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家韋斯特曾說,在信息社會“寫作,包圍著你”。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寫作能力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長為“社會人”的重要標準。作文,不僅是學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更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重要憑借。寫作不僅可以反映學生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等層面的知識能力,而且能全面展現學生的思維力、觀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語文教師應重視作文教學的設計,注重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但作文教學的現狀究竟如何,我們一起探討。
一、中學作文教學的現狀
著名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曾感嘆:“作文教學恐怕又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一個‘老大難。”張老的話語恰好印證了現今的作文教學境況。
(一)教師方面
語文教師為了上好一堂語文課,無外乎從認真研讀教材教法、營造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等方面加以努力,教師充分備課,教學就會取得顯著效果。但是作文課的教學效果收效甚微,甚至滯后,語文教師就會“拔劍四顧心茫然”了。作文課究竟該怎么上?如何上?有些語文教師則敷衍了事,作文課上匆匆講幾句,就安排學生開始寫作。更有甚者,上作文課根本就沒有教案。筆者深入課堂調研之后發現,語文教師在作文命題時往往選擇本省或者省外的高考作文題目抑或高考模擬試題的作文題目,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指導和點評往往是作文批閱之后的一個分數或者說是一段簡單的評語,而忽略針對學生的作文在選題、取材、立意、選擇文體等寫作技巧方面的指導。葉圣陶先生說:“教師善讀善寫,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則為學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葉老先生在告誡我們的語文教師要將愛讀書愛寫作養成習慣,注重語言和知識的積淀,身教勝于言教,學生潛移默化之中就會受到熏陶感染,學生也會逐漸養成愛讀書愛寫作的好習慣。試問諸君,語文教師知識儲備貧瘠、語言表達能力薄弱、不喜讀書,怎能為學生立下合宜的示范呢?
(二)學生方面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拿到作文題目或者作文材料之后,在搜集素材、立意、布局謀篇、擬定作文題目等諸多方面存在困惑,甚至有些學生在寫作后,作文題目尚未擬定,試問,之前洋洋灑灑的文字,沒有題目,從何而來?還有些學生為了迎合教師布置的諸如作文立意要深刻、情趣要高雅的要求,不惜語言做作,牽強附會,刻意追求辭藻華麗,甚至套作、宿構,采取“以不變應萬變”的對策。還有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毫無興致可言,不知從何下筆,甚至懼怕,一堂作文課下來,寫不出幾個字來。
二、中學作文教學現狀原因探尋
誠如上述文字所言,來自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了當今作文教學的尷尬局面,此現象亟待探討解決策略。
(一)回顧語文教學歷程,聽說讀的能力訓練早于寫作能力訓練,加之高考指揮棒的影響,致使語文教學變成以提高學生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的能力為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又因學生課業負擔重、升學壓力大、作文教學效果的滯后性等因素,學校教學的重心也偏于聽說讀,囿于來自學校和教師兩方面的條件限制,作文教學的地位也就每況愈下了。
(二)從教材的編排體例來看,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任務似乎就是完成一篇篇的課文教學,以致有些教師有意無意地把教授完整本教材的課文當做是完成教學任務。而且,學生寫作方面的進步不如字詞句方面的進步明顯,有部分語文教師會減少作文課的課時。又有考試評價方式方面的誤導,文科地位相比之前來說也在下降,寫作氛圍不佳,作文教學也就越來越被忽視了。
(三)培根曾說,“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但是,我們仔細追尋學生的閱讀功底,怎一個薄弱了得!筆者在教學時發現,教學完一篇文章,有些學生甚至連課文都未從頭到尾仔細閱讀過,更不用說語文課本上推薦給學生的書目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量狹窄,寫作思維不活躍,寫作時文思枯竭也就自然了。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信息時代的學生,網絡手機代替了感受真實生活的機會,足不出戶,缺乏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學生感受能力下降,寫作文時“假、大、空”也就油然而生了。學生寫作基礎薄弱究其本源來講,課業負擔重、缺乏練筆的機會,閱讀量積累不夠,缺乏對周遭事物的細致觀察,缺乏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等四大方面。
三、中學作文教學如何突破瓶頸
陳鐘梁先生說:“通過正常的教育活動,特別是與社會生活、學生人格塑造有密切關系的語文教育,是完全可以發展學生個性的。如果連作文這項教學活動都沒有個性的話,其它教學活動就很難賦予個性了。”中學作文教學該如何突破瓶頸,賦予中學作文教學以個性化的生命力呢?
(一)學校方面
由于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學校重視理科、忽視文科,抑或只注重學生的語文成績,忽視占總分數大塊頭的作文教學。學校應重視文科地位,明確將作文教學提上“日程”,閱讀課的課時還給作文教學。嚴格作文教學檢查,加強對作文教學的指導和監督力度。學校還可定期舉辦作文大賽,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倘若校方有條件,還可聘請校外作文教學名師開展作文教學示范課,或組織本校語文教師之間開展作文教學研討課,就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切磋交流。
(二)教師方面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害怕寫作文,對寫作文喪失興趣,來源于內心對寫作文的抵觸。只有學生對寫作文產生興趣,才會有寫作文的欲望。但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還依賴于語文教師。語文課堂相對于數學、化學、英語等科目來說,最大的魅力在于語文課可以是語言和知識的殿堂,語文課堂上,教師可運用優美的語言,富有詩情畫意般向學生娓娓道來。因此,作文課堂上,語文教師更要注意用自己的語言魅力吸引學生,向學生動情朗讀優秀作文,抓住學生作文當中展現的閃光點贊美學生,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其次,教師還應在作文寫作技巧方面對學生加以指導,比如說審題立意、布局謀篇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作文技巧方面的指導時,教師可將作文教學細分為各個板塊,對學生進行細致訓練。還應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人和事進行細心的觀察、感悟與思考,并能將感悟到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此外,教師要經常向學生推薦名家經典書目,開展讀書交流會,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語言組織能力。每周安排固定課時進行寫作,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當中的寫作技巧進行寫作,長此以往,定能夠幫助學生提高作文寫作能力。
最后,語文教師應重視作文批改。學生作文之后,對教師的作文批語甚是期待,作文的批語產生的作用也往往大于作文課前的指導。所以,教師要掌握作文批改的方法,做好作文講評。
(三)學生方面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就是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生活就是語文的外延,學生對生活有豐沛的領悟和思考,在作文時自然就文思如泉涌了。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閑暇時光,慢慢走,欣賞這個曼妙的世界。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學生應多讀書,積淀知識,養浩然之氣,積累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能力定會提升。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其精神發育史,文字恰好能記錄其精神發育的歷程,中學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我們一起期待廣大語文教師身體力行,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劉光成.論作文的生命實踐特質[J].語文學刊,2012.
[3]湖南省教育考試院高考評價課題組.2012年湖南省高考語文學科考生水平評價及教學建議[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2,(09).
(侯楊莉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410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