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峰
(東北石油大學 河北秦皇島 066004)
秦皇島市農村城鎮化進程中體育健身場地綠化景觀的研究
陸峰
(東北石油大學 河北秦皇島 066004)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其中的體育健身場地建設逐步得到了人們的重視,而在小城鎮中進行體育健身場地建設具有巨大的資源優勢,但因為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歷史因素、經濟因素、交通因素、地理位置因素等,其中的體育健身場地規劃理論與小城鎮建設發展速度明顯不符。再有,很多小城鎮在進行規劃設計過程中不重視居民體育健身場地的需求,所以,小城鎮規劃當中沒有關于體育健身場地的內容,因此小城鎮體育健身場地嚴重缺乏,而且存在布局不合理現象,導致城鎮居民休閑活動不能正常開展。這些問題都要在今后的小城鎮規劃建設中給予足夠的重視。
農村城鎮化 體育健身場地 綠化景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秦皇島市的城鎮化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當前,該市的3個城區、4個縣鎮和36的建制鎮,城鎮化體系已初具規模,城鎮化水平達到了49%。但在我國城鎮化的迅速發展中,出現了大量的城市問題,其中,最為重要的問題就是體育健身場地的綠化景觀問題。
城鎮化我國獨有的發展模式,當前正處于實踐發展階段,我國廣大農村已著手建設農村社區,但不能與傳統風貌相沖突。農村居住環境一般較為惡劣;新社區沒有交往空間;不重視農村風貌建設,存在一定數量的城鄉等同化建設問題;沒有重視生態發展,其間需要消耗大量資源。
1.1 生態環境污染嚴重
秦皇島市存在大量的山地丘陵,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建設了大量的住宅樓、公路、鐵路和機場等。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有的地方為了追求較高的經濟利益,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因此破壞了大量的地貌植被,造成地表裸露和土質疏松,地表土壤不具備抗腐蝕能力,出現了大量的水土流失現象。因為不注意保護自然環境,很多生產生活廢水直接利用滲坑和滲井等辦法處理,有的還直接排入河道和海域,如昌黎縣的飲馬河下游河段、撫寧縣的洋河下游河段,以及石河口及其河口海域都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有的地區過多開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問題和海水入侵問題,出現地下漏斗和地面塌陷等環境質量問題。城區一些地區的衛生狀況根本無人過問,不設置合理的垃圾存放點,沒有一定數量的垃圾箱,有的街道連一個垃圾箱也沒有,形成到處都是生活垃圾現象。
1.2 景觀綠化的現狀
建設新型城鎮化社區過程中,為了追求最高經濟效益,開發商將大部分土地面積都用于建設樓盤,存在較為嚴重的樓層高和樓間距小的現象,整個社區內綠地面積達標,植物配置和環境設計水平也較高,但人均綠地面積卻不能達到有關標準,更不能滿足人們的戶外活動要求。在進行景觀綠化設計時只是一味模仿,不考慮自身情況,盲目引進南方綠化品種,但氣候和溫度不適合這種樹種的生長,在冬季遇到寒流后,出現大量的樹木凍害和病蟲害現象,大量的引進樹種死亡。再有,社區內存在不合理的樹種設計問題,具有大量的常綠樹種,而較少引進落葉樹種和本土樹種,因此社區景觀效果差強人意,在工程竣工時不能體現綠化效果,需要加入一定的人工養護才能發揮綠地功能。但存在的普遍現象是,開發商如果離開,而社區又較少有人入住,缺乏養護費用,因此物業公司不會入駐或人員太少,在綠地養護過程中不具備專業人才,綠地草坪存在大量雜草,綠籬花卉沒有人管理,存在嚴重的臟亂差現象。又由于社區內人員活動較多,不注意保護綠化設施,所以大量的綠化設施被破壞,再加上病蟲害的存在,很多植物不能正常生長,更不能保證景觀的綠化效果。
2.1 街頭綠地
要依據環境的實際情況應用合理的布局方式和巧妙的構思,要設置盡可能多的樹蔭和座椅。再根據小城鎮的財力與物力,設計合理的街頭綠地面積。
2.2 條帶狀公園
建設條帶狀公園時一般以水岸為依據,使其成為小城鎮的濱水風光帶。進行規劃時要依據水體和植被的實際情況進行,同時與城市防洪堤建設相協調,在水系帶動下,建設成為林、堤、路、水四位一體的格局,與人們親水戲水要求相符。以水系帶動沿岸景點建設,保證每一個局部地段具有自身特色,結合兩岸資源,突出中心主題,表現濱水綠地文化、休閑、旅游和觀光的一體化特點。風光帶建設要有現代意識,重點表現城市的發展情況和地方文化特點,有效應用小城鎮的資源優勢。植物配置講求喬木、灌木、草地和地被多層搭配,創造不同形狀的虛實空間,主要應用鄉土樹種。
