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鈞
摘 要:通過了解湖南郴州永興地區人群的口腔知識及口腔保健行為,分析不同年齡及性別的人群口腔健康,為有針對性地進行口腔健康宣教提供依據,并促進整個地區良好口腔健康行為的形成。
關鍵詞:口腔保健 健康知識 健康教育 調查研究 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a)-0246-01
為了解我省郴州永興地區不同年齡組人群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日常口腔健康行為及態度,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制定并開展口腔健康知識宣傳提供依據,現就本次調查結果及健康教育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隨機抽取當地的居民450名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014年7月3~10日。利用居民的空閑時間進行隨機整體抽樣問卷,年齡0~7歲、8~12歲、50歲至今,總體分兒童與成人兩張問卷。
1.2 方法
問卷內容結合群眾所關心的口腔問題及其他文獻進行設計。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姓名、年齡、性別);口腔檢查(齲齒、牙齦、牙頜異常等情況);口腔保健行為(刷牙方法、刷牙次數、持續時間、定期口腔檢查等);口腔衛生及飲食習慣和對自身口腔狀況的了解程度。所有調查對象均按照WHO制定的《口腔衛生健康調查基本方法》進行調查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見表1)。
(1)兒童幾歲開始刷牙。
根據調查永興地區兒童刷牙起始時間為5~6歲的比率達到50%,而據口腔檢查結果,齲齒病率達到85%,兒童預防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的重要方法就是刷牙。養成每天刷牙的良好習慣,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可去除菌斑和軟垢,預防齲齒和牙周疾病的發生。這需要家長引起足夠的重視,那么兒童從幾歲開始刷牙比較好呢?目前,對于兒童刷牙的時間,應強調早。乳牙會在出生6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生長,家長應該在乳牙剛開始萌芽的時候就用濕紗巾定期清潔牙面。在一歲半左右會長出第一乳磨牙,家長就可以開始幫孩子刷牙了,牙膏可以含少量的氟化物。家長在這個時期幫孩子刷牙時可以使用套在手指上的專用小牙刷,這樣對于誘導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簡便,更夠更好地完成刷牙。家長可以在孩子2~3歲的時候開始培養孩子自己刷牙,兵進行督促。一般在6歲以后,經過訓練的兒童都能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所欠缺的就是恒心和毅力,所以家長仍要進行必要的監督。
(2)是否做過窩溝封閉。
據調查結果顯示,湖南省永興地區做過渦溝封閉的兒童為0,而且知道有窩溝封閉的家長為0,窩溝封閉是最佳的對兒童牙齒的保護方法,能有效的避免蛀牙的出現。
(3)每天刷牙的次數。
據調查數據顯示,51%緊早晚各刷一次,科學刷牙的最佳次數和時間是“三、三、三”,就是每天刷三次牙、每次都在飯后3 min刷、每次刷牙3 min。因為飯后3 min正是口腔齒縫間細菌開始活動并對牙齒產生危害的時刻,對于普通群眾來說比較合適的刷牙的時間應該是起床后刷一次及睡覺前刷一次,因為大部分人中午由于上學或者工作幾乎沒有空閑刷牙,建議在午飯后用水漱口,而工薪階層能做到的當然是午飯后也刷一次,每次刷三分鐘,并能保證每個牙面都能清潔到,時間不多不少,保護牙齒最好。
(4)口腔保健產品的推廣情況。
功效性牙膏、漱口水、美白牙貼、止痛含漱液、牙線等功能性口腔保健產品在永興地區的使用率為0,刷牙雖然是維護口腔衛生的有效方法,但有報道單純的刷牙平均只能清除菌斑的50%左右,特別是難以消除鄰面菌斑。所以,應該加快口腔保健產品的應用推廣,尤其是牙線的使用推廣,使用牙線可以預防口腔疾病,大大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為此,美國衰老學專家邁克爾·羅伊森更指出,堅持每天使用牙線,能讓你多活6.4年。
(5)口腔服務設施的利用。
調查發現,55.8%的當地居民因為牙疼而就醫,僅有1%的是做定期檢查,4.3%的接受預防性措施,這說明目前農村居民是被動就診口腔科,未能充分利用口腔服務設施。郴州永興地區獲取口腔保健知識的途徑主要是媒體(廣播、電視、網絡等)76.2%,媒體是傳播健康信息的主渠道,應組織口腔專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科學引導大眾的口腔健康行為。
2 討論
2.1 原因
