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吉林白城師范學院 吉林白城 137000)
近幾年各項創業大賽逐漸在國內興起,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的現象普遍存在于國內各個省份,而且此現象已經得到了各界社會人士的重視與支持。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創業教育實踐項目已經在國內不少的高等院校中得到的廣泛宣傳與推廣且已獲得了較佳的落實效果,然而因為教育理念、傳統文化、現行教育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實踐工作仍然停滯不前,而且在觀念認識、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為此,當代高等院校應當深入地分析有關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項目的不足,探討出能夠有效推動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體系構建的措施與途徑,積極地為全面落實體育專業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條件。
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項目剛剛著手落實,并已獲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然而無法否認的一點是,其仍然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時代挑戰,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目前創業教育實踐項目已經得到了國家教育部的關注與重視,然而在實踐的過程中國內各高等院校仍然沒能正確地認識了解到創業教育實踐工作對體育專業大學生就業的影響,沒能很好地領略到創業教育的時代意義,更加沒有在行動上支持該教育項目。首先,高等院校的領導管理人員沒有全面地了解創業教育理念,沒能將創業教育看成為新時代的教育方向,甚至存在一些高等院校不設置或者不引入創業教育項目,由此在根本上阻礙了創業教育實踐體系的如期構建。有的高等院校領導認為創業教育并不是日常教學工作的重點,只要將日常的工作任務慣切落實即可完成教學任務,而有的高等院校領導則認為構建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體系是不可高攀的任務,因此在開展過程中畏手畏腳、沒有勇于邁開嘗試的一步。再者,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對創業教育實踐項目存在嚴重的觀念偏差:有的大學生認為創業實質上是創辦企業、創辦品牌,需要大量的資金與人力物力投入;有的大學生則認為創業就是勤工儉學,為自己提供基本的生活補助;有的大學生認為創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資金,只有擁有足夠多的投資資金,則能夠創建屬于自身的公司品牌,其完全忽視了專業技能、理論知識、服務能力等因素在創業道路上的重要作用。
較強的師資實力是構建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體系的關鍵前提,這不僅要求創業課程教師具有強硬的理論知識功底,而且還需求其擁有一定的創業實踐經驗,然而事實上能夠擁有以上兩種要素的創業課程教師較為匱乏?,F階段國內高等院校對大學生所開展的就業指導工作一般由負責學生工作的職工落實,可是他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卻僅僅是宣傳國家新政策、就業形勢、面試技巧、網申技巧等知識,基本上很少存在具有專業創業知識的教師為大學生開展專門化的指導工作。而且在國內不少高等院校擔任創業課程講授者的一般是班主任或者輔導員,可是由以上兩種教師擔任創業課程的教師存在一個弊端,即以上兩者均普遍缺少創業實戰經驗,在為大學生進行課程講解時僅僅停留于理論知識的表面,使整個創業教育實踐項目面臨著“紙上談兵”的嚴峻問題。這是因為創業教育是一項重視實踐、關注操作的教育項目,如果教師缺乏一定的創業實踐經驗,則很難深入地了解創業教育的理論知識,很難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所感想、有所體會,而停留于表面的創業教育理念是無法激發起當代大學生主動創業的積極性與熱情,無法向學生傳遞創業的實質精髓與理念。
目前國內高等院校在落實創業教育實踐項目時,均普遍采用統一剛性的教學方案,即通過同樣的教學模式或者教學方法來培養教育相同專業的大學生,可其在本質上忽略了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質。不少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業教育課程僅僅停留于課堂或者學校的范圍之內,始終沿用著傳統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堅持“專業為核心、行業為輔助”的教學原則,單單重視專業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人文精神的傳播,導致學生無法按照自身所需、所想來科學合理地挑選學習項目。除此以外,高等院校創業課程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教學課堂上沒有在最大限度上激發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沒有基于學生知識基礎與學習能力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廣大大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創業知識、被動地接受求職事實,嚴重缺失自主創業的實踐能力。
慣切落實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工作是當代嚴峻的就業形勢所需,是開展教育深化改造的關鍵環節,是全面增強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中之重,也是當代大學生認識“適者生存、如何生存”的重要渠道。而開展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加深高等院校全體師生對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學校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內外創業教學項目,讓師生正確地了解到創業與學業、創業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而在根本上消除創業誤區。再者,高等院校應當制定與完善創業激勵制度,讓廣大師生積極地投身到創業隊伍中去,并且要對在創業教育實踐項目落實的過程中表現突出、具備較強創業意識與能力的大學生進行適當地獎勵與表彰,在行動上支持創業,在認識上理解創業。值得各高等院校注意的一點是,為了全面構建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體系,就務必要更進一步地提高教師對創業教育的思想認識,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身至創業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工作中,不斷豐富自身的創業知識,并將自身所積累以及掌握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能力素養有效地融入到創業課程教學課堂當中,不斷地鼓動與感染學生,從而將創業教育、創業素養培養工作全面地落實到高等院校日常教學項目當中。
教育體制改革要求當代教師依據“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制定創業教學方法,并將創新元素有效地融入到教學方案當中,以新穎有趣、新奇創新的教學形式來吸引廣大學生的關注力,有效提高他們參與創業課堂的積極性。首先創業課程教師應當依據實際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規劃各項創業課程的實際課時,從而確保部分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創業課程具有足夠的實踐時長,為體育專業大學生提供足夠的創業實踐機會。其次,創業課程教師務必要精心制定創業課堂的落實流程與教學內容,絕不能夠讓創業課程充滿隨意性。再者,在開展創業教育實踐項目的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強調對學生的指導作用,堅決抵制無指導無組織的創業項目,此外教師還應當始終堅持“走出校門”的創業形式,讓大學生接觸到更多創業實踐機會與落實渠道,從而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當代大學生對創業實踐性、目的性、效益性、全面性的認識。
各高等院校能夠通過定期舉辦具有體育專業特色的創業大賽、創業講座、創業知識交流會等一系列創業教育實踐項目,與此同時還能夠定期邀請具有一定創業實踐經驗的創業成功者前往學校給廣大體育專業大學生親身講解自身的創業之路,分析可能導致創業項目失敗或者成功的因素,為廣大體育專業大學生提供有力的借鑒依據。而且高等院校還能夠開設創業培訓班,為更多的體育專業大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機會與實踐機會,從而有效地培養與提高學生自主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除此以外,高等院校可以加大對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體系的投資力度,在行動上重視與支持創業教育,且加強與相關體育部門的溝通聯系,盡可能地將學生創業活動和體育部門發展結合起來,從而讓大學生的創業成果具備一定的產業化、適應化、經濟化。
總而言之,構建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創業教育實踐體系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的工程任務,需要得到學校全體師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與支持,此外還需要高等院校結合體育專業特色與當代大學生特性,不斷地探索與完善創業教育理念與方法,開展一系列具備體育特色的創業項目,努力拓寬學生創業渠道,從而全面地提升當代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
[1]劉振忠,張綽庵,趙智崗.高等體育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的構建[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11):88-90+93.
[2]吳澤俊.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及其啟示[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07(5):18-22.
[3]吳微微,金瑾如,王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6(4):502-504.
[4]王揚銘.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戰略選擇[J].教育探索,2006(3):9-10.