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么,什么才是語文教學的“活水”呢?本人認為,它就是課外閱讀。在今天的語文教學中,僅僅滿足于課堂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學生的心田,讓語文學習之花常開。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于漪老師說:“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最為基本。”但在應試教育的今天,課外閱讀早被家長和老師拋在腦后,生怕占用到學生的學習時間。我們痛心地看到,學生的讀寫能力極為低下。面對語文教學的難堪現狀,教師有責任去反思,為什么不能落實課外閱讀?以后到底應該開展閱讀教學?筆者覺得至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努力。
一、閱讀氛圍的創設
閱讀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是課外閱讀被學生忽視的直接原因。絕大多數學校和家長并沒有真正重視課外閱讀,加上繁重的作業,讓學生和真正的課外閱讀遙不可及。所以,讓學生能有一定量的書讀,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變得刻不容緩。
那么,如何給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呢?首先有一定數量的書。辦好班級圖書角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它把學生分散的書籍集中起來,便于操作實行,也比在圖書館借閱更靈活方便。本著精而多的原則,每名學生捐出五六本書后,再進行篩選,以后再不斷地充實。至少做到這些,才算具備基本的條件。否則書太少,或者質量太差,閱讀效果則大打折扣。此外,還可鼓勵學生多利用圖書館和書店。
此外,還需給學生留有一定的閱讀時間,讓他們能靜下心進行深入閱讀,調動自己的求知欲,讀出作品的味道,讀出作者的喜怒哀樂等。學生在一定的人性化閱讀氣氛里,可以更加踴躍地去感悟、思考、品味文章,并能從真正意義上把閱讀轉化成為個人化的行為,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影響。在班級中形成讀書的風氣,讓課外閱讀成為一種時尚,從而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二、閱讀習慣的養成
如何才能讓學生萌發閱讀的興趣?前人把它歸結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言外之意,興趣在學習中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它可以促進學生產生閱讀動機,進而逐步養成喜愛讀書的習慣。
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首先,要讓學生充分了解閱讀的意義。學生如果在閱讀時有濃厚的興趣,就會取得較好的閱讀效果,這就給我們語文教師提出了相應要求,閱讀前要給學生選擇切合實際的閱讀物,內容上盡量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由易到難,一步步引領學生,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
其次,還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用情體味感悟。許多名篇佳文之所以流傳至今,很大原因是作品中都包含作家本人強烈的思想感情,有的甚至凝聚著作家本人畢生的心血和生命,我們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作家在無聲的文字里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和共鳴。
再次,開展閱讀競賽,增進閱讀興趣。在學生之間開展讀書競賽,無疑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在閱讀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看誰讀得精彩感人,評出優秀者。可以根據不同的閱讀內容,教師設置問題,先讓學生獨立閱讀,加以思考,再按各個小組討論的方式完成,也能很好地激發其閱讀的興趣。
此外,還要及時肯定學生在閱讀方面的進步,不要過多干涉學生的課外閱讀,允許他們在一定范圍內自由選擇書籍,以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健康閱讀的主動性。
三、閱讀指導的落實
學生不會讀書,也是現如今中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在課堂上能夠帶領學生進行少而精的閱讀,并加強指導,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在閱讀時老師可以為學生做以下提醒:準備正規的摘抄本為在閱讀時做讀書筆記做好準備,一定牢記只要讀書就要有記錄。可以記錄好詞好句也可以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和感悟,對一些自己有疑問的地方更要用醒目的符號進行標記。例如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標畫出來;鼓勵學生寫批語,鼓勵他們對文章的內容或觀點作出評論,寫出心得,鼓勵他們做好摘抄,把精彩的語句或者有益的觀點摘錄下來,做好語文的“積累”工作。例如,像《匆匆》里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筆者建議學生摘抄下來。還包括指導學生寫好讀后感。像《水滸》這樣情節線索清楚明了的書,筆者建議看過后,寫一寫讀后感,可以不限定字數,鼓勵他們在書中寫下自己的見解,不求多,一兩句話能留下點痕跡也行。
加強對學生閱讀指導,教給他們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然后指導他們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能把課內所學的方法及時應用到課外閱讀中,真正使閱讀教育取得成效。可以說,這些方法能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欲望,促使他們查找資料閱讀,無形中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由點到面,做到舉一反三,這樣做就能起到夯實基礎的效果。
四、閱讀情況的檢查
對學生讀書情況的檢查是課外閱讀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用檢查促進落實,大家都明白,無論多好的方法,多好的指導,只要下課后不落實到位,最終只能流于形式。中學生中有很多學生有應付作業的心理,如果一開始就不檢查督促,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長此下去,后果便可想而知,這就給我們語文老師敲醒警鐘:一定要定期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只要老師檢查,學生就一定會用心去做。另外語文老師也可以充分發揮小幫手——組長的作用,讓他們協助自己督查效果會更好。檢查也可以發現問題,然后加以解決。借此也可以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才會最終達到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目的。
課外閱讀何時被重視,何時被真正的落實,語文教學和語文學習才是真正走出困境的起點。這一天的到來,讓我們深情地呼喚吧!
(郭趁心 江蘇省豐縣初級中學 2217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