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道雍
(喀什師范學院 新疆喀什 844099)
在我國,羽毛球是一項有著深厚群眾基礎的體育運動,普及度較廣。而高校是培養專業羽毛球運動人才的主體力量之一,在羽毛球運動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中羽毛球訓練是高校羽毛球整體發展的重中之中,直接關系到羽毛球專業水準的提高,目前高校羽毛球的訓練存在諸多問題,如訓練理念落后,方法單一,身體鍛煉與技術訓練分配不合理等問題突出,因此轉變思維,探尋羽毛球訓練方法,提高效率效果是高校羽毛球發展勢在必行的。
(1)訓練理念落后,方法單一。部分高校羽毛球的訓練就是學生自主訓練,或者是以課帶練,在理念上存在訓練強度等于訓練效果的誤區,不注重訓練方式與方法。
(2)身體訓練與技術訓練分配不合理。在高校的羽毛球訓練中,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過程中,過分注重身體訓練,對技術動作訓練較少,或者是只是進行分解動作訓練,而把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當作是“熱身”,重技術而輕身體素質。
(3)忽視心理素質訓練。心理素質是影響體育運動特別是體育比賽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是羽毛球訓練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而這一點在許多的高校羽毛球訓練中被忽視了。
(4)動作技術環節簡單化,缺乏有效的對抗性訓練。羽毛球的技術動作紛繁復雜,變化性較強,在實際的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多注重于基本動作的完成,對技術動作講解不細致,而且訓練方式也是學生模仿重復式訓練為主,缺乏有效性的對抗性訓練。
(5)比賽機會較少,實踐平臺較窄。賽場是檢驗訓練效果最好的平臺,高校組織專門的羽毛球比賽次數較少,外出比賽又存在人數經費等諸多因素的限制。
(6)輕視羽毛球規則、戰術講解較少,訓練缺乏樂趣。羽毛球訓練是一項綜合工程,規則和戰術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這部分不應輕視。
準確掌握世界羽毛球發展態勢和項目特點。世界羽毛球正朝著快速兇狠、攻守有序、技術全面的方向發展,“攻守兼備”的打法是當今羽毛球發展的趨勢。對于高校羽毛球教師來說,要與時俱進,不斷了解當今羽毛球變化發展的趨勢,并將發展時態所具有的變革不斷的運用到日常的訓練當中去。同時要充分掌握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在“移動中”訓練。
合理分配身體素質訓練與技術動作訓練,夯實學員的基礎動作。體力和技巧是羽毛球運動的基本功,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要時常注重基本功的訓練。
對于身體素質訓練,可以通過慢跑、俯臥撐等多種方式來練習呼吸和體能。
夯實技術動作的基礎。在步伐訓練方面,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步伐,著重練習上網步法、后退步法、兩側移動步法、起跳騰空突擊步法等。采取分解式訓練的方式,在上網步法訓練中,教師講解墊步上網、交叉步上網、蹬跳上網。在正手后退步法環節,讓學生充分了解正手后退步法有并步和交叉步兩種方式的特點和優點,讓學生在實戰中可根據場上情況和個人特點靈活使用。重點練習吊上網、殺上網、吊殺上網、攻守綜合等技術,同時采取單一練習和綜合練習結合的方式,把手法與步法、進攻與防守等技術在前場和后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基本技術在比賽中點實效性。值得指出的是,新生在訓練時,教師應根據學員具體的情況,合理的安排自身練習。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摩水平較高的員的訓練和比賽,這對提高學生自身水平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注重訓練細節,加強對抗性訓練。在羽毛球訓練的過程,教師可以把心理素質的訓練貫穿訓練整個過程,特別是針對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在訓練前,要讓學生做好準備活動,防止受傷。而且要學生要成養成正確、靈活多變(正、反手)的握拍方法。在訓練過程中,采取多球訓練的方法,強化技術動作訓練。在發球環節,也是要從發高遠球練起,熟練掌握后逐步練習其他發球方法;后場技術也要把高遠球掌握好再練習平高球、吊球和殺球。在擊球前握拍放松,注重力道。在練習后場球時,可以先不在地內練,先練習吊線球,然后反復練習原地高球,尋找手感。而且要特別注重從原地練習到移動擊球練習;打前場球時,注重輕巧和細膩的練習,尤其是搓小球,旋轉過網,降低重心、接殺球技術等。羽毛球的訓練不只是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的一個過程,羽毛球是一個在“移動中”完成的項目,是通過比賽的形式完成的一個運動項目,而且很多的技術動作是在對抗中才能充分得到體現的,因此在訓練中,教師應多采取小組對抗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對抗意識,以此提高羽毛球的訓練效果。
