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萬飛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江蘇揚州 225127)
定向運動在高職院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探討
許萬飛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江蘇揚州 225127)
隨著我國教育理念的更新,體育教學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同時體育教學改革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該文通過采用調查分析的方法,以筆者的高職院體育教學經驗為依據,就定向運動的基本特征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得出了高職院教學條件應當將定向運動引入體育教學之中的觀點,并就此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促進我國高職院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高職院 定向運動 體育教學改革 應用探討
基于當前我國高職院學生的實際需求與情感體驗,結合高職院體育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化,增強高職院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已經上升為時代發展的需求,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各大高職院都已經著手就校園體育項目以及體育課程進行改革與創新。定向運動是一種優良的體育項目,具有開發智力、增強體質、培養良好品質的優點,近年來逐漸進入到高職院的體育教學當中。然而,目前定向運動在高職院體育教學改革中仍舊處于待提高的階段,因此高職院的體育教師需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的資源與設施,提高定向運動在高職院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水平。
顧名思義,定向運動指的是參與者在特定器械的幫助下,如地圖、指南針等,以組織者所制定的路線為標準,依次到達制定的地點,缺一不可,最后以最短的時間到達終點的人便是勝者,其本質是競跑,然而在競跑的過程當中加入類似于探險的環節,更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賽熱情,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協助能力與領導能力。一般而言,定向運動多選擇在城市公園、郊外、大學校園、人工森林等地方進行,經過發展已經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普及,逐漸向大眾運動的方向發展,目前國際上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協會促進其發展,就是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
在本世紀初期,我國的校園定向運動開始興起,實際的教學應用效果比較理想。高職院的校園自然生態環境可利用性比較強,因此定向運動的發展空間較大,主要是在體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向學生灌輸定向運動的基本規則與技能,定期組織定向運動的比賽,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能力,繼而實現高職院的體育教學目標。定向運動對教學設施的硬件要求較低,資金需求量小,危險系數低,同時具有高度的實用性與娛樂性,廣受高職院學生的喜愛與追捧,然而如何進一步提高定向運動在高職院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水平值得深入思考。
2.1 設施條件良好
一般而言,校園定向運動所必需的器材可分為兩大類,第一是整個校園的地圖與定向運動路線圖,第二是數碼攝影機、電子打卡鐘、平板電腦等通信與定位器材。整體而言,定向運動的硬件要求并不高,而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高職院基本上都滿足了開展應用定向運動的硬性條件。首先,校園的地圖與定向運動路線圖可以組織專人進行繪制,整體難度并不高,而數碼攝影機、電子打卡鐘、平板電腦等通信與定位器材,大部分高職院本身已經擁有,而這類的器材屬于可多次使用的范疇,如果需要購置,也是符合經濟原則,并且操作相對簡單,不需要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培訓指導。此外,針對部分處于落后地區的高職院,可采用打紙卡的方式替代電子打卡鐘。
2.2 師資力量雄厚
雖然校園定向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然而由于我國相關部門的重視,以及各大高職院的發展,從事定向運動教學和訓練的教師無論是在數量,或者是質量方面都比較樂觀,足以滿足高職院定向運動的教學需求。任何教育項目都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的質量直接決定著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定向運動教學也不例外,目前我國高職院的體育教師的整體師資力量雄厚,教師能夠熟知定向運動的基本規則與要求,具備繪制定向地圖和相關符號的能力,在設置路線、目標點等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同時了解定向運動的裁判標準以及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定向運動比賽的公平性與公正性。
2.3 環境條件理想
