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燕
(榆林學院體育系 陜西榆林 719000)
跆拳道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體育項目,其內容包括套路、競技與格斗、功力檢測三部分,是一項具有較強格斗性體育項目的同時,也是一項蘊有一定審美性和文化內涵與精神素質的健身方式。隨著現代跆拳道項目的不斷發展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喜愛跆拳道項目的人群數量的層次也在不斷的擴大,其中青年群體是主體之一,目前,除去專門體育院校內開有部分跆拳道課程之外,其他普通高校開設的跆拳道課程非常少,如何在符合現代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下,合理設置跆拳道課程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開設學校較少,且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目前開設跆拳道體育課程的高校除去幾所專門體育院校和一些綜合性大學之外,從數量上看,開設跆拳道體育課程的高校所占比例較小,普及度遠不如籃球、排球等項目,可以說算是一項冷門項目。而已開設該項目的院校,在課程設置上面不盡合理,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具體說,在專業課程課時分配方面,主要集中于運動訓練和體育教育上,而對于民族傳統和社會體育以及運動人體上則設置較少。
(2)課程內容設置比例失調,內容有形式化傾向。在跆拳道課程內容的設置上,主要集中在競技跆拳道的教授上,對學生在傳統跆拳道、項目理論以及實踐能力培養上重視不夠。而且在課程教授的過程中,比較注重“形”而忽視了“道”的培養,教學內容單一,學生可選擇性較小,這樣導致的后果之一就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積極性,學習的技能也很難適應社會的需求。
(3)學校選修課程流于形式,尚缺乏統一規范的教材。在開設跆拳道課程的院校中,對專修、主修該課程的設置較為全面,而對于選修課程的設置則較為簡單,雖然選修多為對該項目的初步學習,但由于內容簡單,教師教學重心不在,導致這部分教學流于形式,時間長久就使得選修該課程的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此外在教材方面,目前尚缺乏統一的較為權威的教材,現階段各高校所采用的教材并不能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雖然這可以為專業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留有充分的發展空間,不斷充入新的教學內容,但在教學的評價環節卻難以把握,沒有一個可執行的參考標準。
(4)學校教授內容與市場需求以及市場運作上存在脫節現象。由于學校在教學內容上比較偏重于競技跆拳道的形式上,而校園由于環境的限制,本身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競爭環境與實踐環境,而只有極少部分學生在該項目的選擇上朝著省隊、國家隊等專業運動員方向發展,對于部分學生來說,走向市場是他們面臨的單項選擇,而市場的需要又是多元化的,由于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實踐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走上社會和市場后,難免會出現諸多不適應,甚至是被市場淘汰。
(1)專業教師的匱乏。在跆拳道項目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體現的主導地位與其他項目相比要明顯的多,由于我國高校跆拳道項目發展起步較晚,人才培養與引進步伐與實際發展速度不一致,導致現在該項目專業人才匱乏,在該項目的教師隊伍里,大多是由退役運動員或非專業培訓后上崗人員組成。而人才引進上又受到制度、資金等眾多因素的影響。
(2)專業場地、器材等限制。目前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學場館設施建設投入不足,進程滯后,難以滿足跆拳道教學全面開展的需要。我國許多普通院校,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一些高校,并沒有專門的跆拳道訓練館和單獨的健身場所以及訓練設備。雖然一部分高校開設了跆拳道課程,但教學場館的不足以及教學設施落后簡單,使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跆拳道教學與其他體育課程幾乎形式一樣,沒有體現出跆拳道醒目的教學特色,更沒有充分發掘該項目在教學育人方面所具有的獨特的優勢。此外,即使現在高校普遍采用跆拳道俱樂部式的教學,但在場館不足的情況下,也很難開展有效和長期的專業訓練和各種活動,從而失去該方式的教學優勢。