豐富訓練內容和訓練方法,有條件地做到梯級和個性訓練。在羽毛球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雖對訓練內容有所側重,但應訓練的內容應該全面,做到全面而重點突出,針對性的訓練。對學生的體能、步伐、發球、接球、戰術、意識等進行綜合訓練。但更為重要的是,針對學生個體基礎水平以及技術動作等各方面的差異,實行梯級訓練,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重點練習基本功,如發球、步伐的練習,而針對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側重練習正手上手擊高遠球、吊球、扣殺球、搓球,羽毛球正、反手發網前球等難度較高的技術動作,例如又可根據學生的性格、心理素質以及技術動作特點重點練習進攻和防守技術,而且可以采用雙打等多種形式來豐富訓練方法。教師也可以嘗試在訓練的過程中采用意念訓練方法,即意念實驗者先經全身放松——站立——低頭閉目——深呼吸——腦海動作演練——技術動作練習,學習技術動作的過程是:觀看示范動作——聆聽講解——放松——自然站立——閉目——全身放松——深呼吸——腦海動作演練——技術動作練習。在復習提高課中加強動作演練與技術動作練習,改進技術動作。
建立有效的羽毛球比賽機制,提供更多的實戰機會。學校可以通過各種羽毛球推廣活動來增加學生羽毛球的比賽機會,在除校級、院級之外的比賽,在課外終于,學校的體育部、羽毛球協會等學生組織可以組織形式各樣的小型對行賽。同時在學校水平較高學生內部,通過對抗選拔的方式來進行較高級別的比賽。值得注意的是,要處理好日常訓練與比賽的關系,不能以賽代練,將訓練與比賽充分的結合起來。
增加對羽毛球規則和戰術的針對性訓練,增加訓練的樂趣。羽毛球訓練是一項體能消耗大的一個過程,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勞逸結合的方式,穿插羽毛球比賽規則和戰士的講解,同時可以有限的開展“獎勵性”訓練模式,讓學生做訓練成果的評判者,對訓練效果較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增加訓練過程中的樂趣,以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同時組織學生觀看經典羽毛球比賽視頻,教師注意在觀看的過程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另外安排定量的羽毛球理論課,講解羽毛球的發展史、比賽規則、戰術理論、經典戰例等來豐富學生理論知識,為實踐訓練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完善訓練機制,改善訓練基礎設施建設。高校的羽毛球訓練多數是在課程訓練課上完成的,時間段固定,學校和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組織等自發組織訓練,彌補課上訓練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羽毛球訓練時間不足的問題。高校羽毛球隊訓練的狀況差異比較大,部分學校的訓練設施與場館的狀況較為落后,而且在場地的管理上不夠人性化,訓練供球不能滿足訓練的需要。學校應該加大羽毛球訓練的投入。在高校羽毛球隊課余訓練中經常面臨的一個困境就是經費短缺,學校應該采取有效手段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此外,增強羽毛球訓練的計劃性,教師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個短、長期結合的訓練計劃,避免訓練的臨時性和無計劃性。而且針對訓練量大的教師和學生,學校應該在遵循大綱要求的前提下,適當減輕訓練者的科研和教學壓力,使得他們有精力投入到訓練當中去。
羽毛球是我國的重點體育項目,也是高校體育事業中的重點,高校在穩步推進羽毛球發展的同時,作為羽毛球的教學者應該著力探尋羽毛球的訓練方式方法,提高訓練效果,爭取高校羽毛球訓練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1]莊志勇,陳莉琳.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學訓練水平的探討[J].體育科學研究,2003(2).
[2]張燕.論提高羽毛球訓練水平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4).
[3]劉永.提高羽毛球運動員基本技術訓練的效果[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4):74-75.
[4]李國萍.淺談如何提高羽毛球運動員基本技術水平[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8(4):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