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朋+胡京京+尚輝琴+陳瑞愛+賀東生
摘要:從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癥狀、剖檢癥狀、診斷方法多方面詳細介紹了仔豬球蟲病的發病特點、診療方法和預防措施,旨在引起獸醫工作者對該病的重視,同時也為豬場診斷、預防該病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仔豬球蟲病;臨床和剖檢癥狀;診斷方法;治療;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9-0035-02
仔豬球蟲病是由豬等孢屬球蟲和某些艾美耳屬球蟲引起的原蟲病[1],可導致哺乳期及新近斷奶仔豬出現腸炎、腹瀉、發熱、畏寒消瘦等病癥,雖多呈良性經過,但易造成繼發感染,且后果嚴重。成年豬感染后不出現任何臨床癥狀,成為隱性帶蟲者,可嚴重危害仔豬健康、降低成活率、造成生產上的損失[2]。近年來,因防治不力,仔豬等孢球蟲病的發生更為廣泛。了解并及時發現、治療及防控該病意義重大。
1 流行病學特點
1.1 病原
病原屬于艾美耳屬和等孢屬的球蟲,新生仔豬52%的球蟲病的病原是等孢屬的球蟲。自然感染條件下,豬等孢球蟲對仔豬的致病性最強,是引起新生仔豬腹瀉的主要病原[3]。
1.2 易感豬群
流行于初生仔豬和斷奶仔豬。主要發生在7~l5日齡的仔豬,且感染豬年齡越小,引起的臨床癥狀越嚴重。
1.3 傳染源
發病仔豬、帶蟲豬是主要的傳染源。發病乳豬、仔豬和帶蟲豬糞便污染過的飼料、飲水或用具等都有球蟲卵囊存在。豬等孢球蟲卵囊在惡劣環境條件和消毒劑的影響下具有很強的存活力,卵囊在土壤中可存活4~9個月[4],且卵囊發育時間較短,從而導致在產房內仔豬的反復感染。
1.4 傳播途徑
經過消化道攝入有活力的球蟲孢子化卵囊是該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1.5 流行形式及因素
仔豬球蟲性腹瀉的發病時間同氣溫和雨量有密切關系,通常球蟲性腹瀉在濕熱多雨季節最易流行,每年春夏季多發,北方地區大約4~9月份為流行季節,7~8月份最嚴重。 而個別地方一年四季均有發生[5]。
2 臨床癥狀
一般情況下,仔豬會繼續吃奶,但被毛粗亂,脫水,消瘦,增重緩慢,體況較差,皮膚變暗變白、無彈性、無光澤,眼窩下陷。腹瀉是球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5~15日齡仔豬的腹瀉,抗生素治療無效,這是新生仔豬球蟲病的特征;臨床一般表現為7~21日齡的哺乳仔豬感染第2天開始發生腹瀉,開始是糞便松軟或呈糊狀,帶有氣泡,隨著病情的加重,糞便成液狀,排出黃自色至棕黃色粘糊狀糞便,腹瀉可持續4~8 d,12 d后表現為有酸乳臭味的水樣稀便,很少出現血便。感染初期仔豬體溫正常,腹瀉初期仔豬體溫升高,死前體溫下降。該病發病率通常很高,死亡率一般較低,如并發細菌、病毒、寄生蟲病或存在其他嚴重的應激因素時,可引起較高的死亡率。
3 剖檢癥狀
豬球蟲性腹瀉病變主要集中在小腸、空腸和回腸。小腸腸壁出血,以卡他性腸炎或輕度出血性腸炎為特點;空腸、回腸表現為局灶性潰瘍、黏膜表面有斑點狀出血和纖維素性壞死斑塊;腸系膜淋巴結水腫性增大;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腸絨毛的萎縮、融合、腸隱窩增生、濾泡增生和壞死性腸炎,腸上皮細胞灶性壞死,在絨毛頂端有纖維素性壞死物,并可在上皮細胞內見到大量成熟的裂殖體、裂殖子等內生性階段蟲體;肝臟會發生腫脹[6]。
4 診斷方法
4.1 初學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癥狀可以做出初步診斷
4.2 實驗室檢查
取新鮮仔豬糞5~10 g,放入小玻璃杯內,然后加少量飽和鹽水混勻,再將糞液用雙層紗布過濾到另一杯內,濾液靜置20~35 min,此時球蟲即飄浮在液面上。再用鐵絲圈平行接觸液面,沾取一層水膜,將此水膜抖在載玻上,然后加蓋玻片鏡檢,發現球蟲的卵囊呈圓形或橢圓形,卵囊壁有兩層厚薄不一的輪廓,卵囊內有一球形原生質,根據這些特征可判定為球蟲。
5 治療方法
(1)球蟲如不發生重復或激發感染可在數周內自動終止,及時給藥能減緩或抑制重復感染引起的蟲體發育,從而縮短病程,減少卵囊排出。
(2)使用百球清治療發病仔豬。按照20 mg每kg體重取藥,加2 mL水融化后口腔灌服,連用5 d,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3)使用磺胺六甲氧嘧啶治療。劑量為25 mL/kg體重,1次/d,連用3 d,可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6 防控措施