(3)教學效果的不可控性和評價標準的復雜性。教學效果是高校教學的目標追求之一,也是教學內容設置的一個重要考查指標,在素質教育逐漸深入高校教學改革的形勢下,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僅涉及到教師的教學熱情,還關系到學習的學習積極性。目前高校流行的體育俱樂部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健身需求,同時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體育人才,為該項目的推廣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實施俱樂部教學過程中,如何取得有效和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這是很難把控的。雖然大多數許多俱樂部教學采取評定等級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分為初級入門中級提高、高級強化等階段,但在入門標準上幾乎沒有限制,參加人數的膨脹和教學單元的龐大,導致了在教學采取“規模化生產”的方式,忽視了個性因素。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教學效果的不理想。重要的是,在課程評價環節,缺乏一個有效的評價參考標準,跆拳道項目的諸多考查量化環節體現在比賽的過程中,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又很難開展有效且比較專業正規的比賽,這就使得教師把競技跆拳道的技術動作規范作為主要考查標準,而這種方式與該項目的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4)其他限制性因素。由于跆拳道的練習者需身著潔白的道服,配備一定的專業器材,通過比賽等不斷地晉升級別,這就需要跆拳道的練習者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但從道服來說,市場上一套道服的價格為150元左右,平均價格也要過百,再加上專業器材和考級所需要的費用,這對于那些經濟條件稍差的學生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這使得那些有興趣而經濟條件差的學生對跆拳道望而生畏,不得不放棄。此外,跆拳道項目是一個需要長期練習的項目,需要通過考級而取得不斷的認證和進步,這對那些即將面臨畢業的大三、大四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時間壓力,由于畢業學業、就業壓力較重,就沒有過多的時間與精力來參與日常的訓練。
跆拳道課程包括理論部分(技術分析及應用、跆拳道訓練及教學、競賽規則、裁判法、跆拳道競賽組織、教練素質和臨場指導)、競技跆拳道(基本姿勢、基本步法、基本腿法、基本拳法、戰術訓練、身體訓練、心理訓練、實戰比賽)、傳統跆拳道(品勢基本功、對打、防身術、品勢、功力擊破)、能力培養(教學實習、訓練實習、裁判實習、科研能力、專題討論)等內容,內容的多樣性使得跆拳道成為一種專項體育運動,從而使得其教學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專一性和系統性,這就為專項訓練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學校可根據自身師資、設施硬件等具體情況在課程設置上有較強的靈活性,對學生來說也有一定的選擇性。
與拳擊、散打等危險性較高的項目相比,跆拳道偏重于踢腿的藝術。再者由于該項目規則的限制,同時又有全身道具和服裝的保護,其安全性相對較高,適合在高校中普及。在實用性方面,跆拳道是許多國家的特種部隊、警察、保安人員的一項重要的訓練內容,在注重綜合素質的今天,跆拳道的學習和訓練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防暴自衛的基本能力,可說是一項實用性較強的體育運動。
跆拳道運動分為道館式(大眾)跆拳道和競技跆拳道兩種,在具有專業性的同時又具有大眾普及的可能性。跆拳道的比賽緊張激烈,踢、旋、擺、劈等各種踢法豐富多彩,進攻手段變化多端,而且經常運用騰空動作。在對峙時,富于戲劇性,觀賞性較強。跆拳道的品式表演,特別是集體式道服演練,氣勢磅礴、震撼人心,有很強的武道精神感染性。這些都使得喜愛跆拳道的人群在不斷上升,學習跆拳道的意愿性也在不斷增強。
正如國際跆拳道聯盟主席崔泓熙所說:“跆拳道的精神在于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睂W習跆拳道,不僅要學其技術,更要更注重這項運動對其禮儀、道德修養的要求,從而養成遵從,強調、忍耐、謙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而這青年教育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在跆拳道訓練和比賽中,也有利于緩解快節奏給學生帶來的學習和生活壓力,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提高。
綜合來說,高校應該結合自身情況,積極探索跆拳道在高校開展的模式和方法,逐漸推動該項目在高校的發展。
[1]李冰.道技術教材[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
[2]宏偉,關鐵云.跆拳道入門叢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3]劉和臣,陳佳琪,刁振東.學校開設跆拳道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