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峰
(山西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①
韓雪峰
(山西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構建新型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是學校體育改革的重要任務。通過對體育教學評價的本質、現狀及趨勢進行分析,充分發揮體育教學評價在體育教育改革中的診斷與評價作用,使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更加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
體育教學 評價體系 發展趨勢 研究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其中,教學評價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一種有效調節手段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體育教學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其評價手段與方法對最終的評價效果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體育教學如何適應教育改革,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必須面臨的主要問題。
評價的本質就是對事物的一個判斷過程。實際上就是說評價的過程是對評價對象的一個判斷過程;而且在評價過程中又是一個對判斷對象觀察、咨詢、分析和綜合計算的過程。所以說,評價的本質核心就是一個運用標準對事物的準確性、正確性、實效性、經濟性以及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評估的過程,最終得出一個可靠性強、邏輯性嚴謹的結論。
體育教學評價是教育評價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體育教育目標為依據,遵循教育規律,依據評價標準,運用評價手段,對體育教學活動過程進行測量、比較和分析,并對結果予以價值判斷的過程[2]。在評價過程中,評價的主體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學校主管部門、體育管理部門、體育教師以及學生等等;評價的客體是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各個要素,所有這些評價的內容不僅體現了體育教學的功能和目標的培養,而且也體現了體育教學評價中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所以,在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我們務必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明確主體的需要,也就是評價者必須明確對評價對象進行評價所需的目的、任務、作用和內容各是什么?這是體育教學評價的根本所在;第二、厘清體育的本質屬性,也就是說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么?通過一定的體育教學要使學生達到怎樣的標準?為什么要達到怎樣的標準?通過怎樣的途徑和方式才能達到這樣的標準?這是體育教學評價的關鍵所在;第三、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也就是說評價者對評價的對象和評價的過程必須要有客觀、準確、公正和真實的認識,所采用的評價方法必須科學合理。我們只有將這三點協調統一起來,才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評價的功能,才能充分體現體育教學評價的效果,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教學評價的目的。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體育教學評價在體育教育改革中所存在的問題愈顯突出。為此,如何從體育教育改革的角度進一步分析、完善體育教學評價中所存在的問題是我們當前急需解決重要的內容。
2.1 體育教學評價存在認識上的偏差
體育教學評價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評價的目的就是檢查教師完成教學的情況、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學生體能的發展情況以及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以便幫助體育教師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和幫助學生找出體育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需要改進的問題,今后努力的方向,提高學習效果。但是,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對體育教學評價都存在認識上的偏差,為了“評價而評價”。
2.2 體育教學評價對象和內容存在片面性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始終將學生置于核心的地位。評價的對象和內容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為此,在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只關注對學生在體育知識、運動技能和運動素質等方面的評價,而忽視了對學生在情感、個性、興趣、意志、人格等方面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所確定的教學內容是否適合,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合理,采取的教學策略是否得當,學生的素質水平是否發展,學生的技能是否掌握,把評價的結果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效果優劣的佐證。這種只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評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缺少對學生發現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評價,而這些能力正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當前的體育教學評價內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3 體育教學評價的標準缺乏科學性
體育教學評價的關鍵在于制定具體、明確而又客觀的標準。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往往只是以體育教師自身的運動技能水平為標準對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以學生自身的運動素質發展水平和掌握運動技能程度為標準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標準不夠全面、具體和準確,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是樹立“健康第一”和“以人為本”,培養目標是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因此,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標準是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的關鍵問題。
為了進一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體育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充滿著機遇與挑戰。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是實施素質教育,推進體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證,也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與手段。
3.1 體育教學評價從甄別選拔向以人為本的個性發展轉變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樹立“健康第一”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改變過去只注重“素質達標”和“技術考評”的評價,這種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根本沒有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沒有面向全體學生,更沒有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這種教學評價根本無法保證評價體系的全面性、客觀性和科學性因此,“以人為本,重視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是成為構建新型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理論依據。
3.2 體育教學評價從終結性評價向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轉變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更多的是由教師進行終結性評價,偏重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以及理論知識的考核。在實際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多數教師把體育教學評價的重心完全放于學生對體育成績的考核,以終結性評價形式為主,這種評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客觀地反映出學生努力學習的程度和學生身心發展的水平,不能準確地體現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更應該體現的是“健康第一”和“以人為本”,更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而形成性評價就顯得更有實際意義。因此,形成性評價在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更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3.3 體育教學評價從注重認知、量化評價向注重認知與非認知、量化與質性的結合轉變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重視認知的評價,忽視非認知的評價。學生的學習不僅包括運動素質、運動技能的提高,還包括情感,態度,興趣,個性和價值觀的發展。當今的體育教育不僅要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傳授體育基本理論和掌握運動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過硬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意識等非認知因素。同時,體育教學所包含的內容較多,有些問題可以進行量化評價,而有些問題就不可能進行量化評價,所以,新型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的目標與內容應該是具有多維性,是認知與非認知,量化與質性,過程與結果的統一。
3.4 體育教學評價從注重絕對評價向重視相對評價的轉變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多采用“一刀切”的絕對標準。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身體素質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必須尊重這個客觀事實。因此,采用絕對標準是難以對體育教學做出科學合理評價。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由于自身先天的不足,認真學、努力練,也無法達到所要求的標準;反之,有的學生由于自身先天的優勢,不用多學,不需多練,也能達到所要求的標準,獲得高分。以相同的尺度,統一的標準評價學生,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忽視了平等享受教育的新理念,實質上是一種不平等的對待。這樣容易挫傷廣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覺得體育“高不可攀”,自己再努力也難以完成,逐漸對體育失去興趣,難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所以,新型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應淡化絕對評價,重視相對評價,以學生個體的努力程度和進步幅度來評價學生的體育學習。
3.5 體育教學評價從注重他人評價向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的轉變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一般是由體育教師單獨立完成對教學的評價,學生基本上不參與評價過程。但是,學生自身的情況只有學生本人最了解,學生應該參與對其自身學習效果的評價,教師可以指導和幫助學生進行正確地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這種評價方式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使學生能夠體驗到進步的快樂和明確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從而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積極促進自身的發展,充實自己,激勵自己,完善自己。
[1]樊臨虎.體育教學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2]張天寶.主體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謝宗皖.新形勢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初探[J].職業圈,2007(2):76-78.
[4]譚兆風.體育教學評價現狀的不足及改善措施[J].體育學刊,2001,8(3):21-23.
[5]黃艷紅.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發展趨勢[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6).
G8
A
2095-2813(2014)12(a)-0058-02
韓雪峰(1989—),男,山西夏縣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