自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事業受到了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將其置于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是我國發展計劃中的重要一環。在此時代大背景之下,再加上政府的鼎力支持與社會上諸多成功人士的贊助,我國高職院近幾年的發展勢態非常樂觀,絕大多數的高職院都實現了學校環境的優化,逐步建立起了綠色環保、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的校區,學校的內部環境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這也為高職院實行定向運動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首先,高職院可直接利用本校內的自然地形作為教學場地以及比賽場地,其中建議首選植被茂密、地形不平、遮擋效果良好的地方作為比賽場地,以保證定向運動的教學效果。我國高職院的環境條件理想,符合定向運動教學的實際需求,在此前提下,學校只需要將相關的設施落實到位,并組織專業人士繪制定向運動地圖,即可進行教學與訓練。我國高職院環境的利用前景良好,所以必須要充分發揮其現有環境條件的作用與優勢,將定向運動的理念注入到體育教學改革當中去,在提高高職院體育教學改革水平的同時,也促進了定向運動項目的發展普及。
3.1 合理編制教材
一般情況下,指南針與地圖都是定向運動比賽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材,具有幫助參賽者分辨方向,確定打卡點標位置的作用。因此,高職院在引進定向運動的同時,需要注意針對指南針的使用方法對學生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能夠準確熟練地使用定向地圖,同時在編制教材的時候,對于學校與周邊環境的定向地圖的繪制應當務求詳細具體,盡量能夠反映周圍環境的現實情況。筆者認為,高職院在定向運動的教材編制方面可借鑒軍事化的相關理論,同時考慮到我國目前部分的高職院本身并不具備制作標準定向地圖的條件,建議采用本校的校園規劃圖予以替代。而具備獨立制作標準定向地圖的條件的高職院,則需要在精確測量的基礎上進行繪制。
3.2 定期舉辦校園定向運動比賽
定向運動在高職院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不應該只是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之上,需要加以實踐應用。伴隨校園定向運動和體育教學的結合的主流趨勢,考慮到高職院學生對于參加定向運動的渴望性,同時提高定向運動在高職院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效果,學校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校園內部定向運動比賽,從而積累相關的經驗,包括比賽方案、比賽規則、比賽紀律等內容。在應用的初期階段,考慮到學生對于定向運動的了解不夠深入的現實,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學校可以先舉辦短程的定向運動比賽,比如一百米定向運動比賽、二百米定向運動比賽等,組織開展的難度較小,并且具備著不錯的觀賞性,對于培養學生的靈敏度以及反應能力,增強其身體素質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賽的過程當中,對于蓄意破壞賽會設施,騷擾他人比賽等違規行為要進行嚴厲的處理,輕則取消比賽成績,重則通報批評,比賽并非最終目的,只是作為一種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其反應能力的手段而已。
3.3 與田徑課程教學相結合
定向運動的本質仍是屬于競跑的范疇之內,鑒于定向運動在我國高職院的應用經驗尚不成熟,深化改革難度較大的現實,筆者建議將定向運動與田徑課程教學的相關理論向結合,尋找兩者之間的共同點,以促進定向運動的發展進步。具體的教學模式實例分析如下:先行選定一個標準的足球場作為定向運動的訓練場地,在其上不均勻地設置13—17個點標,每個點標位置都放置相應的標志物,可以是一塊石子,也可以是一支筆,不做具體要求。劃定統一的起點,學生由起點出發之后,隨意選擇跑動路線,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全部點標的標志物完畢,并率先抵達終點的即為第一名。比賽結束之后,體育教師加以點評,學生總結比賽體會并相互交流,一則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二則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的教育要求之下,高職院針對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定向運動作為一種具有高度教育意義的運動,應用前景比較好。同時,目前我國高職院的校園資源和設施條件都足以滿足定向運動的應用需求,因此高職院的相關領導人員必須要充分重視體育教學改革和定向運動教學,積極開展校園定向運動,加大定向運動的推廣力度,在傳統體育教學與定向運動教學當中尋找合適的平衡點,以提高定向運動在我國高職院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水平。
[1]陳謙.定向運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11):97+99.
[2]李興祥.定向運動在高職院體育教學改革中的運用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12):146+148.
[3]祝利華.定向運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1(30):146.
[4]張秀玲.河南省高職院校開展定向運動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3(8):335.
[5]何珈,蘇寸草.定向運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9):205.
[6]楊斌.高職院校體育課堂開設“定向運動”的探析[J].運動,2012 (2):101-102.
G807.02
A
2095-2813(2014)12(a)-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