本次調查顯示,郴州永興當地居民口腔健康有關的知識知曉率較低,對口腔保健缺乏積極態度,口腔衛生狀況普遍較差。大多數居民不能定期口腔檢查,不能正確掌握刷牙時間和方法。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牙石、菌斑、通過問診調查及統計學分析其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第一口腔保健知識缺乏:口腔健康知識主要通過家庭教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渠道獲得,從這些渠道獲得的相關知識一般較為膚淺,缺乏連貫性與針對性,有時還較片面,并缺乏實際的指導,對于口腔健康持順其自然的態度不夠重視。第二農村地區相比城區醫療條件落后,受教育程度低下。因此,在本次調查的人群中牙齦出血、菌斑、齲病的患病率較高,而齲面充填構成比卻較低。
2.2 對策
(1)發展初級口腔衛生保健網。
(2)人力資源開發:用多種形式培訓基層各種口腔保健工作者、健康教育者,鄉村醫生;為各省及農村地區舉辦牙防專業人員培訓試點班;編寫各種教材,參考書等。
(3)利用墻壁板報和學校學報的形式在校園中宣傳。
將口腔健康宣傳知識和圖片制成生動活潑的墻壁板報形式或在學報中開辟專欄,可使居民在趕集以及學生在業余時間,不經意中學到口腔保健知識。
3 結論
這次調研結果顯示兒童口腔疾病問題最大最常見的就是齲齒,其次就是牙齒發育異常的情況,成人中最常見的口腔問題是牙周病,有必要對農村地區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和宣教,使他們認識到其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并組織定期檢查,對口腔疾病進行早期預防和早期治療。如果能普遍提高農村居民口腔健康意識,不但有利于他們今后的口腔保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成年人群體中口腔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姜紅,姜廣水.大學生口腔健康認知及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口[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9):1181-1183.
[2] 符方滿.醫學生口腔衛生保健與牙跟出血調查田[J].海南醫學,2012,23(12):129-130.
[3] Wong MC,Lu H XLoEC,.Caries increment over 2 years in preschool children:a life course approach[J]. Int J Paediatr Dent,2012,22(2):77-84.endprint
摘 要:通過了解湖南郴州永興地區人群的口腔知識及口腔保健行為,分析不同年齡及性別的人群口腔健康,為有針對性地進行口腔健康宣教提供依據,并促進整個地區良好口腔健康行為的形成。
關鍵詞:口腔保健 健康知識 健康教育 調查研究 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a)-0246-01
為了解我省郴州永興地區不同年齡組人群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日常口腔健康行為及態度,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制定并開展口腔健康知識宣傳提供依據,現就本次調查結果及健康教育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隨機抽取當地的居民450名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014年7月3~10日。利用居民的空閑時間進行隨機整體抽樣問卷,年齡0~7歲、8~12歲、50歲至今,總體分兒童與成人兩張問卷。
1.2 方法
問卷內容結合群眾所關心的口腔問題及其他文獻進行設計。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姓名、年齡、性別);口腔檢查(齲齒、牙齦、牙頜異常等情況);口腔保健行為(刷牙方法、刷牙次數、持續時間、定期口腔檢查等);口腔衛生及飲食習慣和對自身口腔狀況的了解程度。所有調查對象均按照WHO制定的《口腔衛生健康調查基本方法》進行調查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見表1)。
(1)兒童幾歲開始刷牙。
