,只負責配送幾種藥物,這進一步加重了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不全的不良局面。而且影響老百姓就醫看病,。
3.2 相關建議
首先,衛生機構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完善對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的相關補貼政策,包括對于基本藥品的差價補貼以及藥品的損耗補貼。在政策上對基層醫療機構給予支持,解決基層醫療機構生存的難題。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加強基層衛生機構建設、更好的服務基層群眾的有力措施。其次,針對基本藥物目錄與基層實際需求的矛盾,應該建立相對完善的基本藥物保障供應制度,支持和鼓勵我國藥品生產企業生產質量合格,品質有保障基本藥物,并對提高其技術和水平,保障公眾對于基本藥物的獲取的及時和有效。只要這樣,才能保障就醫人員的生命權益,也是我國基本藥物制度在城市和基層醫療機構能夠安全、規范、權威實施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孫玉珠,宋金波.我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現狀分析[J].中國藥事,2008,22(9):767-769.
[2] 潘敏翔,郭麗,吳久鴻,等.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現狀及應用對策探討[J].藥品評價,2010,6(5):16-20.endprint
摘 要:目的 通過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醫療機構的實施情況調查分析,發現基層醫療機構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取得的成果和效益,提出相關建議和對策,為今后醫療改革的推進提供參考。方法 對山西大同靈丘縣進行基本藥物制度施行方面調查,采用問卷、訪談、文獻分析、相關部門數據調查等方法。結論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本地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方法進行解決,這樣,才能使得基本藥物制度更加順利、更有成效的得以開展。
關鍵詞:基層醫療機構 基本藥物制度 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a)-0200-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國國家規定的基本藥品種類的數量有307種,山西省根據本地具體醫療情況和要求,增補209基本藥物,目前基本藥物數量為516種。大同靈丘縣下轄有3鎮9鄉,基層醫療機構258家,其中縣級醫院2家,鄉鎮衛生醫院有12個,分院7個,鄉鎮村的村衛生室237所。以上僅公立機構。其它私立的醫療機構不實行基本藥物,故不做說明。
1.2 方法
走訪調查。通過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和就醫人員進行問卷、訪談等形式了解他們對于本地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的看法,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問題。
文獻分析。對過去靈丘縣醫療機構相關數據資料文獻進行分析,結合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和制度,針對本地具體情況進行了解。
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方法,對大同市靈丘縣基層醫療機構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并進行分析。
2 調查結果
據調查了解,靈丘縣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所使用的藥品全部都是基本藥物,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所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的藥品是260多種,加上所用省增補品種共360多種;縣級醫療機構在用藥藥品數量660種,經準確統計基本藥物品種331種(含山西省的增補品種)。
另外,為了深入了解靈丘縣基本藥物制度的情況,對上一年也就是2013年當地醫療機構的收入和支出也經行了相關調查(表1)。
通過對靈丘縣醫療機構收入與支出的數據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基本藥物收入在藥品總收入所占的比例為51%,而在總收入中所占的份額是13%;在支出方面,基本藥物的支出占藥品總支出的47%(這里僅指基層,不含縣級醫院),占總收入的9%。
3 討論
靈丘縣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本地初步建立了符合實際情況的基本藥物制度,同時使得基本的醫療服務在數量和服務量上有了整體的上升和增加。另外,普遍存在的藥品價格的下調,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對于取消“以藥養醫”的現象起到重要作用,醫務人員日常用藥也更加規范化等。但是國家基本用藥制度開展實施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重視和解決。
3.1 存在問題
3.1.1 國家相關補償機制有待開展
根據我國基本藥物制度的相關規定,基層醫療機構應該全部使用和配備基本藥物,并且在銷售和使用過程中要求實現零差率。而現實的情況是目前我國各地的基層醫療機構各方面都還亟待完善,而且其醫療服務由于自身原因價格比較偏低,這也就導致了以藥養醫的現象的存在,雖然基本藥物制度的出臺有效地扭轉和控制了這種現象,但是這樣也必然會導致醫療機構的收入下降,若國家及相關部門沒有對這一問題的有效政策或合理補助,則將影響到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行。
3.1.2 基本藥物目錄與基礎醫療機構實際需求存在矛盾
國家明確的基本藥物種類有307種,根據制度要求各地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情況進行增補,山西省增補209基本藥物,基本藥物數量達到516種。但是基層醫療機構所配備的基本藥物在有些情況下依舊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一些多發病,常見病所用藥物較多不在基本目錄內。由于基層醫療機構全部使用基本藥物,有些民眾無法在當地買到合適的藥物只能去上一級醫院購買,長此以往,會出現上級醫院的就醫壓力增大而基層醫療機構職能被削弱的現象。
3.1.3 基層醫療機構的基本藥物制度相關采購供應機制有待完善
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采購往往通過省級,有些醫藥企業為提高中標率,不惜將藥物價格調至成本價以下,這將為醫療安全帶來巨大風險。這些低價藥物在短期內可能足量供應,但長期來看可能出現斷貨等情況,甚至常用藥物也出現短缺等情況。因為一些基本藥物網上招標采購價過低,供藥商感到無利可圖,以致對價格低廉藥不配送,或配送不及時,導致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缺藥,或品種不足,如:磷霉素針、維生素c注射液等就長時間斷貨,而且目前基層藥物配送機制還不完善,多數配送公司為規模較小公司,只負責配送幾種藥物,這進一步加重了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不全的不良局面。而且影響老百姓就醫看病,。
3.2 相關建議
首先,衛生機構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完善對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的相關補貼政策,包括對于基本藥品的差價補貼以及藥品的損耗補貼。在政策上對基層醫療機構給予支持,解決基層醫療機構生存的難題。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加強基層衛生機構建設、更好的服務基層群眾的有力措施。其次,針對基本藥物目錄與基層實際需求的矛盾,應該建立相對完善的基本藥物保障供應制度,支持和鼓勵我國藥品生產企業生產質量合格,品質有保障基本藥物,并對提高其技術和水平,保障公眾對于基本藥物的獲取的及時和有效。只要這樣,才能保障就醫人員的生命權益,也是我國基本藥物制度在城市和基層醫療機構能夠安全、規范、權威實施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孫玉珠,宋金波.我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現狀分析[J].中國藥事,2008,22(9):767-769.
[2] 潘敏翔,郭麗,吳久鴻,等.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現狀及應用對策探討[J].藥品評價,2010,6(5):16-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