2.3 居住區綠地的設計要點
居住區綠地各種各樣,而設計也要突出這一特點,而設計規劃要重點體現居住區居民的戶外活動要求。
(1)要統一規劃居住區綠地,保證綠地指標和功能的協調。依托宅旁綠地,明確小區游園的中心地位,全面覆蓋道路綠地,創建完善的次級系統,同時融合小城鎮戶外休閑場地。
(2)設計過程中全面考慮小城鎮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活動時間、頻率、面對的休閑人群,依據建筑布局和環境條件,設計地方特點突出、表現小區特點的不同種類的戶外休閑場地。參考我國優秀傳統造園方法,力求做到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一致。重點放在植物造景方面,最大限度地保護當前的景觀資源和古樹名木。
(3)發揮小城鎮自然條件優勢,依據居住區綠地規劃要求,爭取做到居民綠地指標合格。活動面積率要參考小區規模和經濟條件,爭取達到30%~50%。新規劃的居住區社區公園面積應在2m2每人以上,舊居住區在改造的基礎上達到1m2以上每人。
(4)設計當中要認識到不同使用人群的要求和活動需要,給予老年人和兒童一定數量的場地。
(5)注重人的參與性。景觀不但具有觀賞作用,居住區綠地要體現舒適、親切、愉悅、安全、自由和充滿活力的特點。所以在選擇設施過程中,應該重點設置有利于讓人們活動的器械和小品。可設置一定數量的生產型預留地,可以讓居民在其中種植蔬菜。如設置老年人場地時要考慮到“坐、動、停、留”的特點,保證設置的老年人場地中,應劃分一定數量的大小場地,大的場地可以滿足老人的集體活動,如集體鍛煉等;小的場地有利于老年人進行一些文化活動,如下棋和聊天等。劃分空間時要將大小區分別開來、公共與私密區的劃分開來。在設置戶外場地上的設施時,如桌椅、安排方式、方向、種植的植物、園林小品、建筑物設計都要考慮到老年人的實際情況,有利于老年人進行活動。
還可以體現歷史人文和社會新貌,這些內容都是老年人喜愛的。又如設計兒童活動場地時,要考慮到兒童的愛動特點,但持久性較差,要求設置形式多樣的游戲器械,有利于兒童進行選擇。設施應該體現自然大方的特點,如可以應用簡單的木質器械和一些廢舊物,不但可以節約資金而且有利于保護環境。同時設計一塊空地發展兒童的動手能力。在設置游戲設施時要重點體現安全性原則。在設置兒童活動場地的植物時要選擇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方便管理的植物,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一些兒童感興趣的趣味性植物,如結香和含羞草等。要考慮選擇的植物不能有毒、不能有刺、不能有飛絮等,同時具有豐富的顏色、體態較好,有利于兒童辨認。場地的周圍,要利用一定數量的植物進行圍合,創造封閉空間,不但可以保證兒童安全,而且可以降低噪音。
(6)嚴格管理居住區,及時維護遭到破壞的綠地,保持清新環境。總之,居住區綠地質量直接關系到小城鎮居民的日常戶外休閑活動,在提高居民戶外休閑活動質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設計小城鎮戶外休閑場地時,要認識到居住區的設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總之,在小城鎮體育健身場地建設中要全面融合小城鎮自然環境與運動休閑功能,創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運動場所。再有,要依據國家有關標準進行體育健身場地與設施建設。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設計場地,可以應用基地的本來面貌,鼓勵居民利用地形鍛煉身體,爭取投入較低成本取得高價值景觀效果。要研究當地居民的生活特點,以此為依據設計園路、設施,大力提倡保護環境。創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閑運動場所,彰顯社區公園的健身功能,考慮到小區居民樂于田間勞作的特點,可以設計一定數量的預留地,讓居民自行種植蔬菜。要保證不同活動設施與景觀設計的協調,達到社區居民的各方面滿意。
[1]雷哲,侯斌.我國公共體育健身場地設施規劃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0(7):62-65,69.
[2]李江,鄧鳳蓮.南陽市社區體育健身場地器材管理現狀調查[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11(12):80-84.
[3]石孟賢,黃瑞霞.西安市社區體育健身場地設施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7(10):105-106.
G80-32
A
2095-2813(2014)12(a)-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