根據調查永興地區兒童刷牙起始時間為5~6歲的比率達到50%,而據口腔檢查結果,齲齒病率達到85%,兒童預防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的重要方法就是刷牙。養成每天刷牙的良好習慣,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可去除菌斑和軟垢,預防齲齒和牙周疾病的發生。這需要家長引起足夠的重視,那么兒童從幾歲開始刷牙比較好呢?目前,對于兒童刷牙的時間,應強調早。乳牙會在出生6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生長,家長應該在乳牙剛開始萌芽的時候就用濕紗巾定期清潔牙面。在一歲半左右會長出第一乳磨牙,家長就可以開始幫孩子刷牙了,牙膏可以含少量的氟化物。家長在這個時期幫孩子刷牙時可以使用套在手指上的專用小牙刷,這樣對于誘導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簡便,更夠更好地完成刷牙。家長可以在孩子2~3歲的時候開始培養孩子自己刷牙,兵進行督促。一般在6歲以后,經過訓練的兒童都能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所欠缺的就是恒心和毅力,所以家長仍要進行必要的監督。
(2)是否做過窩溝封閉。
據調查結果顯示,湖南省永興地區做過渦溝封閉的兒童為0,而且知道有窩溝封閉的家長為0,窩溝封閉是最佳的對兒童牙齒的保護方法,能有效的避免蛀牙的出現。
(3)每天刷牙的次數。
據調查數據顯示,51%緊早晚各刷一次,科學刷牙的最佳次數和時間是“三、三、三”,就是每天刷三次牙、每次都在飯后3 min刷、每次刷牙3 min。因為飯后3 min正是口腔齒縫間細菌開始活動并對牙齒產生危害的時刻,對于普通群眾來說比較合適的刷牙的時間應該是起床后刷一次及睡覺前刷一次,因為大部分人中午由于上學或者工作幾乎沒有空閑刷牙,建議在午飯后用水漱口,而工薪階層能做到的當然是午飯后也刷一次,每次刷三分鐘,并能保證每個牙面都能清潔到,時間不多不少,保護牙齒最好。
(4)口腔保健產品的推廣情況。
功效性牙膏、漱口水、美白牙貼、止痛含漱液、牙線等功能性口腔保健產品在永興地區的使用率為0,刷牙雖然是維護口腔衛生的有效方法,但有報道單純的刷牙平均只能清除菌斑的50%左右,特別是難以消除鄰面菌斑。所以,應該加快口腔保健產品的應用推廣,尤其是牙線的使用推廣,使用牙線可以預防口腔疾病,大大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為此,美國衰老學專家邁克爾·羅伊森更指出,堅持每天使用牙線,能讓你多活6.4年。
(5)口腔服務設施的利用。
調查發現,55.8%的當地居民因為牙疼而就醫,僅有1%的是做定期檢查,4.3%的接受預防性措施,這說明目前農村居民是被動就診口腔科,未能充分利用口腔服務設施。郴州永興地區獲取口腔保健知識的途徑主要是媒體(廣播、電視、網絡等)76.2%,媒體是傳播健康信息的主渠道,應組織口腔專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科學引導大眾的口腔健康行為。
2 討論
2.1 原因
本次調查顯示,郴州永興當地居民口腔健康有關的知識知曉率較低,對口腔保健缺乏積極態度,口腔衛生狀況普遍較差。大多數居民不能定期口腔檢查,不能正確掌握刷牙時間和方法。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牙石、菌斑、通過問診調查及統計學分析其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第一口腔保健知識缺乏:口腔健康知識主要通過家庭教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渠道獲得,從這些渠道獲得的相關知識一般較為膚淺,缺乏連貫性與針對性,有時還較片面,并缺乏實際的指導,對于口腔健康持順其自然的態度不夠重視。第二農村地區相比城區醫療條件落后,受教育程度低下。因此,在本次調查的人群中牙齦出血、菌斑、齲病的患病率較高,而齲面充填構成比卻較低。
2.2 對策
(1)發展初級口腔衛生保健網。
(2)人力資源開發:用多種形式培訓基層各種口腔保健工作者、健康教育者,鄉村醫生;為各省及農村地區舉辦牙防專業人員培訓試點班;編寫各種教材,參考書等。
(3)利用墻壁板報和學校學報的形式在校園中宣傳。
將口腔健康宣傳知識和圖片制成生動活潑的墻壁板報形式或在學報中開辟專欄,可使居民在趕集以及學生在業余時間,不經意中學到口腔保健知識。
3 結論
這次調研結果顯示兒童口腔疾病問題最大最常見的就是齲齒,其次就是牙齒發育異常的情況,成人中最常見的口腔問題是牙周病,有必要對農村地區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和宣教,使他們認識到其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并組織定期檢查,對口腔疾病進行早期預防和早期治療。如果能普遍提高農村居民口腔健康意識,不但有利于他們今后的口腔保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成年人群體中口腔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姜紅,姜廣水.大學生口腔健康認知及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口[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9):1181-1183.