6.1 創造良好的產房環境
(1)采用全進全出的生產模式。每批豬調出產房后必須嚴格清洗欄舍,有條件的豬場最好在欄舍清洗干凈后用火焰進行消毒,這對殺滅球蟲病原有顯著效果,空置1 周后進豬。
(2仔豬球蟲病的感染源自產房中未被清理或由母豬帶入產床的球蟲卵囊,因此必須加強產房的清刷消毒 每次分娩后產房中的組織碎片、污染物應及時清理干凈并進行消毒,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配成20%混懸液后噴灑消毒;飼養用具、圈舍內外環境選用氯制劑或者3%~5%的熱堿水溶液進行定期消毒;產房消毒是重點,每周消毒1~2次,要用高壓、熱水沖洗地面及用具,然后撒布石灰粉,以使地面保持干燥。
(3) 搞好產房環境衛生,及時清理糞便,保持哺乳母豬乳房清潔,不讓仔豬吃帶有糞尿的飼料和喝不衛生的水源。
6.2 定期添加抗球蟲藥物并注意更換藥物種類
(1)待產母豬進入產房前進行為期1周的驅蟲,選用廣譜的驅蟲藥物如蟲力黑(主要成分為伊維菌素和阿苯噠唑)按750 g/t進行混飼,可減少母豬帶入豬球蟲病原。
(2)仔豬在3~5日齡時每頭仔豬灌服百球凈(主要成分為托曲珠利)1 mL可保證仔豬不感染豬球蟲病。
6.3 定期進行糞便檢測
加強未發病豬場豬群的定期檢測和驅蟲工作,定期采集母豬糞便,檢測球蟲卵囊,每年至少檢測2次以上,尤其在4~5月份感染高峰期時必檢。
6.4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嚴禁人員及車輛帶入豬球蟲病原并定期做好滅鼠、滅蚊殺蟲和消毒等工作。豬場嚴禁飼養貓、狗等寵物,防止由動物攜帶卵囊進入產房和昆蟲傳播病原體,以降低感染率。
6.5 仔豬腹瀉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防治仔豬腹瀉主要應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仔豬腹瀉的發生發展與飼養管理密切相關,需保持豬舍及用具清潔衛生;加強環境衛生消毒工作,一旦發生仔豬腹瀉應立即隔離和治療,及時清除糞便和污染物,防止病原的傳播;注意仔豬的防寒保暖,把握好仔豬初乳關,增強母豬和仔豬的免疫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使有益微生物在仔豬胃腸道早期定殖也是防治仔豬腹瀉的關鍵。
綜上所述,保持豬舍清潔干燥,采取“隔離-治療-消毒”的綜合性措施能有效防治球蟲病。雖然球蟲病在豬場很難根治,但只要注意加強管理,搞好藥物防治,就能有效地控制該病的發生,減少生產損失。
參考文獻:
[1] 章紅兵.金華地區部分規模豬場哺乳仔豬球蟲感染情況調查[J].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6):62-66.
[2] KARAMON J,ZIOMKO I,CENCEK T. Prevalence of Isospora suis and EIMERIA SPP. In suckling piglets and sows in Poland[J].Vet Parasitol,2007,147(1/2):171-175.
[3] 駱朋飛,魏志鵬,周榮瓊.榮昌縣豬球蟲病流行病學調查及種類鑒定[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13(8):94-96.
[4] 念瓊美. 仔豬球蟲病的預防[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2,28(12):121.
[5] 鄧發清,陳松明.湖南永州地區規模化豬場腸道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中國獸醫寄生蟲病,2008,19(1):2001.
[6] WENG Y B,HU Y J, LEI Y,et al. Survery of intestinal parasites in pigs from intensive farms in Guangdong Provin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Vet Parasitol,2005,127(3/4):3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