[2] 符方滿.醫學生口腔衛生保健與牙跟出血調查田[J].海南醫學,2012,23(12):129-130.
[3] Wong MC,Lu H XLoEC,.Caries increment over 2 years in preschool children:a life course approach[J]. Int J Paediatr Dent,2012,22(2):77-84.endprint
摘 要:通過了解湖南郴州永興地區人群的口腔知識及口腔保健行為,分析不同年齡及性別的人群口腔健康,為有針對性地進行口腔健康宣教提供依據,并促進整個地區良好口腔健康行為的形成。
關鍵詞:口腔保健 健康知識 健康教育 調查研究 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a)-0246-01
為了解我省郴州永興地區不同年齡組人群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日常口腔健康行為及態度,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制定并開展口腔健康知識宣傳提供依據,現就本次調查結果及健康教育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隨機抽取當地的居民450名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014年7月3~10日。利用居民的空閑時間進行隨機整體抽樣問卷,年齡0~7歲、8~12歲、50歲至今,總體分兒童與成人兩張問卷。
1.2 方法
問卷內容結合群眾所關心的口腔問題及其他文獻進行設計。問卷包括一般資料(姓名、年齡、性別);口腔檢查(齲齒、牙齦、牙頜異常等情況);口腔保健行為(刷牙方法、刷牙次數、持續時間、定期口腔檢查等);口腔衛生及飲食習慣和對自身口腔狀況的了解程度。所有調查對象均按照WHO制定的《口腔衛生健康調查基本方法》進行調查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見表1)。
(1)兒童幾歲開始刷牙。
根據調查永興地區兒童刷牙起始時間為5~6歲的比率達到50%,而據口腔檢查結果,齲齒病率達到85%,兒童預防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的重要方法就是刷牙。養成每天刷牙的良好習慣,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可去除菌斑和軟垢,預防齲齒和牙周疾病的發生。這需要家長引起足夠的重視,那么兒童從幾歲開始刷牙比較好呢?目前,對于兒童刷牙的時間,應強調早。乳牙會在出生6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生長,家長應該在乳牙剛開始萌芽的時候就用濕紗巾定期清潔牙面。在一歲半左右會長出第一乳磨牙,家長就可以開始幫孩子刷牙了,牙膏可以含少量的氟化物。家長在這個時期幫孩子刷牙時可以使用套在手指上的專用小牙刷,這樣對于誘導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簡便,更夠更好地完成刷牙。家長可以在孩子2~3歲的時候開始培養孩子自己刷牙,兵進行督促。一般在6歲以后,經過訓練的兒童都能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所欠缺的就是恒心和毅力,所以家長仍要進行必要的監督。
(2)是否做過窩溝封閉。
據調查結果顯示,湖南省永興地區做過渦溝封閉的兒童為0,而且知道有窩溝封閉的家長為0,窩溝封閉是最佳的對兒童牙齒的保護方法,能有效的避免蛀牙的出現。
(3)每天刷牙的次數。
據調查數據顯示,51%緊早晚各刷一次,科學刷牙的最佳次數和時間是“三、三、三”,就是每天刷三次牙、每次都在飯后3 min刷、每次刷牙3 min。因為飯后3 min正是口腔齒縫間細菌開始活動并對牙齒產生危害的時刻,對于普通群眾來說比較合適的刷牙的時間應該是起床后刷一次及睡覺前刷一次,因為大部分人中午由于上學或者工作幾乎沒有空閑刷牙,建議在午飯后用水漱口,而工薪階層能做到的當然是午飯后也刷一次,每次刷三分鐘,并能保證每個牙面都能清潔到,時間不多不少,保護牙齒最好。
(4)口腔保健產品的推廣情況。
功效性牙膏、漱口水、美白牙貼、止痛含漱液、牙線等功能性口腔保健產品在永興地區的使用率為0,刷牙雖然是維護口腔衛生的有效方法,但有報道單純的刷牙平均只能清除菌斑的50%左右,特別是難以消除鄰面菌斑。所以,應該加快口腔保健產品的應用推廣,尤其是牙線的使用推廣,使用牙線可以預防口腔疾病,大大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為此,美國衰老學專家邁克爾·羅伊森更指出,堅持每天使用牙線,能讓你多活6.4年。
(5)口腔服務設施的利用。
調查發現,55.8%的當地居民因為牙疼而就醫,僅有1%的是做定期檢查,4.3%的接受預防性措施,這說明目前農村居民是被動就診口腔科,未能充分利用口腔服務設施。郴州永興地區獲取口腔保健知識的途徑主要是媒體(廣播、電視、網絡等)76.2%,媒體是傳播健康信息的主渠道,應組織口腔專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科學引導大眾的口腔健康行為。
2 討論
2.1 原因
本次調查顯示,郴州永興當地居民口腔健康有關的知識知曉率較低,對口腔保健缺乏積極態度,口腔衛生狀況普遍較差。大多數居民不能定期口腔檢查,不能正確掌握刷牙時間和方法。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牙石、菌斑、通過問診調查及統計學分析其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第一口腔保健知識缺乏:口腔健康知識主要通過家庭教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渠道獲得,從這些渠道獲得的相關知識一般較為膚淺,缺乏連貫性與針對性,有時還較片面,并缺乏實際的指導,對于口腔健康持順其自然的態度不夠重視。第二農村地區相比城區醫療條件落后,受教育程度低下。因此,在本次調查的人群中牙齦出血、菌斑、齲病的患病率較高,而齲面充填構成比卻較低。
2.2 對策
(1)發展初級口腔衛生保健網。
(2)人力資源開發:用多種形式培訓基層各種口腔保健工作者、健康教育者,鄉村醫生;為各省及農村地區舉辦牙防專業人員培訓試點班;編寫各種教材,參考書等。
(3)利用墻壁板報和學校學報的形式在校園中宣傳。
將口腔健康宣傳知識和圖片制成生動活潑的墻壁板報形式或在學報中開辟專欄,可使居民在趕集以及學生在業余時間,不經意中學到口腔保健知識。
3 結論
這次調研結果顯示兒童口腔疾病問題最大最常見的就是齲齒,其次就是牙齒發育異常的情況,成人中最常見的口腔問題是牙周病,有必要對農村地區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和宣教,使他們認識到其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并組織定期檢查,對口腔疾病進行早期預防和早期治療。如果能普遍提高農村居民口腔健康意識,不但有利于他們今后的口腔保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成年人群體中口腔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姜紅,姜廣水.大學生口腔健康認知及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口[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9):1181-1183.
[2] 符方滿.醫學生口腔衛生保健與牙跟出血調查田[J].海南醫學,2012,23(12):129-130.
[3] Wong MC,Lu H XLoEC,.Caries increment over 2 years in preschool children:a life course approach[J]. Int J Paediatr Dent,2012,22(2):77-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